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寶媽告訴你,幼小的孩子開始撒謊怎麼辦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對於父母而言,最擔心就是怕自己的孩子學壞,德行有虧,走上歪路;所以在家長們心中認為只要發現孩子有說謊行為,採取絕不姑息的態度,要堅決扼殺在搖籃裡,但這種扼殺的方式真的有效嗎?

美寶媽告訴你,幼小的孩子開始撒謊怎麼辦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在2歲左右說謊的概率為20%,3歲左右,說謊的概率達到50%。每個人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再為人父母,期間你敢說自己從來沒說過謊。

說謊”行為其實是一個較為複雜的邏輯思維過程,需要孩子的大腦在極短時間內快速運轉,不僅要有知曉他人的“讀心術”,還要能“自圓其說”,所以說“說謊”不僅是孩子語言能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孩子智力發展的必經階段。

當然有意說謊的方式還是不可取的,對於孩子的“有意說謊”,我們可以採取一些較為委婉的方式,明示或暗示孩子,我們已經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然後和孩子一起分析說謊可能導致的結果,給孩子機會想辦法來承擔責任。

美寶媽告訴你,幼小的孩子開始撒謊怎麼辦

澳大利亞資深記者伊恩·萊斯利在他根據多年採訪和研究撰寫的《天生會說謊》一書中寫道:如果7歲的孩子依然愛說謊,說明他的內心深感不安。

我在網上上曾經看到一位父親分享了他的困惑。一次,他10歲的孩子在班上進行心理測試,測試中有一條是:你是不是從來沒撒過謊?

孩子給出的答案是:“經常說謊”。而班上少數幾個孩子給出的答案是“從未說謊”。

這位父親十分焦慮自己孩子的說謊行為,但其實,能夠坦誠自己說過謊的孩子,我想他的內心,是不願意說謊的。

而我更擔心的,是表示自己“從未說謊”的“完美小孩”,假如孩子是在刻意隱藏曾經說謊的真相,則其身上很有可能揹負著沉重的心理包袱。

因為在這樣的孩子心中,不夠完美的自己是不被接納、不受歡迎的,內心安全感的缺失,讓他隱藏起了真實的自己。

我們都有過說謊的時候,但極少有人覺得說謊時自己是快樂的(必須強行扼制),除了一些善意的謊言之外。大部分時候,我們會因為說謊而覺得不安、愧疚,產生害怕被發現真相的擔憂。

我不知道你們小時候有沒有對父母撒過謊,反正我是有過,在那段時間真的是特別煎熬,害怕,仿徨等等一直影響著我。

美寶媽告訴你,幼小的孩子開始撒謊怎麼辦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犯錯,當孩子像我們坦誠他所犯的錯誤時,即使我們很生氣,也需要盡力剋制。

一般來說,6歲以上的孩子在犯錯之後,坦白之前,一定做出過複雜的心理鬥爭,很多孩子都已經想好了解決方案。

此時,如果我們不急於責怪孩子,只是問他:“你打算怎麼辦呢?”孩子往往都會給出我們答案。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承擔了錯誤發生的自然後果,自身責任感也得到了建立,便不會輕易再犯同樣的錯誤,也知道了無需說謊來隱瞞事實。


很多時候,孩子選擇說真話還是說假話只在一念之間,而決定他做何選擇的關鍵在於父母提問的語氣。

當我們遇到一些明確是孩子做的事情時,質問他:“這是你乾的嗎?”常常會讓孩子下意識的逃避性說謊:“不是”。可

這卻落實了孩子說謊的“罪名”。

此時,我們可以明確的告訴孩子:“我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你可以把詳細經過告訴我。”過度嚴苛的教育方式和父母表現出對撒謊行為的極度痛恨,其實不僅無法避免孩子說謊,反而會更加的激發孩子的說謊行為。


對於我們懷疑是孩子做的事情,也不要去“詐”孩子:“這件事是你做的,對不對?”,這種方式會嚴重傷害親子間的信任關係。

更糟糕的一種情況是,如果孩子否認,父母在查實真相之前就輕易的給孩子扣上一個“你說謊”的標籤。

信任關係是相互的,要讓孩子不對父母說謊,前提是他對父母有信任感存在。

美寶媽告訴你,幼小的孩子開始撒謊怎麼辦

小孩子有一個階段是分不清想象還是現實,自己想象的事情,細節什麼都能編出來,說著說著自己都信以為真了,所以並不是有意說謊,而是她自己都想不清有沒有真實發生。

任何一個孩子在撒謊的時候,其內心都是一種煎熬;父母總是打算用厲聲的方式制止,但卻忽略了孩子內心最需要的,如果真實的語言能夠獲得理解,真實的自己能夠被接納,誰又願意戴上虛假的面具,去扮演一個完美的“別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