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太阳大的行星有多大?

神奇霜狐


比太阳还大的行星其实是不存在的,如果真有这样一颗行星,其内部会因为万有引力产生的巨大压力而发生核聚变反应,这样这颗行星最终会成为一颗恒星。

行星的大小得从质量和体积还得从两个方面来说。

相对于恒星来说,行星是指那些不需要核聚变的天体。如果一颗行星的质量大到内核产生的热量和压力会引发氘的聚变反应,这样的行星会被称作为褐矮星,而不能再称作行星。

而行星的临界质量取决于星体内部的各种化学元素。在合理的化学元素范围内,行星和褐矮星的划分界限是模糊的,但目前科学界公认的所有低于11倍木星(或约3500倍地球)质量的星体必定属于行星类,而质量高于16倍木星质量的星体无疑能够自己产生能量,不再被定义为行星了。至于质量介于11~16倍木星质量的星体,有可能会是行星也有可能会是褐矮星,除非能看清它们的内部是否存在核聚变反应,否则很难界定。如果行星质量再大到木星质量的80倍以上,那它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恒星。

至于行星的体积,其实木星的体积几乎是行星尺寸的极限了,如果再往木星上堆东西,万有引力只会把木星压得更加密实一些,而尺寸不会变大。如果木星质量增大,它体积并不会随之变大,而它的密度会不断增大,直到发生核聚变反应,直到成为一颗恒星。

但凡事总会有些例外,有些行星运行轨道距离恒星非常近,表面温度会非常高,体积会膨胀得异常大。比如,KELT-11b就是一颗高膨胀系外行星,它跟木星一样,是一颗超级气态行星,但体积大于木星,半径大约是木星的1.37倍,质量又仅有木星的20%。

再比如人类已知最大的行星叫做HD100546b,这是一颗巨型气态行星,直径相当于木星的7倍,表面温度超过600摄氏度。不过从目前的观测来看,它的性质还无法完全确定,或许这只是一颗初期褐矮星。

而我们的太阳,质量是木星的一千多倍,体积也是木星的一千多倍,如果有比太阳还大的行星的话,就会因为内部压力过高而产生聚变反应而成为一颗恒星。所以,不存在比太阳还大的行星。


熊猫爱飞行


这个宇宙运行是有规律的,不是凭想象的。行星与恒星的根本区别是质量,小于某个质量临界点就是行星,大于某个质量临界点就会变成恒星。这个宇宙中没有比恒星大的行星。

木星是我们太阳系最大的行星了,被称为巨行星,在宇宙中这样大的行星也极少。科学界扫描了我们周围较近距离的几十万颗恒星,发现了数千颗太阳系外行星,尚没有质量大于木星的报道。

木星是一个气态行星,一般大质量的行星都是气态行星。太阳系有四个类地行星,即地球、火星、金星、水星;四个类木行星,即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类木行星就是气态行星,又叫巨行星,质量最小的天王星也比地球大14.5倍。

一般认为,大于木星质量若干倍会为一个褐矮星,科学界把它称为失败的恒星。

这种介于行星和恒星之间质量的玩意是个尴尬的星球,及算不上恒星,行星又把它除了名,所以它很尴尬。

褐矮星由于中心压力不够,所以无法激活核聚变,大于木星13倍的褐矮星可能会引燃氘,这样温度和亮度都很低。

褐矮星如果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通过吸积壮大而最终点燃氢核聚变,这种褐矮星就会在1-3亿年熄灭老去。

一颗最新发现编号为WISE J085510.83-071442.5的褐矮星只有木星的3-10倍,表面温度就如我们的南北极。这颗褐矮星距离我们只有7.2光年。

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300多颗褐矮星,大的有木星质量的50倍,如HD3651B,质量是木星的50倍,表面温度表约800摄氏度,位于距离我们1500光年的猎户座。

当木星质量达到现在质量的80倍时,中心巨大的引力将会引发氢核聚变,这样就会成为一颗真正的恒星-红矮星。

就像距离我们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那样,发出热和光,虽然亮度和热度远远不如太阳,但其寿命将比太阳这样的黄矮星长很多。

当然行星也不能太小,太小就会由于轨道等多方面原因,变成矮行星或者卫星。比如原来在太阳系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就因为质量太小和轨道等原因被开除出了行星系列,变成一个矮行星。

所以,在我们这个宇宙,天体运行有其内在规律,行星的大小是有一定范围的,比太阳大的行星是不可能存在的。(看看文首太阳与行星比例图片相信会有更直观的了解)

这就是时空通讯的观点,欢迎拍砖。


时空通讯


从体积和质量上来看,比太阳大的行星理论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天文学家们却发现了一个面积比太阳大的行星,你没有看错,就是面积比太阳大,而且大得多。



太阳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天体,体积可以装下130万个地球,质量相当于33万个地球,是因为太阳是恒星,通常恒星的质量都会比行星大得多,理论上讲最小的恒星也要相当于太阳质量的8%才可以达到,我们的地球距离这个数值还差得远,木星的质量相当于地球的330倍,然而它要想成为恒星,还要增加到自身80倍的质量,所以行星相比于恒星,无论是体积和质量通常都差的远。


但是在2012年的时候,天文学家们探测到一个巨型系外行星,虽然这颗行星的体积和质量没有太阳大,然而它有一个十分巨大的光环,这个光环和土星的光环很相似,但是规模要大得多,如果把它"套"在土星上,那么我们在晚上看土星的时候,会发现它比月亮还要大好几倍。

这一行星被命名为J1407b,围绕橙矮星J1407运转,距离地球420光年,它拥有30多个光环,总直径可达1.8亿公里,是土星环的200多倍,如果把它放在太阳系中心,那么它最外围的光环实际上已经吞并了水星,并且逼近了金星的轨道,可以说比太阳本身乃自太阳的大气层延伸所涵盖的面积都要大得多。



天文学家估计J1407b的质量约为木星的20倍(因此也有人认为它或是一颗褐矮星),推测J1407b诞生于约1600万年前,算是一颗年轻的星球,天文学家们还在J1407b的光环中至少发现了一个清晰的间隙,认为是形成卫星后留下的痕迹,这颗卫星的质量在地球与火星之间。



科学家们推测J1407b行星的光环在未来几百万年里会逐渐变厚,最终凝聚成许多大的卫星,其过程和土星环形成卫星的过程类似,这颗行星的光环非常巨大,但是其总质量也就和地球的质量差不多。


科普大世界


无论是质量或者体积,宇宙中都不会存在比太阳还大的行星。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涉及行星的大小极限问题,行星究竟能有多大呢?

在同一个行星系统中,行星和恒星都是从相同的星云中形成。而之所以会有行星和恒星之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们的质量差异。

如果星云聚集成一个质量大于80倍木星质量的天体,那么,该天体产生的强大引力坍缩效应能够使核心部分的温度和压力变得极高,从而引发氢核聚变,这样的天体就是恒星。

而如果星云聚集成的天体所拥有的质量低于13倍木星质量,那么,由于它们的质量太低,不会进行核聚变。并且它们会绕着质量比它们大得多的恒星公转,所以这种天体被称为行星。此外,行星还可以简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质量小于10倍地球质量的类地行星,它们主要由金属和硅酸盐岩石构成;还有一类是质量大于10倍地球质量的类木行星,它们主要由氢和氦构成,这与恒星很相似。

至于质量介于13至80倍木星质量的天体,它们被称为“失败的恒星”——褐矮星。这种特殊的天体能够进行氘核聚变,但无法进行氢核聚变。

总之,宇宙中各种天体表现出的不同性质取决于它们自身的质量。


火星一号


不存在比太阳还大的行星,人类目前发现的最大行星还不到木星体积的2倍,当行星质量超过82倍木星的时候,就会演变为一颗恒星。

太阳系的木星被称作“失败的恒星”,正是因为其质量太小,不足以引发原子核的聚变反应,在太阳系形成之处,太阳系绝大多数的物质都被太阳引力吸引过去,成为了太阳的一部分。

木星那样的行星,因为在形成之处吸引了过多的气体,成为一颗气态行星,表面没有陆地,主要有氢和氦组成,在内部因为压力和低温的关系,形成液态氢的海洋,木星内核被认为是金属氢构成(因为压力过高,氢的熔点升高,成为固态)。

至今人类还没发现比木星大80倍的行星,而发现的最小的恒星质量只比木星的82倍多一点,理论上证明了行星的质量不能超过木星82倍,基本上是恒星最低质量。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2倍木星质量到80倍木星质量之间,理论上都还是行星的范畴,但是人类却没发现多少。


来看世界呀


比太阳大的行星有多大?

其实比太阳大的行星应该是不存在的,很简单的原因,如果是一颗气态行星,在13倍木星质量的时就会成为一颗氘聚变的褐矮星,如果超过80倍木星质量则将成为氢聚变的红矮星...再以上就是黄矮星....对了我们太阳就是一颗黄矮星!

圈圈处就是太阳的命运,未来红巨星晚期由于没有辐射压力对抗引力,太阳的内核将坍缩成白矮星,其大约会保留50%-60%的质量!因此上文中如果有一颗非气态天体的岩石质行星,当其质量超过0.8倍的太阳质量一半时,即40%的太阳质量,会在其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坍缩成一个白矮星!

当然这种可能性极低,因为超大质量的天体基本都是走向气态天体而非岩石质天体,但如果假设条件的话岩石质行星不可能超过0.4个太阳的质量!

太阳未来发展的命运,现在正当壮年时,但未来也就没几十亿年了......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欢迎关注➕黑洞家的铲屎官➕,严谨的态度讨论科学问题,希望这里有你喜欢的。

无论是行星还是恒星都是人类对已知的天体根据它们自身的某些性质所定义的。比较通俗的来讲恒星内部会发生核聚变进而发光发热,行星本身不会发光并且绕恒星公转。回归到本题目,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体积上不存在这样的行星。

质量

行星一类是岩石天体,太阳系中如水星、金星、火星,称作类地行星;一类是气态行星,太阳系中的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称作类木行星。如果是类木行星也就是气态巨行星当质量达到太阳的质量的7%就可以发生核聚变,这个时候就不在被称为行星而是变成了小恒星。木星是太阳系内质量最大的行星,是其他七大行星质量的2.5倍,是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如果木星的质量在增大七十倍,木星也许就变成了恒星;而岩石类行星,如果质量达到太阳的质量,因为内部根本不会发生核聚变,会直接塌陷成特殊致密的天体。

体积

从体积上来讲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当然这里不能去跟中子星、黑洞等极端天体去比较,无论是类地行星还是类木行星都不可能体积达到太阳的大小,那个时候行星也就不是行星了。目前人类一直在致力于寻找地外行星,希望找到适合人类生存的,并把它变成我们的第二家园,但是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荆棘。这并不是一代人的任务。

结论

茫茫宇宙,太阳系可能连一个小蚂蚁都不如。更何况地球上的我们,一代代人前仆后继的去探索宇宙。在未知的前方是否会出现题主认为的那样的天体?大家只能拭目以待了。


以上是我的不专业回答,期待更多优质答案,想拍砖的不要吝啬。


科学黑洞


没有那么大的行星。

虽然宇宙之大,无奇不有。但最基本的规律还是有的。宇宙虽然奇,但也是讲道理的。

行星也好,恒星也罢,它们的起源是相同的。都源于物质的积累。

恒星的形成源于星云聚集时相互的碰撞,融合,而当它的质量到达一个临界值的时候,星球的核心地区就会发生核聚变反应,从而,一颗新恒星就诞生了。

这个临界值很小,远远达不到太阳那么大。理论上13个木星质量的行星,其内部就可以发生有限的核聚变了。此时,该星球就不能称之为行星了。而要称之为“褐矮星”。一种被称作“失败的恒星”的介于行星和恒星之间的星体。也可以将其当做最低级的恒星。因为它本身恒星的特征要多于行星的特征。

而要成为一颗最小的,真正的恒星,也仅仅需要80个木星质量而已。

因此,不可能有比太阳更大的行星。


陌上云白


其实此类文章在去年12月16日笔者就回答过!虽然写的文章已事过境迁,但阅读量还是上了两万多,认同的有20个网友。今天笔者再次重复一下文章,当然文章有大量的变动,这应该是人的认知变了,观念就会变是一样一样的哦。答题如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恒星,什么是行星?

一、恒星

恒星是一个自身能够发光发热巨大的星球!恒星的物质组成主要由氢和氦为主要组成部分。氢和氦在其内部发生着热核反应,即核聚变,其实就是氢弹爆炸的原理。所以,恒星的温度都非常非常高,恒星虽然是由轻元素组成,但他们的体积和质量以及重力都非常大。

二、行星

行星,自身不能发光发热星球,体积也比恒星要小,自身大有的由轻元素组成,(如咱们太阳系中的木星,土星),有的则是由重元素组成(如咱们地球,水星,火星等)。行星主要是围绕着恒星运动的!


那么在宇宙里有没有比太阳还要大的行星呢?从目前来看,在整个宇宙还真没发现比太阳大的行星。在太阳系中太阳的直径为139万千米 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它的直径约为14.3万千米。虽然木星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属于最大,但在整个恒星系统中,它只是个虚胖的大家伙。理论:当一个天体位于这个恒星系统中心时,别的天体围绕着它旋转,它就是恒星,围绕它旋转的就是行星,所以木星虽大也只是个行星。


希望d田野


话题影子:比太阳大的行星有多大?

简单来说,行星的大小与其所在的河系、恒星系中的恒星大小存在直接关系。

换句话说,恒星的体积决定了周围行星能够形成的最大与最小体积范围。

也就是说如果发现比我们生活的太阳系中太阳还要大的“恒星”,那么就能够在其周围发现比水星还小的行星、比木星还大的行星。至于要说比我们的太阳还大的行星是否存在,那就要看是否存在比我们太阳大几千几百万倍的恒星。从而就能在其形成的恒星系中发现我们要找的——“比我们太阳还大的行星”

……

【注意:在这一类天体存在的地方,绝对不是现在人类身体、技术可以进入探索的地方,因为其周围、内部存在的压力、重力,将远超我们想象。在这样的区域,一切事物、现象对我们而言都是致命的。

1、物质的常规能量释放,对我们而言就是照射超强的透射光线,这将导致生命体变异、死亡。

2、常规的空间物质密度分布、熵值,对我们而言都是处在超高压、超高温中。

3、这类“恒星”释放出来的光线、光子的速度,绝对远超我们已知的“最快光速”无数倍。

4、这一类区域中必然形成某些更高密度、更稳定结构、更多特性的,常规已知元素及其大部分未知元素。

5、如果能够从外部看到内部现象,必然会发现,其内部各种自然循环规律,造成的各种天气变化与我们现在地球上的无异,因为它们也在对应的环境中彼此达到了平衡受力状态。但是一旦将其中的现象、物质元素瞬间转移到地球上,那将造成末日灾难。(如果通过相关技术,将其内的物质元素,逐渐缓慢的带离这片特殊区域,将有可能制造出特殊装备、设备。)

……

但是这一类区域,人类将很难发现,因为其外部必然形成足够厚度的物质介质墙屏障,继而形成类似次元空间、维度空间的存在!常规方式是无法发现、进入其内部的。

当然在其周围发生特殊事件,导致其周围压力减弱,物质介质围聚厚度消减、变薄时,有可能被人类探测到。(这一现象原理类似“海市蜃楼”,也会出现有时可以观测到,有时处于完全消失状态。)

……

2018、7、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