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公園如何在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

主題公園如何在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

淡旺季更替是主題公園全年經營的正常現象,對於一般樂園來說,旺季分佈在寒暑假、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除此之外佔全年49%經營時間,近180天裡,均屬淡季。如何度過這漫長的極夜,是每個樂園最為苦惱的問題。

主題公園如何在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

順著“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的概念,在大方向上的把握確實沒錯,但具體的營銷方式該如何實施?

細分消費人群市場,為工作日開闢門路

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找到不同契合點。在節假日,主題樂園的消費人群更廣泛,包括青年、青少年學生,白領上班族,親子家庭等。而在非節假日,學生上學,白領上班,而合隔代親子,少年學生和大學生,以及企業團建則成為主要消費人群。

1、銀髮旅遊、隔代親子游

主題公園如何在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

在度假時代與養老時代同步來臨的市場現狀下,老年旅遊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局面。因此,將度假與養老這兩個服務業進行融合,以老年旅遊為切入點,進而實現養老產業的完善以及旅遊產業與養老產業的融合,是工作日旅遊解決方案的破冰之舉,也是大眾度假時代的迫切所需。

國內學齡前孩童在正常工作日時普遍由隔代長親照看,而使之能夠與小孫子、孫女共享歡樂時光便成為了主題公園行業的切入點之一。比如,傳統節氣、春秋賞花賞景,以及隔代二免一的門票優惠等。

主題公園如何在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

2、研學旅行、教育營會

主題公園如何在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

《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將研學旅行作為拓展旅遊發展空間的重要舉措,並支持各地依託資源建設研學旅行基地。景區往往具備豐富的氣候資源、生物資源、地貌資源、歷史文化資源等等,具備開展研學旅行的先天條件。可以預想,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在父母對子女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加強以及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現實條件下,未來這一市場將面臨巨大的發展空間,將成為未來中國旅遊業創新的增長點。

主題公園如何在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

3、會議市場、企業團建

抓住企業會議市場、開闢旅遊產業升級的新路徑。會議市場不受季節、節假日、週期長短等時間因素的影響,是解決工作日旅遊平淡的潛力市場之一。中國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新常態”階段,所有事情正在逐漸迴歸其本質。會議市場也應該擺脫以往以滿足“政府需求"為出發點的開發理念,適應新常態,向著市場化方向發展。以會議形成產業聚集,以會獎旅遊、會議接待為特色及主導,以其他旅遊產業為支持,擁有大規模休閒度假項目和住宿接待設施的會都模式,將引領會議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4、大學生人群

主題公園如何在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

大學生課餘時間較多,無論情侶出遊追求浪漫,或是三五好友尋求刺激中釋放壓力等,主題公園無意是他們的目標場所,但是對於學生一族,出行最大的難題在於錢。因為多數學生僅有的經濟收入源自家庭給予的生活費和部分兼職,所以需要為這類人群定製一套特別的適度優惠政策。

找準切入點,擺脫季節限制

1、春秋兩季

主題公園如何在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

春季最重要的自然資源是花草,最重要的文化資源是民俗;而秋季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各種各樣的果實以及獨特的景觀是秋季旅遊可依託的資源。由於氣候溫度的相似性,春季和秋季是旅遊觀光的最佳季節,其旅遊解決方案也存在相似性。

2、夏季

主題公園如何在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

夏季屬於旅遊的旺季,但也需要核心項目來引爆。酷暑夏日,沒有什麼比一場水上樂園裡盛大的狂歡更讓人暢快淋漓。水樂園屬於成本回收期較短的旅遊項目之一,但是水樂園的項目不能盲目追求新奇大,挖掘文化內涵、注入文化靈魂、打造獨特的主題才是水樂園吸引力塑造的關鍵。同時,樂園內所有的建築、景觀、遊樂設施、活動、表演、氣氛、附屬設施、商品等方面,必須服務於“主題”定位,在主題整合下,形成項目的獨特吸引力,凸顯“獨特性賣點”,最終形成主題品牌。另外,特色產品的開發也是水樂園保持生命力的關鍵,最嗨的造浪池、最浪漫的沙灘、最親子的水寨、最激情的水戰場、最時尚的旋轉舞臺、最刺激的水滑梯、最情趣的漂流河道、最休閒的水療等都是在實踐中打造的特色產品。

3、冬季

主題公園如何在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

傳統意義上,冬季寒冷不便出行,按常規屬於旅遊淡季。但其鮮明的季節特色催生出許多獨特的景緻與遊憩方式,如果好好打造,可形成景區的引爆點。主要有四個方向:

一是溫泉。溫泉,是地熱,是生態能源,是清潔能源,是符合發展趨勢的。一個區域只要有溫泉,冬季旅遊就可以盤活了。

二是冰雪嘉年華。包括觀光類、休閒遊樂類、度假類、民俗節慶類等各種冰雪旅遊產品,形成了冬季度假聚集結構。

三是廟會。廟會聚集了地方民俗展示、創意集市、土特產品展銷集市、餐飲、祭祀、民俗遊戲與冰雪遊樂等做種消費結構,是冬季彙集人氣的一個重要的模式。

四是溫室。這個主要針對休閒農業景區,溫室已經逐漸由單一的農業種植功能,發展成為以溫室設施為載體,以恆溫環境為賣點,以全時休閒度假為理念,集合生態觀光、休閒娛樂、旅遊度假、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智能溫室,成為引爆冬季旅遊的一個新的引擎。

推陳出新的時間選定

保持不斷的推陳出新,是保障主題公園生命力的必要舉措,幅度不一定要大,但力度一定要猛。所謂推陳出新的概念其實非常廣泛,大到新開主題區域、新排大型演藝,小到主題人物、商品餐飲。

1、國際日

上面提到的國際日,其實就是非常好的推陳出新的日期,比如2017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上海迪士尼迎來了會說話的垃圾桶“小推”,在結合國際日的宣傳下,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欲見一見“小推”的廬山真面目。也有非常多的小朋友在於“小推”交互後,深刻認識到了環保的概念。再比如2017年10月20日,網紅角色傑拉多尼和2018年3月12日星黛露的登陸等等。由此可見,上海迪士尼在小型的推新上的日期選定,幾乎都在淡季。

主題公園如何在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

2、自有節日

除了國際日,雙十一,雙十二等新興“節日”外,主題公園也可以結合各民族特有節日,如潑水節、火把節、燈節;亦或者打造自有節日,引進網絡流行概念,網紅概念的節日。如吃雞節,仙女節,彩蛋節,春天心故事,初秋漫享日等等。在這樣的節日打造一些小型氛圍演出,節氣互動演出,變裝活動,cosplay活動,攝影活動等等。

主題公園如何在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

為熱門節日開展預熱

主題公園如何在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國外的熱門節日,如復活節、萬聖節、聖誕節等等。做好這樣的熱門國外節日,不光營銷層面收益良多,甚至品牌打造層面都會有很大幫助。2017年國內各大主題公園均推出了萬聖節活動和夜場票。

主題公園如何在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

但要說的是,節日活動不能在節日開始!節日前夕,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前就要開始預熱環節,在臨近節日前分階段,分層次的逐步開展。就萬聖節而言(上海迪士尼在9月初便開始了活動及商品的預熱),主題商品餐飲的售賣起始日,鬼屋的開放日,夜間反派巡遊起始日,變裝轟趴日等等,無論循序漸進也好隔日開展也罷,都是各位施展營銷才華的舞臺,然後最終在節日當天,進行全面爆發。

主題公園如何在淡季做品牌,旺季做市場?

季卡與年卡的發行

關於髮型季卡或是年卡,經營者們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上迪發行的是季卡而非年卡。季卡的銷售優點在於錯峰,上迪每年發行兩張季卡,起始日期和截止日期都在寒暑假的前後,也就是說,在寒暑高峰期,上海迪士尼是沒有季卡用戶的,所有人都要購買單日或多日門票入園。而寒暑期的新活動,作為忠實粉絲的季卡用戶們當然不會錯過。

而淡季,季卡/年卡用戶則是樂園的主要服務人群,增加針對季卡/年卡用戶的活動,無論是促進其消費還是增加其體驗滿意度都是必要的。比如專屬季卡/年卡用戶的特別晚宴、BBQ、折扣日、攝影日等等。

門票優惠,適當促銷

即使是淡季,門票價格也不宜浮動過大。可以用類似特定節日(三八婦女節等)限時折扣票,4免1,買1加1元隔月重遊等等營銷方式吸引遊客。

提升服務品質,打造服務品牌

淡季做品牌,單從營銷方面著手是遠遠不夠的。在一線員工及基層管理人員輪換充足時,可以更多的開展企業培訓,提高員工自身水準,加以提升服務品質和運營能力。

無論是淡季還是旺季,運營總體思路其實就是旺季做爆款,淡季挖亮點,通過整合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從而實現品牌與利潤的雙創收。

做共享農莊,找海南合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