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手足口病知多少

每年的4、5月,幾乎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一旦得了手足口病,熊孩子都成了安靜的小男子,個個處於呆呆萌的狀態。

那麼這個讓媽媽們聞風色變的病原真兇究竟是誰,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

1.手足口病是啥?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為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週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導致手足口病最常見的病原體為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其他腸道病毒較為少見。

幼兒手足口病知多少

2.柯薩奇病毒

柯薩奇病毒是一種腸道病毒,1946年首先在美國柯薩奇城分離出來,因此得名。目前已發現兩組共30種血清型。該病毒在人群和自然界中廣泛存在,據其生物學特點分為兩類:A類和B類。分屬腸病毒 類的埃克病毒(Echovirus)和脊髓灰質炎病毒 (Poliomyelitisvirus)。現稱“微細病毒(picoviruses)”。

幼兒手足口病知多少

3.傳播途徑

常見傳播途徑:日常生活接觸、經口感染(如飛沫傳播)。

幼兒手足口病知多少

飲食傳播:通過飲水、食物及呼吸道傳播和經胎盤由母體傳給胎兒。

幼兒手足口病知多少

4.食品中柯薩奇病毒檢測

目前對食品中柯薩奇病毒檢測方法主要包括:RT-PCR方法、ELISA方法、基因芯片技術等。

柯薩奇病毒檢測有兩個推薦性標準:SN/T2532-2010《貝類和水樣中柯薩奇病毒檢測方法 普通RT-PCR方法和實時熒光RT-PCR方法》 和SN/T4283.4-2015《國境口岸微孔板基因芯片檢測方法第4部分:腸道病毒及腸道病毒71型、柯薩奇病毒A16型》。

柯薩奇病毒能通過汙染水源繼而感染飲用的人群,所以標準SN/T2532-2010規定了針對貝類和水樣樣品中柯薩奇病毒RT-PCR方法。該標準有普通RT-PCR方法和熒光RT-PCR方法兩種,分別對柯薩奇病毒進行定性檢測。

標準SN/T4283.4-2015則採用微孔板基因芯片技術對腸道病毒以及腸道病毒71型、柯薩奇病毒A16型的鑑別檢測,同樣是針對病毒核酸的檢測方法,但該方法更加簡便、快速。

由於現在針對手足口病還沒發現有效的疫苗,只能通過有效的監控來控制病原體對人體的侵害,準確、快速的檢測方法為監控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5.病毒如何防治?

柯薩奇病毒並不可怕。該病毒對熱抗力不強,55℃下30分鐘即可被殺滅,也不耐乾燥,紫外線及高錳酸鉀、漂白粉、碘酒等都可殺滅它。所以,切記請勿飲用生水,食物要徹底煮熟。

文章轉自:SMQ食品檢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