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不,吃茶

飲茶?不,吃茶

提到茶,

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都是飲茶。

坐茶席一方,

看茶藝師置茶、入水、分茶,

再拿起茶杯聞香、品茗,

實是雅人之事。

其實,

茶最初是被作為食物行之於世的。

原因很簡單,

茶的發現和利用,

始於神農時代,

在以生存與果腹為前提的原始社會,

填飽肚子才是頭等大事。

飲茶?不,吃茶

“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實”,

是原始人利用茶葉的出發點,

而取茶樹嫩芽,烹煮食用,

則是最直接的利用方式。

食用,便是加鹽調味,

或以菜餚形式參與人們生活。

現今,

人們餐桌上的食物日益豐富,

茶葉也在飲品領域獨佔一席。

但“吃茶”的習慣,

仍在很多地方延續下來。

廣東·擂茶

擂茶,又稱搗茶,

製作十分有趣。

由擂者以坐姿雙腿夾住擂缽,

投一把綠茶入缽,

用半米長的擂棍,

順時針勻速地對其進行舂搗。

同時往裡添些芝麻、花生、草藥,

一同搗碎。

將碎末過篩後投入銅壺,

加水沸煮,便滿堂飄香,

再加鹽調味,製成美味。

飲茶?不,吃茶

侗族·打油茶

打油茶是侗族人的第二主食,

也是其招待客人的佳品。

先取新鮮茶葉蒸煮致黃,

加以米湯調和,烤乾。

將烤後的茶葉與大米一同下鍋翻炒,

加水煮沸後盛出過濾。

食用時加入適量的鹽和米花,

還可根據習慣加入花生米、

薑絲、蔥花等調配,

使其變成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油茶。

飲茶?不,吃茶

杭州·龍井蝦仁

提到以茶入饌,

龍井蝦仁不得不提。

相傳,這道菜源自東坡詞: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新茶”特指明前茶,

將其配以鮮河蝦仁烹製而成。

其成菜,色澤淡雅,味美清口,

蝦仁玉白鮮嫩,茶葉翠綠清香,

屬於杭菜一絕。

飲茶?不,吃茶

青海熬茶,

湖南姜鹽茶,

……

在不用擔心溫飽問題的現今,

食用茶葉雖已越來越少,

但仍是一種傳統的吃茶方式。

想要嘗試一下鹹茶,

或者以茶入菜,

都不是難事。

飲茶?不,吃茶

世間美味如此之多,

願你嚐遍百味,

找到此生最愛。

* 圖片源於網絡,若涉及版權請予以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