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司机为什么专盯美女:滴滴暧昧定位,把美女当成了猎物

文 / 胡壹刀

前几天,浙江乐清美丽的20岁女孩赵某,在乘坐滴滴顺风车时,被车主钟某抢劫、性侵,然后残忍杀害,并抛弃荒郊野外。

顺风车司机为什么专盯美女:滴滴暧昧定位,把美女当成了猎物

花一样的年纪惨遭黑手

这是3个月内被一声滴滴、出行夺命的第二个花季女孩。

顺风车司机为什么专盯美女:滴滴暧昧定位,把美女当成了猎物

4个月前遇害的济南空姐

她们共同的特点是:漂亮!

有人为滴滴辩解,传统出租车不也有刑事案件吗?

实际上,滴滴司机对于女性的犯罪发生率,远超出租车。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过去四年里,媒体公开报道及有关部门如法院处理过的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起。

顺风车司机为什么专盯美女:滴滴暧昧定位,把美女当成了猎物

考虑到滴滴出行的占有率远不及出租车,这个比率还是相当高的。而且,还要考虑到,不少生性怯懦或者怕麻烦的女性受害者,忍气吞声的案例。

实际上,从一开始,这个隐患就埋下了。

两个殒命女孩的个人信息,在顺风车司机接单之前,就已被浏览。

在心怀不轨的滴滴顺风车司机哪里,任何一个漂亮女孩,或许都是一个潜在的猎物。

而在滴滴管理层哪里,刻意把顺风车打造成一个“约pao”平台,以此来吸引更多私家车司机、尤其是男性司机的加入,从而获得更多每单28%的提成。

于是,照片、是否漂亮、性格是否温柔等极端隐私的个人信息,被无数心术不正的滴滴顺风车司机,像欣赏猎物一样把玩。

悲剧,从滴滴顺风车上线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

2

8月26日之前,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一直是黄洁莉。

滴滴顺风车的功能是网约车平台,而滴滴从一开始就刻意将其塑造成一个暧昧的、有无数机会的、可以约炮的平台,并大张旗鼓进行宣传。

早在2015年,黄洁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滴滴顺风车让私家车成为一个半公开、半私密的社交空间,这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非常sexy的场景,我们从一开始就想得非常清楚,一定要往这个方向打。

滴滴高层还以此作为顺风车定位,将可以创造暧昧约会机会,作为产品定位,多次推广。

顺风车司机为什么专盯美女:滴滴暧昧定位,把美女当成了猎物

顺风车总经理摆出的"龙门阵"

比如,我们约会吧;比如,后海每天有786位孤单的乘客需要安抚;再比如“湿了吗、硬了吗”等赤裸下流、极富挑逗意味的广告语。

而乐清女孩打滴滴顺风车殒命后,一些滴滴司机群里没有人性的讨论,则昭示着他们开顺风车的真实意图。

顺风车司机为什么专盯美女:滴滴暧昧定位,把美女当成了猎物

污秽不堪且下作的司机群

约炮平台的定位,滴滴在实践中,予以技术支持。顺风车司机点开乘客信息,是不是漂亮、是否温柔、职业特点,清清楚楚。

壹刀的一位女性朋友,年轻、性感、美丽。她去北京、上海出差,在机场乘坐顺风车,多次打到100多万元的豪车。

这个身价,当然轻易不会走极端,套路更深。一个多小时车程,聊天气,聊工作,聊人生,最后要微信号。

只是,开100多万的豪车,会差那几十元油钱?

何况,开顺风车的,还是屌丝居多。谁敢保证,这些顺风车司机都是道德正常、人格健全、善良真诚?

当一个本来是负责出行的企业,以为男性提供潜在猎物为赚钱手段时,祸端便会降临。

这次是温州的漂亮女孩,下次可能就是成都的。

这次是这个赵姓女孩,下次可能就是你我的家人。

3

只是,这些,你我都无法避免。

无论是滴滴顺风车,还是专车;或者是某州专车,某汽约车,他们都有一定的社交属性。只不过,滴滴管理层,在无耻强化这一点。

有一点是可以做到的。

让这些本来具备公共交通工具属性的网约车,更加安全。

滴滴不要说,保护司机隐私,当一辆私家车通过网约平台,从事了载人的公共交通时,司机个人的信息就不应再是“隐私”。

如果滴滴不是无视国家法律、拒绝警方询问司机信息,这个悲剧本应该避免。

在滴滴那里,公司内部规定、企业流程,大于国家法律,这是一个多么冷血的公司?

顺风车司机为什么专盯美女:滴滴暧昧定位,把美女当成了猎物

“未来平台上发生的案件,都将给予3倍的赔偿!”

这个逻辑的背后意思是说,尽管去死吧,滴滴买得起你的火葬账单。

这也暴露了这个占据90%市场,一家独大、一手遮天的互联网企业的态度。

安全是前提,安全也是从事公共交通的企业基本责任。

现在顺风车也好,专车也好,已经由私家车演变成为了公共交通工具。

但是安全、内部管理,监管,还是停留在私家车。

私人领域和公共空间交叉不明,产生了监管真空地带。

4

频繁夺命的滴滴出行,既暴露了滴滴的低下、无德,也暴露了监管部门对于新兴交通平台公司监管的缺位。

为了每一个乘客安全,为了你我他安全,我们呼吁,交通管理部门、公安安全管理部门,必须采取强制措施,公开网约车司机信息,增加网约车的安全。

第一, 建议升级所有网约车,从一般私家车升格为具备一定安全功能的公共交通工具;国家有关部门在所有网约车设立一键报警功能。

乘客一旦发现危险,可以摁下最醒目的报警台;安装摄像头,接通警方监控系统。

第二, 所有滴滴司机、包括所有网约车司机,姓名、驾驶证号、车牌号等信息,都应在显著位置公开,挂牌公示。

出租车虽然很烂,在这一点做的还是不错。至于有的人说,想偷偷摸摸当顺风车司机,不想公开。

对不起,安全面前,我们不能认可。不能既赚了乘客的钱,还不让乘客放心。乘客安全大于司机隐私。

第三, 交通主管部门不能再缺位。

这几天,交通部谴责了滴滴出行枉顾国家法律,还不够!必须强化对网约车平台的监管,尽快牵头出台更为严格的行业标准,比如除了以往的对网约车司机、车辆硬件要求,还应尽快出台对网约车内部安全装置的标准!

虽然,我们知道,堵不住潜在的隐患,但至少应该封堵明显的漏洞。

选择网约车,我们是为了便捷,而不是去成为猎物,鲜血不能一滴再滴!

不管你估值500亿美元,还是几千亿,吃着带血的馒头,你一定会遭人唾弃!

最后,再上一张打脸图。

顺风车司机为什么专盯美女:滴滴暧昧定位,把美女当成了猎物

愿这啪啪打脸,真的能打醒你,滴滴!

- END -

* 作者:胡壹刀,自由撰稿人,二十年扎根东北。 体悟庙堂之高深,探察江湖之幽远。 带你理性看东北,窥真实的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