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司馬炎統一三國的時候,蜀國和吳國不聯合抗魏呢?

無敵小白羊


劉禪

公元263年,後主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公元280年,晉朝兵分多路合擊孫吳,東吳滅亡。蜀漢和東吳的滅亡單純從時間上來看,前後相差了十多年,因此有人就認為,司馬炎在派兵滅蜀之時,東吳見死不救,我想這也是這個問題的由來。但是我認為,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蜀漢和東吳聯合對抗北方政權是兩國的基本政策,最早源自於孫劉聯軍對抗曹操的南下。赤壁之戰後,雖然曹操損兵折將,但是威勢尚存,孫劉的力量與之相比還是顯得比較弱小,因此才有了後來的劉備借荊州、孫劉聯姻等一系列大事的發生。等到劉備取了益州之後,孫權感覺自己的統治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因為長江的上流為蜀漢佔有,蜀兵能夠順流而下攻打東吳。建安二十四年,孫權趁關羽出兵襄樊之際,派遣呂蒙襲取了荊州。孫權此舉徹底引發了孫劉之間的戰爭,夷陵一戰,劉備慘敗,不久就病逝於白帝城。劉禪繼位後,蜀漢又恢復了聯孫抗魏的政策,並且主動派遣鄧芝使吳,謀求重結聯盟關係。孫權也知道,孫劉之爭只能便宜了北方,於是同意了鄧芝的請求。後來,諸葛亮在多次出兵祁山之時,都有派遣使者通知孫吳,同時出兵。因此,總體看來,雖然,蜀漢和孫吳之間有過沖突,但是還是以聯合為主。

鄧艾

至於本問題所問的,為什麼司馬炎統一三國的時候,蜀國和吳國不聯合抗魏呢?上面已經解釋了吳蜀兩國總體上一直是在聯合對抗北方政權。因為兩國都深知,自己不可能單獨對抗北方。王鳴盛在評價司馬炎滅蜀一事上曾說:“晉滅蜀,吳不能救,失掎角之勢,晉之取吳易矣”。果然,蜀漢滅亡後不久,東吳也被北方所滅。所以,東吳在魏滅蜀時,不可能不派兵救援。公元263年,蜀漢向東吳求援,東吳君主孫休派大將軍丁奉兵發魏國的壽春,又派將軍丁封、孫異率軍前往救援蜀漢。但是,不久就傳來,劉禪投降的消息,東吳各路援軍只能收兵回師。因此,東吳不能說不救蜀漢,只是救援不急。這也和司馬炎滅蜀的軍事戰略有關,鍾會率領大軍與蜀漢大將軍姜維對峙劍閣,而鄧艾率領數千兵馬偷渡陰平,繞過劍閣,直逼成都,迫使劉禪投降。本來如果魏軍堂堂正正的進軍,蜀中關隘眾多,恐怕沒有幾年也難以攻到成都城下,想想當年劉備取蜀之時的困難就知道了。但是,魏兵卻出其不意的繞過雄關,直逼成都,這就大大縮短了蜀漢滅亡的時間。東吳來不及救援也情有可原,但是不能說東吳坐視蜀漢滅亡,見死不救。

魏蜀吳形勢圖

參考文獻:

1. 潘雨廷著:潘雨廷著作集

2. 陳壽:三國志

3. 李昉編纂;王曉天,鍾隆林校點:太平御覽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桂強


季我努學社


吳國和蜀國相繼被滅亡,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國力孱弱,另外朝綱混亂,人才凋零等也是其中的原因,下面我且簡單分析。

一.國力不濟

魏國長期盤踞在中原和關中,十分天下有六,面積和人口都大於吳國和蜀國的總和,再加上吳國和蜀國1+1<2,時刻還要相互提防。兩個弱者聯合尚且不如強者,更何況弱者間還相互猜忌呢?

如果發生戰爭,關中具有強大的生產糧食的能力,在糧草上佔了上風,再加上兵源充足,曹操休養生息多年,在綜合實力上魏不是吳和蜀所能比的。曠日持久,魏國必勝。

二.腐敗混亂

當時蜀國,內部黃皓諂媚後主劉禪,忠義蒙塵,外部姜維九伐中原,勞民傷財,蜀國可以說是創痕累累,難以支撐大的戰爭,最多勉強能做到防守,和吳國結盟也不能支援一兵一卒。至於吳國,孫浩是暴君,濫殺無辜,舉朝恐懼,四大家族後繼無人,難以維持多年的基業,也就陸抗能征善戰,長於謀略,才勉強和羊祜對峙荊州,保荊州安寧,等到陸抗病逝,東吳雖然還有三江之險,卻只是待宰的羔羊罷了。至於援救蜀國,陸抗尚且騰不出手,又何況別人?

三.人才凋零

正如上面所說,吳國四大家族已經後繼無人,東吳的輝煌來源於士族支持,四大都督盡忠職守。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都是人傑。至於後來,陸遜之子陸抗有父風,其餘後輩不過碌碌之輩。而蜀國,劉備死後,便人才凋零,唯有諸葛亮一人支撐天地。諸葛亮死後,姜維掌軍,魏延慘死,楊儀入獄,費禕蔣琬不過白面書生,不足以安定大計,所以蜀國比吳國人才更少。反觀魏國,人才輩出,鄧艾、鍾會世之雙璧,羊祜、杜預老當益壯,司馬兄弟老謀深算,和吳蜀相比完全不是一種情況。

四.戰略態勢不同

對於蜀國來說,要進取天下,只有出漢中,從而佔據雍涼,席捲關中。這個戰略的實施難度有多大,諸葛亮已經六出祁山告訴了我們。所以說,蜀國的戰略態勢只有防守而已了。至於吳國,佔據了荊州和江東,戰略態勢比蜀國好。可以攻打合肥,進取徐州,也可以進佔樊城,虎視洛陽。但是合肥和樊城偏偏都是堅城,孫權在合肥吃了大虧,關羽在樊城也吃過大虧,那麼其他人來,恐怕也只能無功而返。就算佔據了徐州,也只是暫時的,吳軍不善陸戰,且徐州離江東很遠,補給困難,實在難以作為。所以,吳國和蜀國實在是防守相對容易一些。但是魏國不同,隨時可以襲擊吳國和蜀國,當然吳有長江天險,蜀有劍閣之雄,對於魏國來說,進攻的難度不小。但魏國進攻的態勢一直存在,後方的補給也完全跟得上。一旦魏國有一天坐大,便可以進攻了。

所以,在司馬昭年代,魏實力強盛,吳蜀疲敝。鄧艾、鍾會進攻蜀川的時候,吳國也是救援了的,但路途遙遠,兵力衰微,只能是杯水車薪,直到鄧艾進入成都都沒有來得及救援。而在司馬炎時代,晉國天下有八,吳國已經沒有盟友了,只能是坐等滅亡了。


蜉蝣塵埃笑談天下


1.經濟:三國中,以魏國經濟實力最強,蜀國最弱。最好的證明就是赤壁戰敗之後,另外兩家聯手都沒有北上動曹操的能力只能在荊州的圈子裡和曹操較勁。以下具體說明各項經濟資源。 人口,三國都稱帝時,魏國440萬人口,吳國230萬,蜀國90萬。因此從兵源上來講,魏國佔絕對優勢,並且魏國單兵素質也是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至於為什麼蜀國最弱以下有說明; 國土,魏國國土面積與吳蜀兩國相當,但國土資源效率遠高於吳蜀兩國。原因在於魏國佔據中原、關中平原、遼東平原等大片可耕地國土。而蜀國國土資源效率最低,原因不言自明絕大多數都是山地丘陵; 糧食,由以上國土面積及國土資源效率可知,魏國糧食產量是佔絕對優勢的。比吳蜀兩國還要多一倍。蜀國產糧最少,以至於每次戰爭都要集全國的糧食產量,並且糧食利用率最低。10斤糧食從成都運送到漢中戰場就只剩下4斤左右,主要由於路途遙遠並且路況艱難,途中消耗甚大。所以吃不飽飯、缺乏訓練、軍力的無謂消耗造成了蜀軍單兵素質嚴重下降。 其他資源,魏國在鐵、銅、鹽、優質木材等資源方面也佔盡絕對優勢; 2軍事:有經濟基礎決定了三國中魏國軍事實力及軍事潛力最強;兵源、糧食、裝備都佔盡絕對優勢;吳國次之,蜀國最弱。第一,蜀國每次北向出征都面臨嚴重的缺糧問題。以至於蜀兵很多時候都是餓著肚子打仗。即便是平時,因為要儲備糧食準備下一場戰爭,士兵也僅是勉強不捱餓。第二,蜀國每次出征士兵都要揹負大量物資、翻山越嶺,體力透支嚴重,以至於到了戰場也不能立即投入戰鬥。第三,更噁心的是魏兵不用操心水源的問題,因為關中有渭河,而蜀軍每次北征還都要操心水源,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消耗大量人力鑿井,在那種地方鑿井要比在關中鑿井的深度大好幾倍。舉個例子,街亭之戰,蜀軍佔據有利地形但嚴重缺水活活被魏軍耗死。第四,蜀國嚴重缺乏軍醫和藥品,蜀兵每次戰鬥之後傷兵復原率很低這也造成了蜀軍中老兵比率不高,綜合戰力嚴重低下。第五,蜀國在裝備損壞、消耗或被繳獲之後重新添加裝備都很苦難。主要是由於經濟壓力、缺少鐵、熟練工匠很少或沒有。相反魏吳兩國的糧食、水源、訓練、醫藥、裝備方面都不用操心,後勤保障非常好。 3.政治:政治方面魏國最為強勁蜀國最差。主要由於魏國國土領域之內基本全是漢族,從國家層面上來講是最安定的;而蜀國要面臨多方少數民族的挑戰,南有苗蠻,北有羌笛,時刻處於不穩定狀態。另外,魏國繼承了漢朝各項法制,最為完善,法度執行效率也較高,執行的公平性也較高;而蜀國可以說基本上沒有法制,陳壽在三國志中說蜀國是國不立法,官不置史。很多事情都是主官根據個人意志來決定,國家甚至沒有記錄本國的史官。因此蜀國一旦面臨官員更換的時候就會出現混亂,很多政策難以一貫到底的執行。更噁心的是蜀國內被也面臨著原跟隨劉備的荊州派和本土益州派的激烈鬥爭,嚴重的內耗也讓蜀國元氣大傷; 4.科技文化:這一點更不用說,科技文化發展程度和潛力唯一體現在人才上。這一點中原最為有優勢。從魏國軍事裝備的科技水平就能看出來了。 5.教育與人才:魏國方面人才濟濟,國家層面上來說一直是源源不斷。不論是從文才還是軍才方面都有絕對優勢。這一點蜀國也是最差。第一代開創者中,三國人才是魏國最強,蜀國最弱。魏國在國家智力方面有曹操、郭嘉、荀彧、賈詡、荀攸、程昱等人;第二梯隊的人才更是牛,無論是數量和水平上來說都遠遠強於蜀國;軍事將領方面張頜,樂進,李典,夏侯惇,夏侯淵,張遼,于禁,許褚,曹仁,曹洪,曹真,曹純,曹休,徐晃,典韋等,都是一等一的戰將,絕對與關張趙馬黃處於同一水平;吳國方面,文官和國家智力方面有孫策、周瑜、孫權、魯肅、諸葛瑾、張昭等,第二梯隊如呂蒙、陸遜等;軍事將領方面孫策、周瑜、甘寧、太史慈、黃蓋、程普、呂蒙、徐盛、陸遜、淩統、蔣欽、祖茂、韓當、周泰、丁奉、董襲等也是一等一的。並且第二梯隊的將領無論從數量和水平上來說也都遠強於蜀國;而蜀國,國家智力只有劉備、法正、諸葛亮、龐統四個人,並且法正、龐統早逝。第二梯隊基本上沒人。軍事人才也就關張趙馬黃魏六個人,最可惜的是綜合水平最高的一個魏延還被諸葛亮疏遠了。第二梯隊的軍事將領只有姜維、張苞、關興。最衰的是小關張沒幾年就都掛了。所以第一梯隊人才數量遠差與其他兩國,第二梯度幾乎沒人,也就造成了蜀國第二代幾乎沒有可用的人才。這也是魏國到了第三代為什麼不選擇最好打的吳國而首選最難打的蜀國開戰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蜀國最先被滅。而其他兩國,第二代、第三代都非常強;比如魏國第二代司馬懿,第三代司馬昭、鄧艾、鍾會,第四代司馬炎、賈充、羊祜等。吳國第二代呂蒙、陸遜,第三代陸抗等。所以老百姓才有一句俗語叫: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因此,從人才的角度來看,魏國每一代都很強,吳國第三代也不弱,而蜀國第二代就沒人了;並且,第二代君主中最有為的也是魏國,吳國次之,蜀國的劉禪就不用說了有點噁心。第三代君主也是魏國最牛,吳國雖然孫浩是個暴君但也不弱,而蜀國已經沒有第三代君主了; 所以從任何一個方面來說,蜀國都處於絕對劣勢。從曹操滅掉袁紹、劉表之後,三國的命運基本就決定了;


千葉先生


在三國之中魏國可謂從始自終都是實力最強悍的一方。蜀國與吳國之所以能割據南方數十年,弱國聯盟是必不可少的,而更重要的是佔盡地利。蜀道之難與長江天塹才是曹魏一統天下的重要阻礙。

有句話叫“好的越好,壞的越壞”。曹魏的國力一開始就遠超吳蜀兩國。但就人口而言,曹魏有400餘萬,孫吳240萬,蜀漢僅90餘萬。吳蜀加起來跟魏國還有不小的差距。而曹魏又地處中原繁榮的地帶,經濟與文化都高度發達,所以魏國從不缺錢糧、人才和兵員。




而再來看看後三國時期的蜀吳兩國。蜀國狹居西南,疆域狹小,耕地稀少,人才匱乏,國力為三國中最弱。雖然政局較其他兩國相對穩定,但是掌握實際政權的荊州派系與益州本土派系矛盾與鬥爭一直存在,後期劉禪朝政昏庸,重用宦官,政治黑暗。




吳國自孫權死後,歷經權臣專政與血腥宮變,國內政局動盪不穩,內部禍亂消耗了國力。而山越匪患一直不停,對魏國的幾次作戰,總體上並無優勢。

而掌握魏國朝政的司馬氏抓住了蜀國軍事統帥姜維與宦官黃皓不和,率軍至遠在漢中西北部的沓中屯田避禍的機會,發兵伐蜀,趁蜀漢反應不及時,就迅速拿下了漢中。

同時鄧艾以奇兵偷渡陰平,襲江油,破綿竹,兵鋒直指成都。劉禪知事不可為,向鄧艾投降。

這就是滅蜀的簡單經過。可見,滅蜀一戰魏軍的迅速迫使劉禪投降是有僥倖在其中的。當時的孫吳是有發兵救援蜀國的舉動的,當時吳主孫休兵分三路救蜀,一路由老將丁奉率領,北上以圍魏救趙的策略,進攻魏國軍事重鎮壽春;一路派留平前往南郡與施績商量出兵曹魏所掌控的北部荊州;還有一路有孫異、丁封率領,自沔水溯流而上進入漢水,救援漢中。但是,援兵還沒到,劉禪就被逼得投降了。這讓孫吳一陣錯愕,只好打消救援的念頭,不過又生出了渾水摸魚的念頭。

不過,這也是正常與正確的。如果坐視蜀地盡為魏國所有,那麼唇亡齒寒,孫吳也離死不遠了。所以,吳國方面迅速動作,由當時吳國軍隊統帥陸抗親自帶兵,直撲永安。當時蜀國永安守將羅憲正沉醉在亡國之痛裡沒清醒過來,一見吳國竟然想來分一杯羹,真是牆倒眾人推啊,便發起來倔脾氣,以幾千士卒,頑強地抵禦陸抗的進攻,使陸抗不得前進一步,成功地等到了司馬氏的援軍。而南路,吳國也派兵想進入蜀國南中之地,不過同樣被蜀將霍弋所阻擋,沒有得償所願。


笑談文史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探討一下三國的關係。從三國鼎立開始,魏國都是最強大的,所以魏國對於南方的兩個國家來說,是要進行共同抵抗的!
所以也不認識諸葛亮還是魯肅,兩個人都是建議蜀吳聯合對抗北方的曹魏。他們確實也是這麼做的,比如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就是孫劉聯軍共同取得的!劉備也藉此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進而成為割據政權。
但是在荊州的處理上,劉備和孫權並沒有處理好,從而導致了關羽大意失荊州,這個過程中有孫權的推波助瀾,在這個過程中,魏國和吳國實現了短暫的聯合,在蜀國的鋒芒實在太盛了!
在劉備死後,諸葛亮還是秉承聯吳抗曹的原則,派使者去吳國,與吳國修好。這個時候的蜀吳又聯合在一起,至少不會相互攻打!

隨著蜀吳第一代大臣的去世,蜀吳聯盟更多的是形式,而且蜀吳內部都發生了問題,蜀國孫皓弄權,吳國出現了皇位之爭!



而北方的魏國則蒸蒸日上,在公元263年,魏國攻打蜀國的時候,吳國內部發生了動亂,而劉禪相信孫皓的胡言亂語,讓鄧艾以奇兵的方式出現在成都,劉禪在內部的勸說下投降,吳國根本沒時間反應!
楚國滅亡之後,就只剩下了吳國,而吳國的實力逐漸衰弱,魏國在司馬炎篡權以後,國力繼續蒸蒸日上,滅亡吳國統一全國就再自然不過了!
不是蜀國吳國沒有聯合,是他們聯合在一起,也沒有能夠對抗北方政權的統一!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魯速


歷史百家爭鳴


這個問題問的不準確,嚴格來說司馬炎稱帝的時候,蜀國早已滅亡,中國的北方和西南早已在西晉的掌握下,偏暗江南的東吳又如何聯合已經不存在的蜀國去抵抗司馬炎?

其實應該問的是,蜀國和東吳為何不聯合起來抵抗魏國,但這個問題不用問,因為這個聯合方針在三國時期的大部分時間內一直在執行。

在三國鼎立的初期,由於三國的實力都在巔峰期,因此即便蜀國和東吳的力量加起來都不如曹魏,但曹魏想吃掉蜀國與東吳,也仍然困難重重,這一時期蜀國的劉備和諸葛亮先後在世,東吳的孫權也牢牢掌權,兩國的實力和凝聚力都在巔峰期,因此雖然兩國力量不如曹魏,但卻絲毫不懼怕曹魏的攻擊,甚至個別時段尚能進行大規模反擊。

但隨著蜀國與東吳原領導人的相繼離世,老班底在戰爭中的消耗,兩國國力不足的隱患開始在長期消耗的戰爭中開始顯現,東吳孫權死後,東吳長時間進入兒皇帝時期,後主年幼難以掌控大權,皇家貴族和士族集團不斷爭權奪利,東吳更多的時間內在自保,已然失去了反擊的能力,地處西南的蜀國,在長期戰爭消耗下更是疲憊不堪,姜維多次的北伐,能動員的兵力最高不過數萬,卻也同樣讓蜀國的經濟精疲力盡。

實際上從三國鼎立的初期,國力上的差距就已經預示了最後的結果,雖然初期蜀吳也展示出的不俗的力量,但也只是曇花一現,在頻繁的戰爭消耗下,血液流乾已是必然趨勢。


遼寧資深球迷


司馬炎統一三國時蜀國和魏國都已不復存在,何來蜀國和吳國聯合抗魏一說呢?我想題主大概想要表達的是:在魏國及其後繼者西晉統一三國的過程中為什麼蜀、吳兩國沒聯合對抗北方的大敵吧?

其實蜀、吳是曾經聯合抗敵的:早在魏、蜀、吳正式立國之前孫權和劉備就一起合作在赤壁擊敗了魏國實際上的創建者曹操。此後一直到蜀吳兩國爆發夷陵之戰雙方都是聯合抗敵的,夷陵之戰後雙方結怨,但劉備死後實際掌握蜀國軍政大權的諸葛亮又恢復了聯吳抗魏的既定國策。

之所以蜀、吳堅持聯合抗敵,是因為魏國的實力實在過於強大,蜀、吳任何一方都無力與之抗衡:從疆域上看魏國佔據中原、關中、遼東等地,幾乎相當於蜀、吳加起來一樣大。但其實從人口、經濟和軍事潛力來看魏國甚至比蜀、吳加起來都強——三國時代中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魏國的糧食產量比蜀、吳加起來都多,人口也遠在蜀、吳之上,這意味著魏國可以調動的兵馬糧草遠遠多於蜀、吳。蜀、吳之所以得以立國一則是因為蜀有秦嶺、大巴山之阻隔,吳有長江天險作為屏障;二則蜀、吳兩國互為聲援,從兩線牽制曹魏。但說到底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實力問題,即使蜀、吳再怎麼徵兵、徵糧、大搞國土開發,也依然無法種出魏國那麼多的糧食,供養那麼龐大的軍隊,實際上從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之日就註定只能由北方政權完成統一。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其實司馬炎篡權後吳國和蜀國都已經被滅了,來看一下時間軸,

263年,鄧艾攻下綿竹,直逼成都。後主劉禪投降,蜀漢滅亡。

265年,司馬炎強迫魏帝曹奐禪讓,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

280年,晉分三路攻打東吳,孫皓投降

有也只是剩下一些殘黨而已,我想題主是想問為什麼會是司馬炎最後統一三國,我覺得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司馬家族的所使用的戰略十分到位。

從人口上分析:

中國國學網-- 歷代人口的官方統計數

263年,魏國口數443萬人

263年,蜀國口數94萬人

242年,吳國口數240萬人

上述都是官方在籍的統計,由此可知三國鼎立時期,魏滅蜀之前,吳國與蜀國實際控制人口為魏國實際控制人口的75%。

265年,魏國口數537萬人

280年,吳國口數=200萬人

280年,西晉口數1616萬人(除去吳國人口約為1416萬人)

也就是說,西晉統一全國前,吳國控制人口約為晉國的14%。

而280年西晉控制口數為265年魏國控制口數的263%。

而司馬家族基本在休養生息,大力發展人口,比較能隱忍,而曹家則什麼都沒做,等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結果使然。

戰略上,

而司馬家(司馬昭)戰略也是比較正確的,先打蜀國,因為到時魏對蜀人口比較有優勢,大概4:1,而且沒有水戰,也是魏國比較擅長的。到司馬炎打吳國的時候,人口優勢則是恐怖的達到了7:1的絕對優勢,而且當時司馬炎還擁有了長江上游和強大的水軍,當然直接一口氣拿下。

分析的有些淺薄,見笑了,大道使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機會還是掌握在有準備的人手中的。


西貝汪


三國之中,魏國從始至終都是實力最強大的一方,無論從人口,地盤,經濟,地理,都是壓倒性的優勢。魏國地處繁榮的中原,經濟文化都很發達,因此魏國從不缺糧,軍隊。要知道在古代決定一國命運的,軍隊是最重要的。反觀蜀國和吳國,蜀國後期,劉禪朝政昏庸,政治黑暗。而且疆域狹小,自諸葛亮及五虎將逝世後,蜀國更是人才缺乏。

吳國孫權死後,朝中政權動盪不定,內部禍亂,更是無法與魏國作戰。當時司馬炎對蜀國進行的是閃電戰,蜀吳也來不及結盟,蜀國滅了,吳國也就不遠了。


晨陽初照


問三國問題一定說清楚小說或者正史、具體事件主人公,不然會被某些“歷史專家”說你不懂歷史的。其實我一般認為演義和正史差不多都不影響大方向討論演義更帶勁,奈何磚家太多。我從演義角度談談。

司馬昭滅蜀,司馬炎建晉滅吳

我記得好像滅蜀的時候吳國是配兵去救援了,不過因為當時吳國已經內爭不斷,再加上羊枯、陸抗的英雄相惜互相拖著,本就吳蜀國力不強經過這麼多年的消耗,可以說是被拖死的。

就和樓主說的一樣吳蜀沒什麼人才了

蜀國就一個姜維,其他人好像就諸葛亮子孫出名點,吳國也沒什麼人,既沒有軍事能人,也沒有政治能手,反觀魏國(晉)鄧艾、鍾會、羊枯、陳泰等一大批人才(人口基數優勢)。弱國對抗強敵,要的是能把握政、軍一體的能人姜維顯然最多算個都督,整體沒能力把握。吳國也一樣,能人都在內鬥。

人心向統一,分久必合

劉嬋投降後,很多還沒投降蜀將都在抵抗吳國入侵,可見統一的大勢所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