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发展潜力的两所大学,也将打破我国高校格局

最具发展潜力的两所大学,也将打破我国高校格局

策划刘冷丝

栏目丝说教育改革

两所中国高等教育史上都有特别意义的大学,一所是西湖大学,将探索出一条由民间力量主导的办大学模式;一所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将探索由国家力量主导、为拓宽我国科教融合路径提供新思路。

最具发展潜力的两所大学,也将打破我国高校格局

已经挂牌的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首次招收的120名博士生于8月24日报到开学了。这所目前最新的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国家和地方重点支持的民办研究型大学,借鉴国际经验,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追求学术卓越。

西湖大学立足中国国情,积极探索民办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这所非营利性的民办高校将由浙江省统筹管理和指导,内部管理体制将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汇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致力于开展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培育以天下为己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最具发展潜力的两所大学,也将打破我国高校格局

西湖大学目前占地仅有150亩

相对于中国其他所有的高校来说,西湖大学最大的不同是采用基金会筹资的办学模式,这既能有效地保证学校办学的非营利性,又能发动社会力量更好地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学校办学经费来源主要为举办者出资、办学收入、竞争性科研项目经费及人才政策支持经费和政府扶持资金等渠道,日常运行经费主要由西湖教育基金会承担。

可以预见,西湖大学不仅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更重要的是,这种办学模式将对中国整个高等教育探索出另外一条道路,将会大大影响中国大学办学模式的改革。

最具发展潜力的两所大学,也将打破我国高校格局

西湖大学内部供师生用的健身设施

中国科学院是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和培养、造就高级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也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与开拓者。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前身为1978年建立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中科院深入实施“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创新探索,它以“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为办学方针,初步形成了依托中科院百余所研究所为基础性培养主体,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科技创新活动支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特色办学模式。

2014年,国科大在北京、江苏、陕西、四川、浙江、山东、辽宁、河南、湖南、云南录取302名新生,另录取国家贫困地区专项“奋飞计划”30名,合计332名。首届本科毕业生都顺利毕业,超八成毕业生将继续深造,其中近三成到境外留学。国科大尊重学生兴趣,提供自由选换专业的通道,本科生有两次转换专业的机会。2014级本科生中有70名学生变更了攻读专业,占年级人数的21.2%。同时,国科大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涉猎多学科课程。2014级本科生中161名学生选择了辅修/双学位,占年级人数的48.5%。

最具发展潜力的两所大学,也将打破我国高校格局

中国科学院大学大门

这种以科研机构为主体、大学为基辅的协作模式,不同于我国已有的以大学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方式和办学理念,且因其规模之庞大、学科之完整、地域之广泛、组织层次之丰富等特点,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独树一帜,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依托于科学研究实践,科研工作得益于研究生培养”的科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典型案例。

如今,中国科学院大学已经形成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后一条龙教育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系统和科研机构各司其职,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科教融合育人和知识创新。为充分发挥科研院所与高校的互补优势,2012年我国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旨在探索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带动和促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实现科教结合的有效推进与合作共赢。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发展要求开始布局本科生招生和培养计划,于2014年开始招收少量本科生。

最具发展潜力的两所大学,也将打破我国高校格局

今年是国科大建校40周年

目前,我国科教一体化仍普遍存在协同水平效率低、主体同质化严重、协同过程碎片化等突出问题,而中科院和国科大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了符合自身实际的“以科研机构为主体、以大学为基辅”的科教融合协作新模式,为拓宽我国科教融合路径提供了新思路。

最具发展潜力的两所大学,也将打破我国高校格局

敬告刘冷丝所有文章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首发媒体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