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发“新芽” 转型路上再“给力” 看熬脑村孙兴旺创新发展大葱种植之路

“老树”发“新芽” 转型路上再“给力” 看熬脑村孙兴旺创新发展大葱种植之路

孙兴旺驾驶新型葱秧机进行作业

开栏语: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1978年至2018年,改革开放的40年里,潞城历经兴盛,也曾陷入困惑,更步入了全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前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再次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潞城人民发出宏愿: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23万人民矢志书写潞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壮丽史诗,在二次崛起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40年的风雨历程,使这座城市含山蕴水处处蓬勃兴盛;40年的砥砺奋进,使这方热土写满尚德崇仁;40年的不断前行,使这座商周古邑呈现无限生机;40年的探索创新,使这座潞府新城变得愈加年轻。即日起,本报正式推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集中推出一批稿件和基层征文,反映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探访潞城市各行各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的砥砺征程,记录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丰硕成果,让广大读者能够切身体会身边变化,更好地铭记过去,展望未来。

“咱们鑫熬兴种植有限公司去年年底刚刚成立,在合室乡合室村流转土地280亩,大力发展大葱种植这一项目。这次种植大葱和以往不同,从育苗、种植、管理、销售等四个环节,彻底打破传统模式,全部实现创新发展……”,说这番话的,是合室乡熬脑村农民、57岁的共产党员孙兴旺。站在绿油油的大葱地前,他说:“这些创新,包括打破只能在高寒地区种葱的传统经验,实现平地种葱;品种上全部引进新、特、优;田间管理实现机械化;净葱上市,销售实现利益最大化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合室乡熬脑村位于我市西北部的干石山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的村庄,云崖山是潞城的最高点,孙兴旺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只有8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学科学、用科学、因地制宜、艰苦创业,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带着一任干,用三十多年时间,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村庄,打造成了全省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长治市的农业先进村,潞城的小康村、红旗村,让一个个美好的梦想在村民们的手中实现。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孙兴旺从1986年3月至1993年10月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10月到2017年连续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二十多年来,孙兴旺凭着对党的忠诚之心,对群众脱贫致富的赤诚之心,对科技种田的热爱之心,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在黄土地上精耕细作,任劳任怨,硬是在贫瘠的土坷垃里种出了“金圪蛋”,让熬脑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破牢笼不信“邪”

以前人们都说,熬脑村山高路远、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种啥啥不长,栽啥啥不成。可天生不服输的熬脑人却偏偏不信这个“邪”,他们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孙兴旺带领村民,依靠科学的力量,用实际行动一步步打破这个“牢笼”。80年代初期,村民们还是靠天吃饭,种玉米、谷子,刚刚够自家吃。如何能让土地发挥出最大效应,成为摆在当时支村两委干部面前的难题。他们从省、长治请来专家,给土地“把脉”,为农民“送宝”。学以致用,实践检验。从试种耐寒小麦、玉米高密度种植试验,从5亩、20亩,再到大面积推广,贫瘠的土地在村民的手中几经捯饬,开始变得肥沃。早在那个年代,孙兴旺就积极组织村民在高寒山区成功引种小麦并获得亩产800斤的好收成。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如何实现由大田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实现村民持续增收成为新目标。孙兴旺在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上动了不少脑筋。他一方面摸索适合当地种植的作物品种,一方面请农委等科技部门把脉,并主动走出去找市场通过反复尝试,有了种植大葱的打算。有了目标,说干就干。孙兴旺和村里几个年轻人一商量,就自掏腰包,带领他们下山东章丘等种植大葱的地方“取经”。回来后,就开始在地里搞新品种试验。从那时开始,熬脑大葱的“名气”越来越大,开始走出云崖山,“冲”进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三五年后,随着大葱品种的不断改良和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熬脑大葱在潞城、长治地区打出了品牌。在长治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紫坊批发市场,一到秋天卖葱的时候,可以说是熬脑大葱最“扬眉吐气”的时候,有多少、收多少、卖多少,大有“熬脑大葱、一葱难求”之势。“现在,我们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植大葱,大葱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占到耕地面积的一半,户均8亩左右。按照去年的行情计算,每亩产量1万斤左右,每斤4毛钱,亩纯收入都在4000元往上。”孙兴旺告诉我们。同样是这块土地,以前是吃不饱、穿不好、没钱花,现在是吃得好、穿得好、有积蓄;以前是传统作物为主,现在经济作物为主;以前是靠经验种地,现在是靠科学引领,贫瘠的土地变成了寸土寸金。

墙内墙外一样红

产业化是大葱发展的方向。在熬脑村依靠大葱生产快速致富的同时,周边村庄也纷纷效仿,悄无声息地发展开来,但由于技术不成熟,产量不甚理想。孙兴旺得知后,立即深入到田间地头,毫无保留地实地进行指导。他说,仅靠熬脑村,把大葱产业做大是不可能的,必须把周围村的种植热情调动起来,规模才能搞上去,市场才能打的开,产业才能作长久。在他的带动下,合室乡张家河、王郭庄等村以及店上镇东部、史回乡北部等毗邻乡村迅速调整产业结构,走上了依靠大葱种植增收之路。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他又大胆引进森龙绿食有限公司,注册了“熬脑牌”大葱商标,大葱产业走上了深加加工之路。目前,潞城全市大葱规模将近1万余亩。墙内开花墙外红,墙内墙外一样红。随着熬脑大葱的走红市场,孙兴旺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不仅周边村庄的来请他去讲课,就连襄垣、武乡、壶关、沁县等地的单位、村庄都来请他到当地去授课讲解、实践指导。每到大葱的农忙季节,根本找不到老孙。他不是在东家的地头,就是在西家的圪梁,不是在这个县的基地,就是在那个县的试验田,忙的是不亦乐乎。过去,老百姓种植的大葱只能在农贸市场上销售,产品好但卖不出好价钱,形不成产业集聚效应。随着大葱种植基地在各个县的建立,通过“公司+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将熬脑大葱打入了河北、河南等大中城市,每根大葱最高可卖到两元钱,"熬脑大葱"真正成了当地百姓的“摇钱树”。同时,孙兴旺也多次被中共潞城市委、潞城市人民政府授子“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转型路上再出发

“刚开始,有些人不同意我这样做,认为我把种葱基地从山上搬到平地,根本行不通,是为了出风头。可是人家山东就是在平原上种大葱,还形成了大规模、快发展的优势。我曾经多次到山东的大葱基地学习、考察,并引进了新的品种。现在他们的思想也有了大转变,不再认为我是胡闹。”孙兴旺告诉记者。“惠和、长宝、黑秀、华夏、长白山、伟六、伟八、藤田等这些新品种葱苗都是从山东青岛、章丘引进的,具有株距密、抗病强、耐涝扛倒等特点。原来一亩大葱的株距大约在15000颗、产量1万多斤,现在这些新品种株距将达到24000颗、产量也可以翻一番。从山东拉葱苗,路上会有一部分损失,明年我就开始自己育葱苗。”在合作社的院内和院外,记者看到,样式最新、功能最全的旋耕机、开沟机、栽葱机、培土机、拖拉机、锄地机等摆放整齐。“土地多了、平整了,为了提高效率,必须实现机械化。这些机械都是今年购进的,投资近30万元。这些新家伙有的还不太会操作,都得现学现卖。还有就是,我们的大葱不用化肥、不打农药,全部用的是专用有机肥。”老孙说。“以往传统的销售方式就是商贩到村里,村民从地里起葱、扎捆、上车、过磅、付款等,不再进行细加工。市场好坏、价格高低都是由商贩、经纪人来操控,农民得不到最大利益。现在我已经找好场地、签订了合同,准备投资100余万元上一套大葱精加工和制冷设备,确保在今年收葱的时候投入使用。原来每到收葱的季节,太原周边的客商订葱,咱就不敢答应人家。做生意必须讲诚信。答应了人家、葱送不过去,自己的名誉就会受损,更不要说更远的地方了。精加工、制冷厂房投入使用后,不但可以有更多的销路、卖出好价钱,还可以吸纳周边地区的大葱,同时还可以实现反季节销售,实现利益最大化。到时候,咱们的大葱基地真的是有品牌、有货源、有市场、有利益。”说道今后的发展,老孙信心满满。

“我就是合室村人,丈夫有病,是村里的贫困户。春天的时候我就来这里上工啦,挣些钱补贴家用。”正在地里劳作的、57岁的贫困户靳翠娥告诉我们。“扶贫攻坚是党的一项好政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要带头做好扶贫工作。来这里打工的,忙的时候30多人,平时有十几人,这些人中和靳翠娥一样属于贫困户的有7人。一年下来,每人有将近1万元的收入。咱也是农民,也过过穷日子,现在虽然好过了些,但不能只顾自己,还要让更多的农民、更多的贫困户过上好日子。”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从单一种植、连片种植、再到园区种植,从改革初期试水、到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再到进入新时代,孙兴旺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广大农民们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躬耕劳作、持而不息,一步步昂首前行,一个个梦想和希望在脚下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