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處暑至,遇見秋天的味道

處暑節氣大概在每年的公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時開始。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代表著炎熱的夏天過去,暑氣至此漸消,但在南方這個節氣的氣溫還是非常炎熱的,因此有“秋老虎”的說法。國內大中小學也將在這個時節迎來新一學期的開學季,沿海地區的颱風在這個時節非常活躍與頻繁,農民的二期稻作已到孕穗期。

今日處暑至,遇見秋天的味道

在處暑這個節氣裡的民間習俗主要有開漁節、出遊迎秋(秋遊)、放河燈等等。先來說說沿海漁民的開漁節吧,開漁節是處暑以後漁業收穫的時節,因為沿海地區的海域在之前的夏季吸收了熱量,所以此時沿海水域的溫度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沿海水域範圍,同時魚蝦貝類在這個時候發育成熟,因此就有了漁民慶祝豐收的開漁節。處暑節氣前後的民間習俗多與秋遊和祭祖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傳統習俗活動,俗稱“中元節”或“作七月半”,以前古時候傳統民間從農曆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現在這些儀式大多都還會在道教廟宇裡舉行),直到月底的“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的活動。放河燈也和這個時節有關,河燈在民間也稱為“荷花燈”,一般是在能漂浮於水面的荷花型底座上放蠟燭或燈盞,中元節的夜晚放在海湖江河之中,任其漂浮,寓意是為了普渡水中的孤魂野鬼或落水鬼。此外,處暑之後,告別了炎熱的天氣,也正好是人們出遊迎秋觀賞風景的好時節。

今日處暑至,遇見秋天的味道

秋天時節陰氣增,而陽氣減,很多人都會在這個時候感到“秋乏”,不管是上班的白領,還是在學校上課的學生都會整天無精打采,建議大家每天保持正常的作息時間,還有中午時可以適當的午睡。秋天比較乾燥,傳統處暑的養生重點在於補充水分,養生食物推薦山藥粥、百合粥,早上起床建議喝一杯溫水。若是在這個時節有呼吸道問題(這裡是指輕微的症狀,如嚴重問題請及時就醫),如咳嗽等,可以將雪梨磨成泥狀後,加入一些川貝粉,製成雪梨川貝甜粥,或者製成雪梨川貝百合湯水等,對調整這類呼吸道問題有些幫助。在處暑節氣,加班工作的白領或者晚上學習的學生,覺得眼睛比較乾燥的人,可以使用綠茶3克、菊花10克、枸杞15至30克的比例沖茶喝,可以預防眼睛乾燥問題。

今日處暑至,遇見秋天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