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明:傳承技藝,也要傳承文化

赵春明:传承技艺,也要传承文化

>靛藍花絲香薰

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京繡八大工藝被稱為燕京八絕,它們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間工藝的精華,在清代均開創了中華傳統工藝新的高峰,並逐漸形成了“京作”特色的宮廷藝術。

花絲鑲嵌,為“花絲”和“鑲嵌”兩種製作技藝的結合。花絲選用金、銀、銅為原料,採用掐、填、攢、焊、編織、堆壘等傳統技法。鑲嵌以挫、鎪、捶、悶、打、崩、擠、鑲等技法,將金屬片做成託和爪子型凹槽,再鑲以珍珠、寶石。而今,花絲鑲嵌工藝只留存於北京、成都兩地,且尤以北京的花絲鑲嵌工藝最為齊全。北京花絲鑲嵌集中代表了中國宮廷花絲鑲嵌工藝的特色。

赵春明:传承技艺,也要传承文化

>富貴花寶燈-細節

從事花絲鑲嵌39年的趙春明,15歲開始進入北京花藝廠工作,而後在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求學。趙春明從沒間斷過地從事著這項工藝,滿心的熱愛和追求。一邊做著自己想做的設計作品,一邊運用花絲鑲嵌傳統技法為首都博物館、十三陵博物館等博物院複製創作了金翼善冠、鳳冠、金絲捧盒、金執壺等幾百件文物。

趙春明還通過這門古老的傳統技藝,為張藝謀導演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馮小剛導演的《夜宴》、李少紅導演的新版《紅樓夢》等製作道具。

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趙春明製作了國禮《和平暢想》。中華人民共和國向聯合國贈送的國禮《飛天》《抱月瓶》也都是出自趙春明之手。

赵春明:传承技艺,也要传承文化

>子孫萬代福祿壽

但是,這裡面的辛苦和汗水,只有他自己知道。“很多跟我學手藝的年輕人,包括學校裡的學生和我的徒弟,很多都堅持一陣子就堅持不下去了。掐、填、攢、焊,這些都是精細的力氣活,不僅很難實現,很難做好,也很費時費力。”趙春明說,“其實傳承這項工藝,需要的基本素質就是責任心,只有認真負責的人才能完成。”

“我覺得作為一個手藝人,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利用傳統的工藝、技法,在創意上可以不斷突破。”趙春明說,“我們可以試著用我們的傳統技藝來創造一些更容易被現代人或者外國人,那些對於傳統工藝不是很瞭解的人所接受的作品,如果他們接受了這樣的工藝,那麼這一工藝的傳承也就有所指望了。”

談話間,趙春明不經意地就開始吟誦唐詩宋詞,他說:“從前我也會嚮往西方的設計和文化,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這些年來知識的積累,越來越發現中國的文化底蘊之深厚和神奇,中國工藝背後值得講述的故事太多了。”

赵春明:传承技艺,也要传承文化

>金翼善冠(複製文物)

趙春明為首都十三陵博物館複製的一件定陵出土金質冠飾文物——《金翼善冠》由金絲編結而成,各部分由粗金絲連綴而成,外面用雙股金絲編結成的辮形條帶壓縫,工藝高超,紋飾生動。“光這一小件作品就充分反映了明代金銀細工藝的高超技藝,我能做的就是把這種技藝儘可能的留到現在。”趙春明說。

赵春明:传承技艺,也要传承文化

>春碗

源於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追求,2017年春節,趙春明設計了一款“春碗”,與“春晚”諧音,而碗在中國文化中意味著生活的富足,碗為圓形,因此又有家庭和睦圓滿的意蘊。

趙春明一直教導自己的徒弟和學生們:“當一個作品沒有故事可言,那就是死的,一定要賦予其故事性,讓它生動、鮮活起來。”中國如此豐富的文化故事信手拈來就可以成為一件作品背後的故事。

赵春明:传承技艺,也要传承文化

>花絲賞盤主體

“設計與技藝對於我而言,就像是靈魂與骨肉般的存在,設計最重要的是要有靈魂,要讓做出來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生動的。”趙春明說,“一件作品光有工藝,只能叫做匠器,沒有創意在其中,這件作品就不夠鮮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