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熱不一定是壞事?

現在家長對於孩子發熱越來越恐懼了,因此孩子只要發熱或者發熱持續1天或2天家長就會反覆去醫院就診或者在傢俬自用藥,不但讓孩子成了藥罐子,同時也埋下耐藥的隱患,而且還容易貽誤病情。為什麼家長會有這種表現呢?源於對發熱缺乏正確的認識。

孩子發熱不一定是壞事?

人與所有的哺乳動物一樣,身體都具有完善的體溫調節機制。當內外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人體位於下丘腦的體溫中樞能接受來自身體周圍的冷、熱神經感受器的信息,並感受到進入體溫中樞血循環的溫度後,這些信息經過體溫中樞處理後,通過調節自身的產熱或散熱過程,使得人體體溫保持動態平衡。人體設定的腋下正常體溫在36~37℃。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就稱為發熱。在正常情況下,人體通過細胞代謝增加、肌肉活動、哭鬧、寒戰使得機體產熱增加;通過皮膚血管收縮、有意識地增加衣服可使機體散熱減少。同時通過末梢血管擴張、出汗、降低環境溫度、增加冷熱空氣對流等機體進行散熱。

正常人的體溫呈現週期性波動,但是晝夜體溫波動不應該超過1℃。一天中體溫清晨最低,下午和傍晚最高。夏季比冬季體溫稍高。體溫升高有生理性體溫升高和病理性體溫升高。對於孩子來講,劇烈運動、飯後(吃奶後)、哭鬧、衣被過厚以及室溫過高都可以造成體溫升高達到37.5℃(腋下),這屬於生理性體溫升高。通常人們所說的發熱多是指病理性體溫升高。醫學上對發熱這樣分度;以腋表為準,≤38℃為低熱; 38~38.9℃為中度熱; 39~41℃為高熱; ≥41℃以上為超高熱。

孩子發熱不一定是壞事?

引起身體發熱的原因很多:細菌、病毒、及其它微生物的感染、接種疫苗後的反應引起的發熱;一些皮膚病、甲狀腺疾病、先天發育不良、腫瘤、創傷、手術、輸液輸血引起的輸液反應、藥物熱、中暑或捂被綜合症等可以引起非感染性或感染性的發熱,還有一些生理性的原因,如劇烈運動、哭鬧、驚厥、小嬰兒蛋白質攝入過多、長期攝入高熱能的飲食。

需要明確指出的,發熱是機體正常的生理保護機制,也是機體抗感染的機制之一。發熱時各種急性期反應蛋白的合成增加、增強了機體的各種特異和非特異性防禦能力。研究顯示:發熱時機體各種特異和非特異免疫成分均增加,活性增強。如增強白細胞的動力及活性併產生抗菌物質,刺激干擾素的抗病毒和抗腫瘤活性增強、激活T細胞功能並繁殖旺盛等,以上作用於感染微生物、免疫複合物等,使得病原體生長受到抑制,增強自然殺傷細胞的活力。這些均有利於清除病原體,促進疾病的好轉。同時因為發熱葡萄糖的利用降低,有利於抑菌。發熱時血清鐵水平降低,不利於細菌生長。科學家經過對動物的研究表明:感染後引起發熱的動物要比不引起發熱的動物病死率低。

但是高熱尤其是長期發熱也會給機體帶來一定的危害。由於發熱造成能量的過度消耗,組織器官負荷增加,嚴重時可造成器官功能不全。發熱由於氧自由基產生增多,也會造成組織細胞的損害。發熱還可增加氧消耗量,使得本來已經缺氧患者更加重了組織缺氧。發熱心輸出量增加,可使得心臟病或貧血的病人加重心臟負擔,甚至引起心力衰竭。同時高熱可以增高顱內壓。對於一些難以控制的炎症反應中(如內毒性休克),發熱可加劇炎症反應。5歲以下的小兒可引起高熱驚厥的危險,體溫高於42℃有導致神經系統損害的可能性。

發熱具有自限性,兒童發熱多由自限性感染引起,是人體的一種適應性反應,往往不需要干預也會很快康復。同時必須注意到,發熱也有可能是患危重病症的初期,因此醫生的早期的鑑別診斷是處理發熱的重要環節。尤其對於小嬰兒來說更為重要,因為他們往往症狀表現的並不明顯。正因為發熱可能是嚴重感染的初期症狀,所以家長對發熱的有利一面往往並不認識,或者即使瞭解也會產生懷疑,而更多思考的是發熱可能是嚴重感染的初期症狀,他們恐怕孩子發燒越來越高,孩子受不了(其實人體自有的防禦功能不會使得體溫上升到危險的高度,除非體溫調節功能出現障礙)。另外也怕孩子發燒燒出個肺炎來(其實引起肺炎病原體早已經潛伏在體內,發燒只是肺炎早期的一個表現)。家長還怕孩子發燒高了會燒壞大腦(一般情況下這種情況不可能的。除非是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健全或者孩子大腦本身存在問題使得負反饋調控機制出現問題)。正是由於進入這樣認知上的誤區,讓家長產生不必要的過度憂慮,而產生“發熱恐懼症”。孩子發燒後反覆上醫院、導致重複用藥和過度處理。當然家長產生這些認識上的誤區也因為家長並不瞭解發熱的機理,更多地是考慮出現的一些外在表現,這源於我們有關醫學科普知識宣傳的不到位有關。而且由於家長的擔憂和恐懼,以及當前醫患之間的比較激烈的矛盾,也讓醫護人員產生了“發熱恐懼症”,更促進了醫護人員積極為兒童進行退熱處理、進而過度治療。同時醫護人員向家長進行有關發熱嚴重性的病情交代以及過度的治療促使毫無醫療知識的家長對於孩子發熱更加恐懼。其實一些退熱處理主要是為了改善身體的舒適度,有時並不能縮短疾病病程,甚至可能延長疾病的持續時間。對於醫生而言,不能以退熱為治療的目的,更不能將發熱的病情往嚴重方面交代以解脫自己的責任。而是需要認真找出引起發熱的病因才是作為醫生的英明之舉和負責任的職業表現。

孩子發熱不一定是壞事?

其實孩子發熱不一定是壞事。孩子出生後對疾病的抗病能力從兩方面獲得:一種是從母體中獲得一些抗體,因此具有一定的抵抗疾病的先天性免疫力,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孩子,還能夠通過母乳獲得一部分免疫物質,所以孩子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另一種是通過後天和疾病的抗爭中產生抗體,我們叫獲得性免疫。而這種抗體一般是在6個月以後逐漸產生增多,具有高度的特異性。當孩子接觸了某種病原體時,這種病原體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產生針對這種病原體的抗體,因此產生抗病的能力。但是如果孩子接觸的病原體少,可能就產生相應的抗體少,以後孩子如果碰到沒有接觸過的病原體,因為體內沒有相應的抗體,就可能因為這種病原體感染引發疾病。孩子發熱大多數是因為病原體入侵而引起的一種機體防禦反應。孩子通過和疾病的抗爭中獲得了相應的抗體,以後他抵抗疾病的能力會大大增加。如果我們過度治療反而阻止了機體與病原體的抗爭過程以及產生相應的抗體。有可能促使疾病病期延長,不能有效地使得機體產生免疫力。

最近美國專家指出,嬰兒如果能在1歲前發幾次燒,能減少日後患過敏症的風險。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檢查了835名兒童從出生到一歲期間的醫療記錄,發現一歲前從未發過燒的兒童中,有一半在7歲前發生了過敏反應。而在那些發過一次燒的兒童中,7歲前發生過敏反應的比率是46.7%,而在那些發燒兩次以上的兒童中,這一比率降到了31%。

因為發熱是多種疾病所共有的病理過程,除祛除病因外,對發熱本身的治療應針對病情,權衡利弊。對一些原因不明的發熱,不能急於降低體溫,以免掩蓋病情、延誤診斷和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

對於孩子發熱時,既要在戰略上藐視它,但是在戰術上又要重視它。因此建議家長這樣做:

(一)對一般性發熱不要急於解熱:讓孩子多喝水,休息好,同時適當的注意飲食清淡、注意飲食營養,切忌大魚大肉,或者增加過多的蛋白質。無論任何發熱的疾病這樣處理都是可行的。

(二)如果發熱體溫不到38.5℃可以採取物理降溫,體溫超過38.5℃可以口服退熱藥,體溫達到39℃建議及時就診。對於一些曾經發生過熱性驚厥的嬰幼兒提前(即不用達到38.5℃)使用退熱藥和鎮靜藥,並不能有效地預防熱性驚厥的發生。

(三)同時家長要仔細觀察病情,如果是病理性發熱必定伴有其它相關的症狀,家長總是能夠找出一些蛛絲馬跡,以便就診時告知醫生,便於找出發熱的病因來,利於診斷治療。

(四)當孩子就診用藥物後需要耐心等待藥物發揮作用,因為藥物在體內的血液達到一定濃度的時候才能發揮作用。因此不建議家長反覆去醫院就診、重複用藥、疊加用藥,致使體內蓄積引發不良反應。或者不等藥物發揮作用就停藥而換另一種藥物,頻繁換藥反而容易造成疾病遷延不愈,尤其是一些細菌感染的疾病,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

(五)孩子發熱時,家長表現出的緊張焦慮的心情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不利於孩子正確地對待疾病,對於去醫院就診會產生恐懼心理,抗拒醫生的檢查治療,更不利於疾病的痊癒。

(六)對高熱或持久發熱的病人,應該及時送醫院就診。

綜上所述,孩子發熱後退熱不是治療的目的,它只是疾病發生中的一個症狀。只有找出發熱的病因,進行針鋒相對的治療,發熱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過早的退熱往往會掩蓋病情,貽誤治療。因為有些疾病是需要醫生觀察發熱的熱型、不同的疾病產生的熱型是不同的,尤其是對於疑難病症。更不能私自用藥,避免產生嚴重的不良後果。所以家長儘量避免產生“發熱恐懼症”更好地配合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才是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