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沈愛國:重大主題報導的「六個緯度」

一篇好的主題報道要具備哪些維度?近日,在全國報社社長總編“走轉改”金華行暨重大主題宣傳峰會上,浙江大學新聞系主任沈愛國教授作了題為《重大主題報道的“六個維度”》的演講。他認為,一篇或者一組優秀的重大主題報道,至少應該具備以下“六個維度”:高度、速度、廣度、深度、力度和溫度。沈教授還結合金華日報這幾年的獲獎作品,作具體闡述。

「观点」沈爱国:重大主题报道的“六个纬度”

高度

所謂報道的高度,就在於是否能夠準確地把握時代的脈博,代表社會發展的方向。高屋建瓴,體現時代性和前瞻性。

像今年改革開放40年、2019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2021年建黨100週年等等,對中國而言,都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時間節點;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社會管理創新、黨員先進性教育、幹部隊伍廉政建設、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等,也是我們國家某個發展階段的戰略主線。只有深刻領會這些重大主題的戰略意義,用新聞專業視角進行思考,用以指導新聞實踐,重大主題報道才有靈魂,才有高度。

速度

「观点」沈爱国:重大主题报道的“六个纬度”

所謂報道速度,就是新聞快速響應的機制,就是指新聞思維的流暢性和靈活性。每一個成功的新聞策劃背後,一般都需要這種快速響應的創造性思維。

2014年12月9日《金華日報》頭版有一篇消息,標題是《橫跨亞歐八國,行程萬餘公里,開闢中國小商品出口歐洲新“絲綢之路”馬德里迎來首趟“義新歐”貨運班列》。特派記者何百林從西班牙發回消息,第一時間報道了從萬里之外的中國義烏開來的首趟“義新歐(義烏—馬德里)”國際鐵路貨運班列抵達西班牙,共同慶祝中歐新的“絲綢之路”的誕生。“義新歐”班列打破了中國小商品依賴海運的出口運輸方式,開闢了中西兩國的商貿物流新通道,是中國“一路一帶”倡議取得的非常重要的新進展,意義非凡。

金華日報這篇消息,對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思想,極度敏銳,把握非常及時,在全國傳媒界確立了先發優勢,獲得了第二十五屆(2014年度)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廣度

「观点」沈爱国:重大主题报道的“六个纬度”

這個廣度包含兩層意思。

首先是指重大主題報道,往往需要全方位的深入採訪,時間跨度大,空間範圍廣。

其次是指傳播範圍廣,影響力大。

《金華日報》的得獎專業戶何百林為主力採寫的系列報道《左眼工傷艱難索賠近8萬元僱主遭難主動放棄全部賠款義烏最美民工張明偉:“東家”比我更需要這筆錢》,獲得了第26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這組報道從2015年1月13日啟動,到2015年12月28日收尾,時間跨度近一年。報道的主角是貧困的外來民工、身患絕症的破產小企業主等草根階層,講述的都是這些草根階層身上煥發出的真善美的故事,真實地還原了他們的人性之美。人民網、光明網等眾多主流網站,轉載了每一篇報道,讓這些可貴的正能量傳遞得更遠,影響到更多的人。

最後,金華日報報業集團聯合當地慈善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了義烏市外來民工關愛基金,這是國內首個專門救助貧困外來民工的關愛基金。善始善終,為這組重大主題報道劃上圓滿句號。這也是打動新聞獎評委的一個重要原因。

深度

「观点」沈爱国:重大主题报道的“六个纬度”

所謂報道的深度,就是要體現報道的獨特性和深刻性。它也可以區分為兩個不同的層次。

首先是獨特性,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所謂“見人之所未見,言人之所未言”,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說出了別人說不出來的話,這也是一種深度。

其次是深刻性,就是報道能夠觸及到常人一時難以認識、一時難以把握的事物的本質,揭示了問題的核心和思想的精髓。這樣的報道,那就必然是有深度的。

深度在於準確地挖掘思想內涵。沒有思想性,再精美的文字也打動不了讀者。重大主題報道必須追求思想性,從而提高報道的深度。

第27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作品、發表2016年5月16日《金華日報》的通訊《全球最大小商品城何以三十年興盛不衰——解讀誠信立市的義烏樣本》,用獨特的視角,深入採訪和研究,得出了讓人信服的結論:義烏市場歷經30多年發展仍然興盛不衰,得益於始終堅持誠信立市的理念。在長期的經營中,商戶們自發形成誠信自律的良好風氣,市場管理者也在制度建設和技術保障方面積極有為、大膽創新,讓失信者在義烏市場無處藏身,從而逐漸將義烏市場打造成我國誠信建設的市場樣本。

力度

「观点」沈爱国:重大主题报道的“六个纬度”

就是主題報道應該具有振聾發聵,直擊人心的力量。

《金華日報》的“走在前列,共建金華”系列評論作品,獲得浙江省2016年度重大主題報道一等獎。代表作之一、本報評論員文章《認清大邏輯扛起新使命》,直接指出金華市的發展短腿,要求廣大幹部群眾站在歷史的維度,站在全省乃至全國發展的大局,認真領會“走在前列”的深刻內涵,科學謀劃“共建金華”的現實路徑,辯證理解並努力擔負起“走在前列共建金華”這個看似平常卻內涵豐富的大使命。

文章最後說:有專家分析,改革開放30多年來,浙江經濟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徵:前15年是“溫州(台州)時代”,獨領風騷;第二個15年是“杭州灣時代”,蒸蒸日上、方興未艾。現在,第三個呼之欲出的時代是“浙中時代”。

這樣的論斷,讓當地群眾熱血沸騰,備受鼓舞。

溫度

所謂報道的溫度,就是重大主題報道中包含的人情味、故事性,報道中體現出來的人文關懷。

最近說得比較多的幾句話,可以拿來作為參考:“宣傳新聞化,新聞故事化,故事細節化,細節生活化。”報道中的生活味和人情味,可以提高新聞的傳播力,增強新聞的感染力。

故事化傳播,一般有幾個關鍵詞需要注意:

首先,好故事一定是有意義的,故事背後往往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不要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而要講緊扣重大主題、具有典型意義的故事。

其次,好故事一定是有意思的。情節曲折、生動有趣的故事,可以讓受眾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信息。

第三,好故事一定是打動人心的。豐富的細節描寫,充滿人間溫情和生活氣息,最能打動人心。如2013年12月27日《金華晚報》的報道《姐妹》,獲得第二十四屆(2013年度)中國新聞獎三等獎。報道寫的是2007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孟祥斌,在金華部隊服役,2007年11月30日,溫州女青年李小月因為感情受挫跳進婺江輕生,孟祥斌奮不顧身搭救,壯烈犧牲,年僅28歲,留下年輕的妻子葉慶華和3歲女兒孟詩妍。人們的想像中,葉慶華肯定會怨恨李小月,因為她害死了自己的大夫。但實際上在六年的時間裡,葉慶華和李小月之間建立了超越生死的姐妹情。從寬容大度,到互相關愛,到心生牽掛,到情同姐妹,其中的人性美好讓人感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