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聪明人,会花90%的精力在笨功夫上

真正聪明人,会花90%的精力在笨功夫上

01.

三年前,微信公众号很火,网上总能看到1个月几万粉丝方法,10万+爆款文章解析,一时之间,全民都在写作。

当时我觉得写作有点意思,不就是讲个故事,说几句论点就好了。

于是,我自己就尝试写。

但写了不到一星期,我发现此事不简单。

因为写不出来。

看别人写的文章很爽,引经据典,有故事,轮到自己写,脑子一片空白,没故事,没论点。

那个时候能否写出一篇文章全靠老天赏脸。

肯赏脸,有灵感,可以写;不肯赏脸,半天都憋不就一个字。

我意识到:素材是写文关键。

可是,到底怎样积累素材?

当时,公开课很多,什么一个月10万粉丝,他是怎么做到的,这类公开课。我也听过几次,但没什么意义。

很多公开课都已焦虑,急功近利为噱头,各种宣传,而真正如何积累素材,如何写出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在当时很少提及。

直到有一次,看到插坐学院请来杨奇函,专门讲如何积累素材(不用找,现在已经没了)。

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这么多公开课里边,只有他讲到底该如何积累素材,而不是跟你扯如何写10万+,如何在一个月能涨粉过万这种营销公开课。

这节公开课对我来讲,受益匪浅。

直到现在,虽然收集素材步骤有点变化,但底层逻辑仍旧是杨奇函说的方法。

真正聪明人,会花90%的精力在笨功夫上

在那节公开课里,他提到收集素材方法是:无论你是看书,还是综艺节目,还是其他内容,只有遇到你觉得好的内容,那就拿笔记本手抄下来,反复看。

然后,每个礼拜再抽出一个时间段,把这一周收集的素材,重新整理,在电脑上储存。

你一定会说,费事费力。

都什么年代了,还有笔抄,直接用手机拍就好,现在也有不少app,只要一拍,书中的内容就会显示在手机上。

嗯,当时我听完公开课,跟你的想法一样。

觉得这是在逗我玩。

真正聪明人,会花90%的精力在笨功夫上

带着怀疑的态度,我坚持了2个月。

第一个月没什么特别大的效果,当时我差点就放弃,觉得这方法太不靠谱了。

后来想想,一个月没这么快,再等等。于是又坚持一个月。

第二个月总算有效果,写文的时候,虽然还没达到高手境界。

但确定主题后,脑子里居然能浮现出一些名句,还模糊记得哪本书里好像看到哪个故事可以写到文章里。

不像刚开始写作时,大脑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要写什么。

慢慢地,就像滚雪球一样,素材变多,要写的内容也开始变多了。

直到现在,我看到好的句子,故事,也会手抄一遍,可能我不能完全背出书中的内容。

但我至少能做到,要写文章时,我记得哪个素材在哪里出现过,可以用。

有人曾经在微博上问杨奇函,看了这么多书,学了那么多领域的知识,怎样才算真内化和掌握?

他的回答始终如一:反复练习。一遍遍读自己的读死书笔记。

真正聪明人,会花90%的精力在笨功夫上

在这个时代,我们过分追求方法论,套路,总觉得别人能红,一定有不可描述的方法,他们藏着掖着。

而告诉你方法后,你又觉得人家在骗你,还有更快捷的方法。

真正聪明的人,他们只会做一件事:

找到正确方法后,花90%的时间在笨功夫,然后积累。

杨绛先生说道: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

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你花90%的时间在寻找捷径,花10%的练习,最后只能拿:我没有天赋作为借口。

02.

学到那个章节的时候,班班跟我们学员说了一个八卦。

深夜发媸有一个小编是95年的,已经策划了很多活动,勾搭很多明星。

可在实习期,她被领导劝退过,跟她说:再这样下去,你实习过不了。

因为没有成绩,该完成的任务没有完成。

这个小编知道后,跟领导说:“再给我一个月,让我证明自己”。

在这一个月内,对待工作比高考还认真。

先找到自己擅长什么,然后模仿好的文章,拆解,看别人怎么写,怎么做选题。

除此之外,每一篇文章写出来,到处去“抓人”,让其他同事提意见,一直改一直改,直到改到她们挑不出毛病。

就是这样死磕每一篇文,花大量的熟练在调查,分析问题,尝试改进。

效果自然就出来了,现在也就变成大号主编了。

职场老油条,喜欢投机取巧,总觉得别人工作轻松,要么是工作量少,要么就是有捷径。

可你知道吗?真正的捷径是将笨办法练习到熟练,自然就成了捷径。

我们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为什么最短?

因为没有弯路,你只需要笔直走就行。

可怎么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把基本功练扎实,这样弯路就少了,自然就变成直线。

03.

最近热播的《延禧攻略》佘诗曼的演技让人服气,甚至曝出15天内拍完她个人所有戏份。

人家拍摄时间虽然短,但质量有保障。

如果你仔细看佘诗曼以前的拍戏生涯,会发现人家有这个底气。

佘诗曼刚开始两三年演的电视剧,每个角色都被香港市民骂到扑街,各大八卦周刊就更加恶毒,说她“鸡仔声”,意思是说,她说话没有精气神,听着让人讨厌。大家都很怀疑,为什么TVB会给她担当女主角。

真正聪明人,会花90%的精力在笨功夫上

《延禧攻略》里,嘉嫔说过一句话:“凡无能者皆被践踏”。

这是嘉嫔对当时娴妃处境的深刻总结。

也是当时佘诗曼的处境。

没演技,没能力,观众不买账。

怎么办?

练!

声音像"鸡仔声"?每天读报纸练声音和气息,天天练习,隔壁邻居每天都能听到她朗读声。

为了揣摩角色,对照着镜子做表情,总结演技经验。

为了演好自己不熟悉的人物,实地考察和体验

在拍《花花世界花家姐》时,她要演一个智障女孩,没体验过,不知道怎么演。

她实地去特殊学校探望这些特殊儿童,观察他们的表情和说话方式,运用到拍戏到当中,后来在《花花世界花家姐》演技被称为女版阿旺。

就这样从《金枝欲孽》,《宫心计》再到现在的《延禧攻略》。

从到处被骂演技烂到被评为实至名归的双料视后。

靠的就是在把心思花在演技上,而不是在流量上。

仔细想想,那些能让你竖起大拇指的演员,他们也许不像如今小鲜肉那样,非常红,但你一提到ta,就会想到某个角色,某段台词,甚至是某个眼神,让你印象深刻。

一个优秀的演员,花大量的时间背台词,揣摩人物性格特征,觉得不够深刻,实地体验。

与其说这是演员的修养,还不如说这些演员有"信念感"。

知道要想达到专业,就要脚踏实地磨练演技,再多的炒作,绯闻都抵不过作品来的震撼。

人总是有“投机取巧”的想法,而真正能获得成就的人都是肯下“笨功夫”的人。

曾国藩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曾国藩认为“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王阳明认为“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真正聪明人,会花90%的精力在笨功夫上

04

"结硬寨,打呆仗”。

这是曾国藩带领湘军打败数倍于己的太平天国军的要领。

什么意思?不搞花架子,耍小聪明,不追求兵器有多牛,而是稳扎稳打,把地基先打牢了。

简单吧?

可真正能做到的只有少数人。

为什么在武侠小说里边,无论你学多牛逼的功夫,都要先学会扎马步呢?

因为底盘不牢靠,在牛逼的武功都撑不住你虚弱的身体。

只要马步练好,就像有了开花炮弹,架起炮就能打。否则,光有炮,没有开花弹,光打些铁弹丸,没有大用。

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提到:为什么武术叫功夫?功夫其实就是时间。

而我要说的是,

为什么要下笨功夫?笨功夫其实就是积累。

这是你的资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