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臨猗:卓里村薛氏探源

山西運城臨猗:卓裡村薛氏探源
山西運城臨猗:卓裡村薛氏探源

薛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笫48位的大姓,其發祥地在今山東薛城,後又遷江蘇邳州,而河東望族一一萬榮薛氏則是公元263年蜀漢被曹魏所滅,後司馬氏政權實行故土分離政策,脅迫原蜀郡太守薛齊率族人五千戶遷入山西汾陰(萬榮)所致。卓裡村薛氏同萬榮薛氏有關嗎?答案是:關係密切。

山西運城臨猗:卓裡村薛氏探源

卓裡村薛氏分為“前薛"和"後薛″。前薛是南宋年間從萬榮高村鄉北薛村遷入,至今已800餘年。據傳:北薛之薛姓又由河津遷入,為薛仁貴後代。當時幾家薛姓做小買賣,肩挑貨郎擔賣針頭線腦來到卓裡村,居住在“聖惠寺"的鐘樓下。經幾代繁衍,地盤擴展到南巷。據薛玉祥老人講:前薛己傳至近三十世,因家譜失傳,只記得近十六世輩份排列為焦朝東歸,文定光佩,繼天立體,永世用希。在第八世出了個薛佩蘭,中武舉,曾在運城鹽道任職。運城鹽政司曾送“公正可風″金字牌匾一塊。我小時曾目睹此匾高懸於門庭,金字燦燦,耀眼奪目。九世薛紀登。十世(薛畏天丶薛輿天少亡)。薛畏天生三子(薛立仁丶薛立義丶薛立信)為十一世。薛立仁生二子(薛體綿丶薛紀文),薛立義生二子(薛仰文丶薛備文),薛立信生二子(薛福文丶薛學文)為十二世。薛體綿生薛玉祥,薛紀文生薛金祥,薛仰文生薛張管,薛備文生薛祥瑞,薛福文生薛兆祥丶薛慶祥丶薛奎祥丶薛嘉祥丶薛殿奎五子為十三世。小輩己到十六世,不再累及。這只是本人單支家譜,連旁支"前薛"現有四丶五百人。

"後薛"是在明朝洪武年間由陝西韓城澗南村遷入,至今有630年。其第一世祖薛深,是做棒錘丶木屐(因當時無雨鞋,下雨天穿)生意來到卓裡村後巷。薛深生四子(薛爾丶薛勇丶薛謹丶薛慎)為二世。薛謹生四子(薛會丶薛庫丶薛然丶薛美)為三世。薛美生薛亭中為四世。薛亭中生薛東明為五世。薛東明生二子(薛應江丶薛應水)為六世。薛應水生薛宗文為七世。薛宗文生四子(薛鳳陽丶薛鳳閣丶薛鳳飛丶薛鳳來)為八世。此四"鳳”均學富五車,才華橫溢,都在當地為官。薛鳳飛生薛統緒為九世,此時己是明末時期。薛統緒生三子(薛凡丶薛宛丶薛管)為十世,此時為清初。薛宛生七子,名字不詳,只記得老三叫薛天祥。為十一世。薛天祥生三子(薛廷林丶薛廷梅丶薛廷傑)為十二世。薛廷林生三子(薛星煌丶薛星煥丶薛星燦)為十三世。臨晉縣誌記載:清咸豐年間,薛星煥為文舉,薛星燦為武舉。薛星煥生四子(蔣培森丶薛培倫丶薛培京丶薛培來)為十四世。薛培森生三子(薛向恆丶薛向森丶薛向晉)為十五世。薛向晉生三子(薛振院丶薛振河丶薛振泰)為十六世。薛振河生薛進保為十七世。小輩已到二十一世,不再累及。以上是薛進保老人的單支家譜概要,連旁支“後薛″現有村民將近千人。

山西運城臨猗:卓裡村薛氏探源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英才輩出榮光耀祖。後薛在十四世中出了個陝西省三原縣令薛耀疑,他的父親十三世薛自強曾為武舉,他的兄弟薛輝德曾在雍門道任職,後因家業鼎盛,生意興隆而辭職回家總理家業。明末清初還出過一位在四川任職的縣令,他弟兄九人,個個才華超群。當時村裡流傳"九子八生員,老九坐知縣″就是對他兄弟九人的最好讚譽。建國後薛家族還有幾處金字牌匾懸掛,可惜後來均遭損壞,還有一牌匾被小偷盜走。卓裡薛氏在明清據說還有許多名人,因年代久遠,加之無人記載,家譜失傳,他們都埋沒於歷史的煙塵之中。卓裡薛氏出過兩縣令四舉人,這是卓裡村的光榮和驕傲。

如今,卓裡村更是人才濟濟,星光耀輝。薛增全曾為北京某軍事學院教授,授大校軍銜。薛志龍曾任臨猗縣政協副主席,他發明的尺珠算盤成為專利,並受到錢學森的接見。薛春榮曾任臨汾軍分區後勤部長(副縣級)。薛建玲曾任介休洗煤廠副廠長(副縣級)。薛會明(女),曾任四川省廣元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正縣級)。薛三廣曾任四川廣元市交警支隊長(副縣級)。薛琦,曾任臨猗縣勞動局長丶人事局長。薛華曾任臨猗縣勞動局長丶縣長助理。薛張管曾任臨猗縣工業局副局長。薛平讓曾任臨猗縣黨校支部書記。

山西運城臨猗:卓裡村薛氏探源
山西運城臨猗:卓裡村薛氏探源

薛氏歷史燦爛輝煌,薛氏祖先功德無量。讓我們精誠團結,奮發向上。彰炳先賢遺德,共謀薛族興旺。傳承祖先風彩,同譜時代新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