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小兒積食?

陽光車前草miao


小兒生病的元兇——積食,寶寶咳嗽、發燒、便秘都與它有關!

積食是如何產生的?

說白了,就是吃得過多,或者過於高營養,超過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最大限度。這樣一來,它會損傷脾胃的功能,使消化吸收功能更差,導致積食問題,繼而引發各類不適症!

積食,可以說是每個寶寶都會遇到的問題,這裡教大家幾個超簡單超實用的小兒積食緩解方法,學會了在家就能幫寶寶預防緩解積食。還不學起來?

3分鐘摩腹

【位置】肚臍周圍

【操作】腹三指併攏按在腹部輕輕的摩動,順時針摩3分鐘。

揉臍300次

【位置】肚臍

【操作】用指端或掌根輕揉肚臍 300次。

逆運內八卦

【位置】

手掌面,以掌心(勞宮穴)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畫一圓,八卦穴即在此圓上。分為乾宮、坎宮、艮宮、震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八宮。

南(中指根下)為“離宮”,北為“坎宮”,東為“震宮”,西為“兌宮”,西北為“乾宮”,東北為“艮宮”,東南為“巽宮”,西南為“坤宮”。

【操作】

從艮宮起以逆時針的方向旋運至震宮止,週而復始的旋運,逆運內八卦,200次。

這幾個簡單的手法,你學會了嗎?


心連心好月嫂


小兒積食是由於餵養不當,或者孩子暴飲暴食,過多的吃了生冷油膩的食物,孩子脾胃受損,脾胃運化功能失調,不能正常的消化食物,造成胃氣不降,反而上逆,引起食物積滯,孩子出現嘔吐或者腹瀉的一種病症。

引起小兒積食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對於特別小的母乳或者人工餵養的孩子,出現積食是因為食乳過量,或者是溫度不合適,過冷過熱都可能會使乳汁停留在胃內,造成積食。

2、對於添加輔食,或者是正常吃飯的孩子,出現積食則是因為餵養不當,孩子暴飲暴食,吃的過多或者過雜,生冷食物不容易消化,造成積食。還有可能一次性吃太多肥甘厚膩的食物,不能消化,在胃內停留而引發積食。


孩子出現以下症狀也說明出現積食了:

1、食慾不振,煩躁哭鬧,夜裡不能深睡。

2、嘔吐乳塊或者酸敗的食物。

3、大便酸臭或者溏薄。

4、出現低熱,一般不會超過38℃。

出現積食以後,我們應該如何做?

1、定時定量的餵養母乳或者奶粉。

2、不給孩子吃零食,少吃甜食,更不能給孩子亂吃補品。

3、出現嘔吐情況的時候可以禁食3到6個小時,給孩子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少量,不吐以後逐漸加量。先給小米粥、面片湯之類容易消化的食物。

4、家長一定不要太過焦慮,不好的情緒會傳染給孩子。

5、平時的時候可以給孩子捏脊,增強脾胃功能,減少積食的幾率。


高興媽媽聊育兒


通俗的說,吃進入的東西沒被完全消化,堆積在身體中。小兒積食會導致孩子脾虛,消化吸收功能變差了。

我們先來了解下小兒積食的表現,積食會導致孩子發育不良,體重不達標,身體瘦弱。頭髮僵硬,沒有光澤。面色蒼白,嘴唇蒼白,無血色,精氣神不足,不喜歡動,比較靜,吃飯沒有胃口,感覺像是完成任務似的。還會經常便秘。

引起小兒積食的主要原因是餵養不當。小孩的各個器官尚為發育成熟,尤其是脾,它的消化能力要比大人差得多。所以給孩子製作食物要比大人的軟、爛,這樣有助於消化吸收。

還有一些原因也會導致小兒積食,比如小孩受到驚嚇,大人沒有及時安慰他,給他安全感,這也會導致食慾不振,時間長了就會導致脾虛。

生冷、油炸食品也是孩子不易消化吸收的,中醫上講,脾胃喜溫,怕溼。所以脾胃虛弱就容易導致溼氣重。

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孩子的主食吃得少了,有些家長就專門給孩子吃些零食、牛奶,這樣會導致孩子偏食,時間長了就厭食。

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肯定是要給孩子調理脾胃了。比較專業的就是去醫院,醫生會給孩子針刺雙手的四縫穴,擠出那些脾無法運化的殘留在體內的毒素,再開些健脾的藥。

那麼我們在家的話,給予孩子安全感,注意孩子的飲食,給孩子做的食物要比較軟、爛,利於消化吸收。合理膳食,不要給孩子吃那麼多零食,多吃主食,水果。

經常帶孩子到戶外散步,運動。心情好,胃口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