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國棟:溫暖的小棉襖

溫暖的小棉襖

作者 閆國棟

1990年大學畢業,分配縣誌辦工作。雖在政府大院,卻只是個管抄抄寫寫的清水衙門,不免心生鬱悶。在廣電局當領導的伯伯卻高興地對我說:

“跟著袁富民,不會把你荒了。”

袁富民時任縣誌辦主任,就這樣成了我走上社會後的第一任領導。他從教二十餘載,寫得一手好文章和毛筆字,因才華出眾調任縣誌辦,主持“千秋之大業”------縣誌的編撰工作。袁主任氣宇軒昂 、英俊灑脫、博聞強記、才華橫溢,為人不卑不亢,正直善良。和他朝夕相處三年多時間,耳濡目染,學到了許多做人為文的道理,受益終生。

閆國棟:溫暖的小棉襖

時光荏苒,世事滄桑。和袁富民老師相識,一晃快三十個春秋。這期間,我換了三四個單位,袁老師也已退休,步入桑榆之年。在歲月的長河裡,我們常來常往,常思常念,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交。我視袁老師為師長,袁老師視我為朋友。在縣城時,三五日總要見一面的,談詩論道,披賞奇文,縱橫時事,臧否人物。調離縣城後,西安的寓所就是袁老師的家。袁老師來了,給一把鑰匙,進出自由,吃住隨意。白天,各忙各的。晚上,沏一壺熱茶,盤腿相對而坐,徹夜長談,不知倦意。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事業的不順、家庭的矛盾、人生的挫折等種種不如意頓時煙消雲散。從袁老師那兒,學到的是智慧,得到的是力量。或相伴散步曲江池畔,賞秦時明月,觀漢家樓闕,感大唐氣象,臨水吟詩,馭風而歌。有同事或朋友宴請,必邀袁老師同往,且自豪地向大家介紹袁老師的藝術成就和才華,再讓大家猜袁老師的年齡,五十、五十五、六十……競無一人猜對。待報出真實年齡時,眾人皆驚訝袁老師七十多歲了,還保留著五十歲的面容和精氣神,紛紛討教保養秘訣。袁老師淡然一笑:“粗茶淡飯,凡事不計較。”有人便羨慕我有這樣一個好老師,袁老師謙虛地說:“不是老師,是朋友。”我說:“是良師益友。”

閆國棟:溫暖的小棉襖

一個週末,袁老師打來電話,問回來了沒有?我說沒有,在西安。“你姨給你娃做了兩身小棉襖,下週回來拿一下。”袁老師說。

我胸中一顫,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多麼可親可敬可愛的一家人呀!袁老師夫人周服從阿姨,早年與袁老師畢業於乾縣師範,畢生辛勤耕耘,嘔心瀝血,教書育人,譽滿杏壇。她為人正直,是非分明,嫉惡如仇,凜然正氣。路見不平,仗義執言,疾言厲色,令小人猲然,令觀者拍手稱快!她心底善良,心中裝著別人,唯獨沒有自己(袁老師語)。晚年多災多難,遇車禍三次,兩次皮肉之傷,自感無大礙,揮手放走肇事者,自費打針吃藥。一次骨折住院,為節省費用,三天便出院回家療養,令肇事者感激涕零,拜周老師為乾媽,結成親戚。肇事者有一子,不喜學業,難以管教,時袁老師在涇華中學任教,便帶在身邊,如待親孫子一樣悉心教育,傳為佳話。她勤勞任事,一刻也閒不下。當年在鄉下教書時,白天上課,晚上紡線織布、縫補漿洗,用勤勞的雙手支撐起一家老小的生活。退休後,先後帶大了幾個孫子。她樂善好施,做的一手好針線,做了上百雙繡花鞋墊、幾十只針織抽紙盒送給親戚、鄰居和朋友。小小鞋墊,密密針線,殷殷情意,令人溫暖。

閆國棟:溫暖的小棉襖

袁老師退休後,仍筆耕不綴,聲名遠播。慕名求字索文者絡繹不絕,其中不乏要求撰碑文寫祭文擬輓聯者。一日,送走客人,周老師玩笑曰:“你整天為別人寫輓聯,何不為我撰一聯?”

袁老師哈哈大笑,沉吟片刻,提筆擬一聯:

善良正直吃苦克勤亦能克儉

尊老惜幼博愛任勞總是任怨

知婦莫如夫。這是對周老師的真實寫照,也是袁老師對相濡以沫一輩子妻子的崇高評價。真摯大愛,伉儷情深,躍然紙上!

閆國棟:溫暖的小棉襖

又一週末,驅車回乾縣,直奔袁老師家。穿過小院、客廳和窄窄的過道,推開最裡間書房的門,迎上來的是袁老師夫婦燦爛會心的笑容。寬敞明亮的書房,開著空調,溫暖如春。周老師幾個月前崴了腳,行動不便,整個冬天,夫婦倆就蝸居在書房裡。袁老師讀書寫文章,周老師縫製小棉衣。一張桌案,輪流使用,不一樣的勞作,一樣的情懷。周老師說,她給親戚上下所有的孩子,不管是結婚的、未婚的,有孩子的、沒孩子的,都準備了小棉衣,當然少不了我女兒的。說著拿出一個手提袋,從中取出早已備好的棉衣和兩雙毛線織的嬰兒鞋,攤開來讓我看。周老師做了兩身棉衣和一個小馬甲,一身是紅色的棉布嬰兒服,一身是兩三歲孩子穿的碎花棉衣,做工精巧細緻,手感柔軟暖和。我反覆撫摸著這些小棉衣,心裡充滿了甜蜜、溫暖和無限的感慨,這是世界上用金錢難以買到的珍貴的禮物!它寄託著一位老人對還未謀面的後代的慈愛與關懷,延續著我們一家三代與袁老師夫婦的深情厚誼!我想若干年後,不管在哪個城市,我的外孫出生後,一定給他穿上週老師的小棉襖,並告訴他,在老家乾縣,有一個慈祥的周太奶奶和袁太爺爺,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發照片給在北京上學的女兒,告訴她周奶奶送的禮物。女兒發了個驚喜表情,說:好好給我收藏著。祝周奶奶健康長壽!

閆國棟:溫暖的小棉襖

作者簡介:閆國棟 曾任《乾縣誌》編輯;有散文、小說作品收錄入各種專著中,發表於國家級及省市報刊。現供職西安某機關。

注:本文曾載於乾陵文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