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人」“战狼”洪斌的维和往事

只要亲历过残酷战争的人都会发自肺腑地祈祷:愿世界和平。——洪斌

「永城人」“战狼”洪斌的维和往事

  自1990年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最多的国家。在大众印象中,维和军队离我们很遥远。而今天,记者要向您讲述的这位不畏生死的“蓝盔战士”,就在我们身边。

  2014年9月,原济南军区20集团军58机步旅一级士官、永城小伙儿洪斌,肩负祖国的维和任务,踏上了前往苏丹的维和之路。5月16日,记者采访了这位已经退役的“蓝盔战士”,为大家揭开现实版“战狼”的故事。

「永城人」“战狼”洪斌的维和往事

党员洪斌:从小就想当兵穿军装

  “为什么会选择当兵?”记者问。

  “小时候看见我爸的军装和大檐帽,觉着特帅气,我从小的愿望就是当兵穿军装。”眼前这个皮肤黝黑、笑容纯净、身姿挺拔的25岁男孩不加任何掩饰地说。

  1993年出生的洪斌从小就是那个“别人家的优秀孩子”。作为军人的儿子,又是家中独子,洪斌的父亲洪木金从小对他要求十分严格。中学生涯,因为人正直、任劳任怨,洪斌担任过劳动班长、文体部部长、学生会主席,用老师的话说,就是“这孩子靠谱”!

  洪斌清晰地记得,2012年5月12日,在校期间,他圆了自己的入党梦。同年12月1日,19岁的洪斌光荣入伍,成为原济南军区20集团军58机步旅装步四营的一名军人,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洪斌深知肩上多了一份使命感与责任感。

  “军旅生涯是怎么样的?能给我讲讲吗?”“你看过湖南卫视《真正男子汉》吗?那个就是在我们军区拍的。”原本略微羞涩的洪斌渐渐打开了话匣子。“真实的军队生活是节目中那样的吗?”记者问。“嗯……”洪斌顿了顿,笑着说,“比那个还要严酷一点。”

  “严酷”到什么程度呢?洪斌回忆起一次去内蒙古朱日河拉练的经历。“我们每个班一辆车,我是我们班的驾驶员。夜里接到任务就出发了,一直开车开了38个小时。”“38个小时?那怎么受得了?”“不断刺激自己,太困了就抽自己的脸,然后吃辣椒,吃一个能管十分钟。反正就是不能困,不能耽误一分一秒,不能拖班级后腿。”洪斌笑着说。

  还有一次在驻马店训练基地,洪斌和战友戴着钢盔,穿着迷彩服和作战靴,背着手榴弹和枪进行野外训练,负重越野五公里,原本没有达到25分合格线的洪斌,最终克服极限战胜了自己,跑出了24分30秒的成绩。“听到合格后,我立马抱住了班长大哭起来。”洪斌兴奋地回忆道。

  2014年8月初,军区接到于9月15日到苏丹维和的紧急任务。洪斌得知这一消息,十分兴奋,立刻填写了申请表。“为祖国效力的时刻终于来了!”这是当时洪斌最真实的想法。

  “当时您是怎么想的?支持儿子吗?”看着一旁的慈父洪木金,记者问。

  “当时身边许多亲友劝我不要让他去。我是一名父亲,就这一个儿子,万一……但我又是一名军人,军人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报效祖国。我说,‘去吧,一定要平安回来’。”洪木金说。

  经过15天的实弹射击、卫生救护、掩体构筑、武装五公里等魔鬼式集中训练,洪斌从400名集训士兵中脱颖而出,2014年9月15日,他与300余名士兵一起踏上了充满未知危险的苏丹维和之路。

「永城人」“战狼”洪斌的维和往事

“战狼”洪斌:在苏丹维和的368个日夜

  苏丹,昔日撒哈拉沙漠东部富庶的绿洲。战乱,让它满目疮痍。多年来,中国派出由道路桥梁、建筑安装、支援保障、给水等专业组成的维和分队,成为维护苏丹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苏丹,白天极热,50℃高温,蛇蝎遍地,疾病流行。出发前,每名士兵都要打十多种疫苗。可即便如此,也存在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刚到机场,打开机舱的那一刻,我的脸瞬间全部爆皮。每天早上醒来,鼻子里都是血块。”对于苏丹的炎热和干燥,洪斌回忆道。

  甫一抵达,洪斌还未能适应当地不绝于耳的炮弹声,以为是有人在放烟花。巡逻期间,街道边满是弹痕的墙壁,让人触目惊心。持枪的武装分子随处可见,气候恶劣、满目凄凉、危险常在,是洪斌对苏丹的整体印象。

  “我们主要任务是阻止苏丹人民解放军与反政府军冲突扩大化,帮助在战争中受害的平民百姓。维和行动要保持中立,不能偏袒冲突中的任何一方,只有自卫时才能使用武力。”洪斌告诉记者,每天和战友们住板房、自己种菜、去很远的地方拉水,顶着烈日炙烤,背着一身汗水,还要时刻提防头顶飞过的炮弹,不停完成救助任务,便是苏丹生活的日常。

  每一次出勤,这些维和士兵都在与“死神”进行着亲密接触。“这里每天都能听到炮弹声,如果有一天没有,那第二天一定是一场恶战。”洪斌说。一次武装冲突发生时,一连串沉闷的爆炸声在远处响起,一朵朵蘑菇云也随着爆炸声接连升起,中间还夹杂着一道道乱飞的火光。接到任务后,洪斌与一名战友在4号哨位警戒,一名四零火箭筒从洪斌头上飞过,打到集装箱上后便爆炸了。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和耳边残留着的爆炸声,让刚刚九死一生的洪斌缓过神后,十分思念国内的亲人。

  然而,信号塔被打坏,洪斌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在国内看到新闻的洪爸爸十分担心儿子的安危,渴望能从每天的新闻中找寻儿子平安的讯息。当听到儿子打来报平安的电话后,老泪纵横……

  “炮弹无眼,2016年7月10日,步兵营执勤分队遭袭,炮弹击中步战车后爆炸,我的战友杨树朋、李磊不幸牺牲了。”说到这,洪斌沉默片刻,强忍泪水。诸如此类的危险经历对维和士兵来说是家常便饭。

  “战争,最可怜的是百姓。”洪斌告诉记者,每次看到衣衫不整的人们和经过战火洗礼的无辜儿童,内心十分不忍,都会把身上的水和吃的给他们。“你看,这个小男孩喝的就是我给泡的茶。”洪斌打开手机相册里珍藏的照片,指着正在喂水给弟弟喝的非洲小男孩说。

「永城人」“战狼”洪斌的维和往事

  也正因这段亲身经历,洪斌更加懂得和平的重要,更加珍惜和平、向往和平。洪斌深深地记得,维和前在机场宣誓那天,条幅上写着“当你离开国门的时候,你要时刻记住,你的背后是整个祖国。”

  “不出国不知祖国强大。当地民众对中国维和官兵很友好,在巡逻过程中,经常有人竖起大拇指,用简单的英语对着我们说‘China,good’!”洪斌说,每当如此,一种强国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我们中国的部队是好样的,我们的祖国是好样的!作为维和部队的一员,我感到十分自豪。

  在苏丹维和368天,带给洪斌的是永恒的记忆,更为他的军旅生涯添上了光辉的一笔。洪木金小心地拿出由联合国颁发的“和平荣誉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和平使命纪念章”给记者看,他说“和平荣誉勋章”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最高荣耀,这是洪斌最珍贵的宝贝。

「永城人」“战狼”洪斌的维和往事

学徒洪斌:人生就是不断地积淀

  “感谢部队生活让我学会了吃苦,磨炼了自己的意志。”洪斌说。

  因在部队训练强度太大,洪斌的脚后跟长了骨刺,所以不能继续服役。2017年12月份,洪斌退役回家,5年军旅生涯就此结束。“想到地方之后,继续为政府,为国家效力。毕竟在部队待了这么多年,学到不少东西。”洪斌诚实地说。

  回到家乡永城,洪斌没有麻烦组织,而是在一次去侯岭乡跑步的路上,看到了永城市北玻玻璃加工有限公司的招工信息,便自告奋勇去面试,通过后便在该公司工作,负责为玻璃磨边。

  5月16日,记者跟随洪爸爸来到该公司玻璃加工厂房,看到正在认真为玻璃磨边的洪斌。“这孩子可以,踏实、好学、肯干,能吃苦。来到这第二天,磨边技术已经完全掌握了,机器也都会操作了。现在厂里订单供不应求,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也不叫苦。”该公司负责人李桂林对洪斌十分赞赏。

  “在这工作辛苦吗?以后有什么打算?”记者问。

  “不辛苦,我不怕吃苦,跟在部队比,这是小巫见大巫。”这个拥有着孩子般纯真笑容的大男孩说,“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做好,人生就是不断积淀的过程。趁年轻,我想多学学,为将来打基础,给我的女朋友一个幸福的未来。”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军人出身的洪木金洪斌父子俩依然保持着军队的优良传统,走路昂首挺胸,家里干净得一尘不染,被子叠成豆腐块,做事踏实认真,都拥有着军人钢铁般的意志。

  这就是洪斌,曾经的“战狼”,现在勤勤恳恳的玻璃磨边学徒。而那段在苏丹维和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成了他人生中最闪耀的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