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意味着生活质量下降?

消费降级意味着生活质量下降?

消费降级意味着生活质量下降?

近几年,随着消费升级盛行,我们开始对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消费段位拾级而上。我们更加注重健康,开始购买零添加的食材、各类保健品;更注重消费过程中的美好体验,而不只是产品。

消费升级听多了,或许是时候了解一下消费降级是怎么回事了!

什么是消费降级

所谓消费升级说白了就是“消费者购买了较之他以前在该品类下价格更高、品质更好、品牌地位更高的产品或服务”,反之就是消费降级,这就像是一辆速度80公里/小时的车到底是开得快还是慢,取决于它的参照物到底是高速公路还是市区路段。

消费升级的延展

对于消费降级,目前业内尚无统一的界定。有据可循的最早表述:“消费降级不是消费升级的对立面,不是说有一方人在消费降级,另外一部分人在消费升级。而是消费升级,升到最后就是降级,因为我们对价格有更高的要求。

消费降级意味着生活质量下降?

一开始东西少,你做的品质好一些,故事讲得好一些,全面性好一点,服务好一点,就可以卖出比较好的价格。所有的东西成熟之后,最终为商品买单的消费者,他们成熟了,为溢价买单会越来越少。所以消费降级是消费升级的延展,而不是对立面。

消费降级意味着生活质量下降?

消费降级,降的是价格而不是品格

消费降级重点强调的是对价格的要求,即便商品再有品质和调性,消费体验再震撼、再新奇,消费者也不想花那么多钱来购买,换句话说,消费者既不会被高昂的价格绑架,也不会为商品多出来的溢价支付额外的“智商税”。这一点与消费升级是截然相反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消费者“成熟了”,他们并非个个都是“人傻钱多”,相比于盲目购买高品质、高价格的商品,不少人更倾向于“理性消费”。所以说,消费降级,降的是价格而不是品格,只是让价格回归理性。

消费降级,同消费升级并不矛盾

消费者普遍追求物美价廉的商品,然而现实中,常常是“物美”与“价廉”难以兼得,故大多数消费者在“成熟了”以后,开始将目光转投至性价比上,那些品性较好、价格又不高的商品由此成为了他们青睐的对象。

消费降级意味着生活质量下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消费水平往往由收入水平决定,价格之于高收入人群的约束要比中低收入人群小得多,由此,前者完全可以购买品质更好、价格更贵的商品。就像购买一台崭新的iPhone X,对于月入一万的人而言是奢侈,对于月入十万的人来说稀松平常。所以说,消费降级与消费升级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和谐共存。

我们身边的消费降级

如今,消费降级其实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想要出门的时候,第一时间可能会拿出手机扫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骑行前往;当我们想要买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打开手机上的某些闲置物品出售网站逛一逛。当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已经加入了消费降级的阵营。

消费降级意味着生活质量下降?

消费降级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用更低的价格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虽然共享的交通工具无法跟新的商品那样,给人们带来崭新的用户体验和心理满足感,但是它们能够带给人们最基础的使用价值,这便已经足够。

消费降级意味着生活质量下降?

在消费升级过程里有一些特点是各企业需要真正要去思考的:移动互联网、智能化等都是工具的变化,底层逻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消费升级,是基于飞快增长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注重品牌和感受;而消费降级,是发现自己并不是想象中的富余,所以更注重性价比,回归了理性。

从买得起到会买,这是所有人消费行为的必经之路,大众消费终究会回归理性。因而,企业需要不断自我优化,提升效率,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用户体验,才能在市场站稳脚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