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諜6》你不知道的湯姆哥

今天要說的,就是部年度大片——《碟中諜6》

《碟中諜6》你不知道的湯姆哥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無論是觀眾、還是影評人,都對本片讚不絕口。

甚至不少人認定,它就是「系列最佳」。

《碟中諜6》你不知道的湯姆哥

雖說系列最佳的名號有些爭議,但「年度最佳動作片」的寶座,《碟中諜6》基本坐實了。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傳統動作片」衰落的時代。

一方面,老一代動作演員年過百半,風光不再。

比起3.1分的《金蟬脫殼2》(史泰龍),4.3分的《深海越獄》(尚格·雲頓),布魯斯·威利斯6.5分的《虎膽追兇》已經很不容易了。

《碟中諜6》你不知道的湯姆哥

另一方面,新一代演員們投身於科幻動作片,在綠幕前比比劃劃。

因為有著更華麗的視覺特效,那些超現實的科幻(奇幻)動作片,幾乎取代了基於現實的傳統動作片。

《碟中諜6》你不知道的湯姆哥

而《碟中諜6》可以說是傳統動作片,向科幻動作片發起挑戰的最佳選手。

不用替身、不用特效,依然夠好看、夠刺激。

這都要拜他所賜——

56歲依然拼命、依然帥氣的"阿湯哥"湯姆·克魯斯。

《碟中諜6》你不知道的湯姆哥

從第一部起,阿湯哥就不斷"花式作死",為觀眾帶來無數驚險場面。

《諜2》中的高空徒手攀巖;

《碟中諜6》你不知道的湯姆哥

《諜4》中的攀爬世界第一高塔;

《碟中諜6》你不知道的湯姆哥

《諜5》中的徒手扒飛機、水下憋氣等……

《碟中諜6》你不知道的湯姆哥

而這一次的《碟中諜6》,不僅是集大成之作,更是有著挑戰前作的野心。

電影開場沒多久,就放了大招——

高跳低開HALO跳傘。

這是一種軍事跳傘技術,指的是從25000英尺(7620米)的高空跳傘,在2000英尺(609.6米)以下的低空開傘。

《碟中諜6》你不知道的湯姆哥

為了這段戲,阿湯哥足足訓練了四周,跳了106次。

阿湯哥對此表示,"我覺得我很健康,我每天可以跳10到15次,我們得攻克這個難關。"

這樣的努力,也讓阿湯哥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完成HALO跳傘的演員。

片中一段從一棟樓跳到另一棟樓的戲,劇情需要阿湯哥撞在牆上,而不是順利跳過。但拍攝時阿湯哥撞上去的角度不對,意外受傷,踝關節兩處骨折。

這一段被用在了正片中,所以我們在片中看到阿湯哥爬上這棟樓後瘸著腿、表情痛苦的樣子,不是表演,而是真實情況的記錄。

醫生說他至少要9個月才能恢復,然而阿湯哥僅僅休養了一個多月就重新回到片場拍攝,電影也依然按照原定檔期上映。

《碟中諜6》你不知道的湯姆哥

最後的直升機追逐和懸崖大戰,更是驚險刺激,讓人腎上腺素飆升。

沒錯,360度俯衝旋轉的直升機不是特效,是阿湯哥親自開的。

他用12天考到了直升機駕照,並在短時間內成為擁有2000小時飛行經驗的駕駛員。

《碟中諜6》你不知道的湯姆哥

正如《碟中諜》的英文片名《Mission: Impossible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拍攝這部電影本身也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是,敬業、無畏的阿湯哥做到了,他為我們帶來了一場接一場驚險刺激的動作戲。

說了這麼多動作方面的,那劇情呢?

難能可貴的是,《碟中諜6》在劇情方面毫不含糊,非常紮實。

《碟中諜6》你不知道的湯姆哥

政治陰謀、情節反轉應有盡有,亦正亦邪新角色的塑造,以及伊森感情線的鋪設也都做的比較到位。

在一部換一個導演的"碟中諜"系列中,克里斯托弗·麥奎裡是唯一執導了兩次的導演。

他的《碟中諜5》走的是政治驚悚片路線,動作戲稍弱,故事性稍強。

被譽為"系列最佳"的《碟中諜4》,走的是動作娛樂片路線,動作場面上的想象力超群,畢竟執導它的是皮克斯動畫《超人總動員》的導演。

而《碟中諜6》就像是4和5的結合,既有政治驚悚的劇情支撐,又有緊張刺激的動作場面。

由於6和5是同導演,所以在劇情上也有一些聯繫。

《碟中諜5》中出現了一個神秘組織"辛迪加",它是由英國情報局軍情六處私設,執行秘密行動的,但它遭到該組織領導人所羅門·連恩的黑化,成了一個冷血的殺手組織,製造不少恐怖、暗殺事件。

《碟中諜6》你不知道的湯姆哥

伊森為了追查這個組織,惹了當時中情局局長的不滿,導致IMF被裁撤。

英國情報局的雙面間諜依爾莎,被英國情報局局長亞特立當棋子出賣,之後與伊森合作……

所以,要想更好的理解《碟中諜6》中的一些細節,

看本片之前,最好還是先回顧一下前5部,尤其是劇情聯繫密切的第5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