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氹仔魚是草魚嗎?爲什麼有人說這種魚一點土腥味都沒有?

遇鑑好物


信宜氹仔魚是草魚嗎?為什麼沒土腥味?

氹仔魚就是鯇魚,也就是草魚來的,不過和一般草魚養殖方法和生長環境不同,現在一般都不容易買到真的。

今年夏天,由於天氣太熱了,我們就約了幾個朋友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朋友說他有一個親戚在信宜的山區,說那裡山青水秀,親戚一直邀他去玩,這樣就我們決定都去投奔他的親戚,去享受一下山野的幽靜與清新。

親戚家人都特別熱情,拿出山裡的各種食材來餵我們的肚子,其中還有一道鯇魚菜,大家對這道菜都讚不絕口,這魚肉質嫩滑,入口綿軟,魚肉多但吃著不膩,我們覺得好吃就問起了魚來歷。

親戚說這叫函仔魚,是信宜山區特有的一種養魚方式。還領著我們去了養魚的地方,就在房屋後面不遠處,去的路上有山泉和溪水,我們喝著泉水踩著溪流,似乎又回到了童年,在溪水流經的一處低窪地,我們看到一個水坑,親戚說我們剛吃的魚就是在那個水坑裡養的。還真是,水坑裡的水很清,能看到水底,裡面還有魚在遊動。

親戚說他們是按溪水的流勢,在溪水旁邊找一塊地勢稍低的地方,挖一個水坑,小溪裡的水會流進來,坑沿上留一個小口,讓多餘的水流走,這樣水坑裡的水長年新鮮,春分時節在坑裡面放入鯇魚苗,有空的時候就隨便喂些草料就可以了,他說鯇魚對於食物的種類很隨性,到了什麼環境,有什麼食物就吃什麼,水裡的浮游生物、昆蟲、藻類、蚯蚓都是鯇魚的食物。親戚說這也就象是大自然養的魚,我們就是在歇息的時候來看看,觀賞魚遊動,順便給魚喂點食物,舒緩一下疲勞的身心。一般都是在春節前後就把魚捕撈上來了。

函仔魚生長的環境決定了函仔魚就沒有土腥味,函仔魚生活的水都近乎是飲用的礦泉水,因而,養出的函仔魚就沒有一點土腥味。


新農大視野


氹仔魚是脘魚,也叫草魚。廣東的茂名、信宜比較多。氹,就是小坑,原來是指專在田中挖的蓄肥的坑。後來延展到養魚的小水坑。

在山區,泉水豐富的水坑,或傍著小溪小河水溝的方便進水的田,弄個小水池子,不用像魚塘那樣大和深,保持經常有清水流進,放些脘魚下去,不用人工去專門撒料施肥餵養,慢慢長大,真正的純天然綠色食品。

為什麼專放脘魚呢?在眾多淡水魚類裡,脘魚最愛吃草,可以靠吃草長大。這樣的魚肉腥味淡、魚肉鮮美、香氣濃郁、肉質筋道不綿碎,非常好吃!

今年家公在老家小溪旁的一塊田裡也蓄水放養了一些脘魚,田裡淺水處生長著許多草,田的周圍也是草,旁邊挖了幾個比較深的水坑。有時還割幾把草丟下去。耐心等待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