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有守墓人嗎,爲什麼?

水西散人


守陵人在古代其實是一種很特殊的職業,只是隨著清朝的滅亡,封建社會的結束,這種守陵人制度就漸漸的消失了。因為守陵人一般只有皇室才會擁有,普通人家根本養不起,而且也完全沒有必要。秦始皇作為千古以來的第一位皇帝,他到底有沒有守陵人?



我們根據秦始皇陵的兵馬俑來看,就可以看出秦始皇對於安全問題是何等的重視。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修建,也可以看出秦始皇的性格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無論是地上還是地下都要做一位九五至尊。習慣了錦衣玉食的東西,地下也不想過的寒酸。所以至於在陪葬品上面,秦始皇當然不會吝嗇自己。

對於這一點秦始皇自己很清楚,外面的人也定然猜測得到。秦始皇陵的修建就是幾十年時間,隨著參加施工人員全部被殺,秦始皇陵的內部更加神秘。人對於未知的事物都是比較好奇的,外來人不僅僅垂涎裡面的寶物,還想一睹秦始皇陵寢。

連後來的清政府頹敗到了那種程度,甚至是後來清政府滅亡,慈禧清東陵周圍還有著守陵人。孫殿英當初想盜墓,都還要先把這些人給趕走。而且在他們封建認知當中,守陵人不是誰都可以擔任的。至於秦始皇的守陵人,則是追隨他多年的一位“老人”。


很多人一開始並不知道秦始皇擁有守陵人,還是當時項羽要去掘了秦始皇的墳墓,才引出來了那一批守陵人。但是關於他的具體的內容很多還是依靠一個傳說,八百精兵借鬼道嚇走項羽十萬大軍。

話說項羽在經過攻城略地之後,準備開始對咸陽動手。他曾經來到秦始皇陵,見到黃陵當中的兵馬俑。他本以為是秦朝藏在這裡的兵卒,還有一部分是用活人鑄造。曾經用利劍劈砍了很大的一部分,在一陣忙活之後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發現,正準備帶人離開的時候。

突然之間從後方傳來一陣叫喊聲,只見數百鐵騎騎馬而來。衝進人群當中一陣砍殺,項羽立刻騎馬前來對陣對方將領。為首之人不是別人,正是曾經與自己有過幾面之交的蒙常山。


他曾經原是秦始皇坐下最精銳的大將,也是秦朝名門之後。早在16歲的時候,就為秦朝衝鋒陷陣。在秦始皇登基之後,就一直輔佐秦始皇橫掃宇內。後來成為秦始皇的貼身侍衛,一般情況下不離其身體十尺遠的距離。等到秦始皇去世的時候,他已經是50多歲的年齡。

可惜當時秦朝大勢已去,他所率領的人員僅僅不足1000人。面對百倍千倍於自己的敵眾,蒙常山定然是不敵。但是身為守陵人,只有戰死沒有怕死。然而項羽倒是敬他是一條漢子,曾經勸他繳械投降。但是迎來的卻是一支箭羽,顯然是死戰到底。

但是由於雙方兵力太過懸殊,眼看蒙常山就要敗下陣來。突然周圍陰風四起,遠處甚至出現濃濃的黑霧,漸漸地這些黑霧顯化成兵卒的樣子。尤其是為首的一人,身跨高頭大馬,有萬夫莫擋之勇。項羽兵團突然出現混亂,有人大叫“那是秦始皇的陰兵”。


旁邊有人提醒項羽道“秦國曾經出現戰神白起,坑殺百萬雄兵!可能是由於煞氣太重,此後化為了陰兵。我們不得不防,眼看秦國就要滅亡,先不要在這裡費時間了。”蒙常山也是比較機靈,跪地大喊:“末將拜見大將軍。”事已至此也不便多言,項羽立刻帶人離開。

從這一則傳說當中可以看出,當年守護秦始皇陵周圍的是蒙常山一脈,甚至還傳出了白起陰魂守護的神鬼故事。現在看來白起不一定真,但是蒙常山倒是有可能。可惜距離現在太過久遠,現在早就沒有了秦始皇陵的守墓人。如果真的有那也是國家是守陵人!


史之策


有,朕的臣民劉邦,派了二十戶良民替朕守陵,並免除一切賦稅,四時節令祭祀朕,守護陵園。


漢高祖十二年十二月,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隱王,陳涉,魏安釐王,齊湣王,趙悼襄王皆絕無後,予守冢各十家,秦始皇帝二十家……"《高祖本紀》。


漢高祖那麼厲害,也是站在大秦的肩膀上站起的國家。秦始皇入葬陵墓後,到秦楚,地面建瓴盡皆沒於楚人一炬,宮觀亭臺為之一空。項羽出關後,劉邦接了關中,開始整治地方治安,在大漢一朝,保護得非常好。


所以,秦子孫不守陵,秦後的子民都在守。誰不守,誰混帳。

至今尚有人,不僅不守,反而想挖陵,難道今人連古人都不如?盡幹些傷天害理的壞事蠢事?

漢高祖尚且如此,可見他不愧是大漢的先人闆闆,敬天畏地,祖宗不能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