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法华经》共二十八品,本《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第二十五品。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演说《法华经》,当时参加法会有十多万众。这时无尽意菩萨从座位上站起来,裸露右肩,双手合十向释迦牟尼佛顶礼。问道:“观世音菩萨因为什么因缘而称为观世音呢?”

释迦牟尼佛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善男子,如果有数之不尽那么多的众生,他们正遭受到种种苦恼,在听说过观世音菩萨之后,只要他们一心称念菩萨的名号,‘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会立即观察到他们的音声,让他们都得到解脱……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田宝

策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苹花渐老

梧叶飘黄

暑去凉來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秋,揫也

物于此而揫敛也

清商时序,万物收敛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节气)以后,下一场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

此时,暑去凉来,万物澄清。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莲子清如水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枫叶犹未红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清池过雨凉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一候凉风至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意思是,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立秋时间在下午以后,就会热上一阵。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二候白露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凉风来,露珠晶莹变白,白是秋之标识。立秋后,在清晨时分会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三候寒蝉鸣

曹植的“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说明了立秋时,蝉先感觉到了寒意,知道生命即将完尽,不停的哀鸣。正所谓碧树未摇落,寒蝉已悲鸣。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赏落叶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到了立秋时节,梧桐树必然落叶。夏去秋来,蒸笼的暑气从立秋这一天开始慢慢散去。这样的时节不妨端起相机,到曾经山花烂漫的林间寻一大片梧桐树的领地,用她们的姿态记录这个秋天最初的凉意。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啃秋瓜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薄衣御寒

近些年,我国气象专家对春秋季居室内外温度进行了观测分析,并把“室内外温差”作为一种气候指标,进一步佐证了“春捂秋冻”的科学性。春秋季温度虽然都具有“不冷不热”的特点,但气温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春季气温总趋势是升,秋季气温则是下降。只要气温过低,人体防御不当,即可受寒致病。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滋养润燥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候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白居易

下马柳荫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坪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印睛。

注解:立秋之日,诗人骑马出郊,在江堤上龋龋独行。这时候诗人想到了千里之外的朋友,思念之情油然而起。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