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这些事,你得抓紧准备啦

3月已经开始啦,各位2019考研的宝宝们,你们开学了吗?

虽然,考研貌似离你们还很遥远,但是如果能提前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就能进一步提高考研成功率哦!

现在开始,做好好这几点,那么你就可能比别人更快一步!

一、确定能否保研

想要考上研究生,除了考研这条路之外,还有一条路,那就是——保研!

如果你平时成绩和表现较为优异,有保研的的可能,尤其是本科学校还不错的同学,回学校之后尽快确定是否具有保研资格,然后准备相应的材料,并开始投递材料。

相对于考研来说,保研虽然准备的时间较短,但需要更早准备,一般三、四月份就要开始准备相关的投递资料,六月份开始就要参加各个学校的保研夏令营以及面试。

二、确定考研专业

确定考研专业,是够要跨专业?要考的是一级学科下的哪个具体二级学科?要考学硕还是专硕?

举个例子:

经济学(学硕)学科门类含有2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这两个一级学科下总共包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金融学、经济史等16个二级学科;

除此之外,还有金融硕士这个专业型硕士。

报考的专业不一样,之后的研究方向也不一样,考试相对难度也会不一样。

比如,同样是理论经济学(代码:0201)下的二级学科,经济史考研比西方经济学要相对简单一些,这里指的不是考试题目的难易,而是报考人数的多少。

因此,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对比各个二级专业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最重要。

三、初步确定报考院校

每年从准备报考研究生开始,到研究生考试报名截止,大家最纠结的问题就是到底该报考哪所院校。纠结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能够考上什么样的院校,所以一直在几所院校之间犹豫徘徊。

因此,在大家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院校分为三个档次:最低目标、合适目标、最高目标。最低目标就是轻而易举可以考上的院校;合适目标指的是目前自己的能力达不到,但是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可以比较轻松考上的院校;最高目标指的是哪怕自己付出了120%的努力,也可能考不上的院校。

在复习备考的时候,以最高目标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以最低目标的心态让自己保持轻松,在网上报名的时候根据自己当前的复习情况报一个适合的院校即可。

但是一定要注意:选取的几所学校,备考方向要大概一致,不能南辕北辙。

四、确定考试科目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考试科目都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考试都是分为几个科目:政治、外国语、数学、专业课,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会有不同的搭配。比如:

会计硕士考试科目只有2科——英语二+管综;

教育学硕士是3科——政治+英语+专业课

经济学硕士是4科——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每个科目的具体难度也会有所区别:

政治:除了考管理类综合联考的同学,其它科目考研初试都需要考查政治

英语: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相对而言,英语一难度更大一点

数学:数学的区分比较复杂,统考的数学一般包括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经济类综合联考,难度依次递减。除此之外,管理类综合联考里也包含数学,不过属于初等数学,难度相对于前边几个更低。一些理学专业也包含专业的数学,难度相对更大。

因此,在确定了目标院校和专业之后,需要确定自己的考试科目有哪些,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五、搜集相关资料

考研不止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信息战!

在考研备考开始的时候,就要开始搜集下列这些方面的信息:

一、参考书目。参考书目是复习的指导,考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需要把学校规定的参考书目吃透,多做题就可以了。很多学校现在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不公布参考书目,这个时候就需要多请教学长学姐。

二、考试真题。真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来说一个学校的命题组不发生变化的话,近几年的出题方向会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所以一定要搜集到历年真题,并研究透彻。有的学校有出售真题,可以打电话给学校的研招办进行购买;对于没有提供真题的学校,可以看一下招生简章里是否有样题,还可以在网上找找回忆版。

三、招生信息。每年八月份左右,各个学校会公布今年的招生简章,里边会公布具体的招生细节(招生人数、招生要求等),大家一定要积极关注。有可能某个院校今年会停止某个专业的招生,一定要提前了解到。

六、开始复习考研

考研无非就是公共课+专业课。

对于公共课来说,前期一定要打好基础,尤其是英语和数学,一定要尽早开始复习。英语和数学每年都是拉分比较大的科目,如果基础不是特别好,前期一定要养成每天保持做题的习惯。

专业课如果前期没有确定具体的二级专业和目标院校,可以看一些经典教材或者公共的参考书目,给自己打好基础。

知道只是基础,行动才是王道如果能够从一开始做好下边的这几点,那么你就可能比别人更快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