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说哲学有些人就说外国哲学家,而庄子却很少人提起呢?

陈皮


问答里,过去有过不少关于外国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讨论话题。所以关于人们过多或更多地提外国哲学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里只谈一点关于庄周。

庄子与老子都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但是庄子与老子论述的有很大不同。

如果说老子的论述比较内敛的话,庄子的则完全是开放性巨大的存在。

西方哲学基本符合儒家讲的“格物”以致知,特别究理。中国哲学除了遗留下的上古典籍具备强大抽象象理特征以外,其后世的典籍更加关注应用层面。

庄子很特别。他的文章更像神谕。往往通过寓言 故事 比喻等手段表达自己的观点。很明显,他应当也希望自己的东西能被普通大众能理解认知。

庄子文章,与中国其他典籍一样有个特点,寓字当头。喜欢把抽象的东西寄托在具体事物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滴传达信息。这与西方近现代哲学特别在意天马行空的纯思辨形式有巨大不同。儒家强调格物。但是汉以后的儒家被严重扭曲和阉割了,儒家大纲里的格物被平抹了。这是比较大的遗憾。

好。以上是对庄子先生的一些基本看法。

庄子的思想与中国其他伟大重要的思想一样,西方哲学想完全替代它几乎不可能。至少现在没有一丝有价值的信号能表明。

庄子把思想与人生观联系得相当紧。人生观虽然只是形而中的东西,但是对个人意义太重大。简单点讲,读庄子的东西,跳楼的人会少很多。你读西方哲学不行,想死的人只多不会少。为什么人跳楼?因为看不见希望和路嘛。庄子就是思想上的指路人。西方过分注重实体,除了加重个人与人类的迷茫,是给不出人生大方向的。这也说明,物质不是人的本质所需。甚至完全可以推论出,物质越丰富,人类命运越式微(势危)的结论。亦同时推论,马克思理论里关于大同世界的物质极大丰富及其丰富后的链式反应应当是错误的。那是死亡之路!

其实,我真想看看马克思若不死,他看见庄子说会有怎样的反应。可惜看不见了。

所以,有人说西方哲学思辨更强,应当替代中国哲学。我认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股市里有个说法,说入海你就看不见海。很正确。西方哲学极其附庸科学,还是过分往细里走了。虽然西方有天体物理学之类的宏观学。但是,他们研究宏观领域的方法(论)骨子里还是一头扎入海的论调。该看不见的依然不会看见。西方心理学一样不能做到。

就此


鲲吸抓神交DNA贵族


相关的问题笔者其实已经回答过不止一次了。上一次类似的问题是:为什么有的人认为中国没有哲学,更没有哲学家。

既然收到邀请,这次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要讨论为什么言必外国哲学家,而庄子却无人提起,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关于“哲学”的定义和理解的问题。

西方的哲学起源于哲学的基本问题:那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这个问题出发形成的观念和理解构成了“哲学”严格意义上讲就是“西方哲学”的概念、框架和内容。显然,其思维对象更强调的是“自然与人的关系”。

而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华文化关于哲学的出发点更强调的是自我感知、自我塑造、人本、人性以及人的社会性的范畴和领域。于是,显然,东方哲学关于“哲学”的概念、框架和内容弱于人与自然的外在而强于人的内在和人与人关系的范畴。

对象的不同决定了哲学的构成、理解的不同。

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地缘、历史、文化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整个中华思想圈自觉和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本能的直觉认知:

西方的思想体系、形式、方法以及标准才是先进的,应有的。而中华文化的东西是腐朽的没落的理应被摒弃的。

这种直觉的认知深刻地影响了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精英群体关于自我的看待(很负面)以及关于西方的看待(顶礼膜拜)。

在这样的思维前提下:

哲学标准;价值观立场和本质;道德伦理的看法以至现实生存的方式;社会结构(民族、民族国家)的西方形态的转向;衣食住行的西化倾向等等等等全面地“去传统、就西方”。

过去一个多世纪,是西方文化彻底覆盖东方文化的颠覆性时期。从西方文化的立场,以西方文化的标准,基于西方文化的追求去看待、判断这个世界——包括自身以及自身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已经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且我们本能的不假思索地认为,这样的一种“灵魂殖民”是文明和先进的历史必然。

于是,以西方哲学的标准和立场去看待中国哲学,从而得出中华没哲学,庄子不是哲学家的观念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学习先进的文明和文化没错,然而,关于自我的自觉以及由此而言的思维和行为的独立性是人之为人最为基本和根本的东西,丧失了这样一份自我感知和认知意义上的自觉,你就已经失去了灵魂和自我的本质了。

中华文化有腐朽和没落的东西,但其根本是基于血缘地缘以及历史渊源因而独特并且与众不同的。这也深刻的主导着其文化的可能以及如何可能,于是其文化形态无论是形式或者方法都有着其独特性和特定性。这显然是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于是,从西方哲学的角度去看待东方哲学没问题,但是更要懂得分辨、理解、并多角度多层次地、历史地动态地去看待这个角度形成的观念和看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完善自我的独立和固有,丰富和拓展层次以及领域。这才是哲学应有的态度:

批判以及反思批判。

谈到这里,我们试着来回答问题:东西方哲学有着对象、出发点、目的的不同,显然,西方哲学更具丰富性和深刻性,然而东方哲学也有着西方哲学所忽略和缺乏的色彩。我们不能武断的仅仅从西方立场和角度去看待中国哲学以及哲学家。广义而言,庄子显然是东方哲学的大家和宗师。


用户51817793979


真不能怪中国人,庄子的哲学思想一直被孔儒覆盖,没有发扬光大。同样是骨灰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就被很好的传承和批判,得益于西方宽松的思想环境。庄子的哲学思想断代2000多年,成为学术领域的研究范畴,而不像孔儒思想洗脑洗的人们只知天下有孔儒,不知庭院有春天。今天小编提及此事是非常有意义的,只有把中国的各家哲学思想梳理一遍,废拙扬精,互相评判,中国哲学才有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