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军蓝”到“海军蓝”,一路勇敢追梦

人物小传:徐英,海军舰载航空兵某团团长,第一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被表彰为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

“做勇敢的追梦者”,这是我在宿舍的门牌上写下的一句话。每次飞行训练结束,带着满身疲惫回到宿舍,这句话总是让我涌起不竭的动力。

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被形象地喻为“刀尖上的舞者”。5年前,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正式组建,我作为首批选调自空军的舰载战斗机种子飞行员,开启了光荣而又艰辛的追梦之路。取舍之间,我没有丝毫迟疑,毅然选择由“空军蓝”变“海军蓝”,成为一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舰载飞行操纵方式不同于普通飞行,要想掌握操纵要领没有任何捷径,只有日复一日地苦练细磨。驾驶十几米长的庞然巨物精准稳当地降落在航母甲板上,更需要飞行员不断雕琢技艺,精益求精。

从零开始所要忍耐的寂寞是常人难以体会的,但凭着一股“啃硬骨头”的劲儿,我和同批次的战友们先后辗转多地参加多型飞机的改装和战术训练。经过成百上千次陆基模拟和寻绕舰训练,我终于取得昼间航母飞行资质认证,成为一名合格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梦想之所以称为梦想,是因为逐梦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那年,组织让我担任团长,成为这个团队的领头人。角色的转换让我深感重任在肩,真是一秒也不敢松懈。那时,团里骨干力量少、课目难度大,飞行员队伍建设面临重重困难。

“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我在心里暗暗激励自己,一定要顶住压力、迎难而上。那段时间,我一边当战斗员努力提高自身飞行技术,探索舰载机飞行未知领域,一边当教员总结前期经验带教培训新飞行员,终于带领多名飞行员成功取得上舰资质认证,实现了他们的舰载梦。

我一直坚信,从难从严才能训出实战精兵。在一次出海训练中,我否决了原定的方案,原因是课目与实战脱节。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我们初次进入实弹课目,稳当一点不是更好?”

“宁可打不中掉链子,也绝不能降低标准。”后来,我们研究采取贴近实战的方式组织训练。最终,训练效果达到预期,导弹首发命中。

今年4月12日,南海某海域,我驾驶歼-15战机第一架次从辽宁舰上滑跃起飞,光荣接受习主席检阅。南海阅兵后,我又随航母编队出战多个海域,在高风险课目对抗中寻求新的突破。

“四年橄榄绿,十年天空蓝,今日浪花白,再干几十年。”这首打油诗是我一路走来的生动写照。作为第一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我有幸和航母舰载机事业一同成长。我和这支部队一直以奋进的脚步加速赶超,突破一项又一项战斗力瓶颈。前不久,我们成功实现舰载战斗机夜间起降,每一次降落都惊心动魄,但每一次成功都让我们的信心更加坚定。

又一个紧张忙碌的飞行日后,我回到宿舍,一抬眼便是那句再熟悉不过的话:做勇敢的追梦者。一路逐梦,我丝毫不敢懈怠。舰载战斗机发展还有更长的路、更多的困难等着我们,作为一团之长,我必须和这支部队一起,去面对更多新的挑战、取得更多新的突破。

(本报记者陈国全 通讯员孙 飞 解晓东整理)

从“空军蓝”到“海军蓝”,一路勇敢追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