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祕境裡的古民居

在千年古縣松陽的群山深處

有一方鮮為人知的秘境

名喚「大東壩」

這個地方山巒疊翠,清流曲奇,平川宜糧,高山宜林,是個宜居宜玩宜賞的好地方。而在這深山雲霧之中,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便是那石倉古民居了。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江南客鄉,水墨石倉

石倉古民居古建築群位於石倉溪兩岸的山坡地上,泥牆青瓦的宅子錯落有致,鱗次櫛比。每一處院落都巧妙利用山勢地形佈局:背山,可擋冬季之寒風;面水,可迎夏日之涼氣;緩坡,可免淹澇之患。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桃花源記》中說:「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客家,是我國漢族中一個龐大的民系共同體。先民原是中原漢人,由於戰亂、饑荒和政府獎懲等原因,輾轉南遷,其人數多、分佈廣,主要聚居地是粵閩贛邊三角地區。石倉古民居群,便是客家人遷徙到浙西南的主要居住地。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在松陽,有十之三四是八閩移民,從明清到至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了,絕大多數閩籍移民也早已與當地居民無異。

唯有石倉源一帶的山民仍操閩語循閩俗,建造大型組合式建築群合族而居,保有閩地文化韻味與生活氣息,造就出這江南下的客家桃花源。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30多幢的古民居主要分佈在六村、七村、後宅、蔡宅等六個行政村中,多為院落式佈局,融合了浙閩徽三地的建築特色,外部泥牆青瓦,門樓均有高昂的馬頭牆;內部注重裝飾陳設,雕樑畫棟,規模恢宏,建築思想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石倉每幢大宅都有雅緻的堂號,如懷德堂、光裕堂等。門樓建築大都為磚雕仿木樑結構,泉水井、大水缸、硬山頂、馬頭牆,這一物一景,都古香古色。步入此地,好似一個步入桃源的武陵人,秀麗的景色與淳樸的民風,讓人來了就不捨離去。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十里古宅,千里客風

“十里古宅,百里山道,為官闕氏,閩俗閩調,山溪跌宕,石橋花轎,妙哉石倉,依然三百年風貌”。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石倉的居民多為明清時期從福建上杭遷來,時至今日,他們仍保有並遵循閩汀的許多傳統習俗,除了祭祀,還有龍燈、花鼓燈、山邊馬燈等民俗表演。也正是因為這裡的客家民俗,才使得松陽乃至整個麗水地區的客家文化顯得真實,有跡可循。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每年除夕,石倉客家人除了要在古宅中的香火堂祭拜祖先外,也不忘來到門外,朝著祖源地福建方向燒香、跪拜,遙祭安葬在千里之外的始祖,祈求得到祖先的保佑,在這裡生活安定,家庭幸福。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若是想進一步瞭解石倉歷史的種種變遷與過往,石倉契約博物館倒是個不錯的去處。

這是一個用石頭築造的博物館,依山而建,往上是蔥蔥郁郁的茶園,往下是泥牆青瓦的民居,這種存在於“山水—田園—村落”格局裡的野性博物館,倒是不多見。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石倉契約博物館收藏有不同歷史年代的一批“契書”,在清乾隆至道光時期,石倉就形成了活躍的土地市場、鄉里社會,產生了眾多的契約文書。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契書,是農耕時代的重要信物、農耕文明的重要證物。石倉契約其數量之多、種類之全在整個中國鄉村來看十分罕見,也是繼“徽州文書”之後的又一大型珍稀文獻,堪稱是瞭解中國古代農村社會形態的“活標本”。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幾百年來,石倉人堅守祖訓,以儒興業。石倉溪兩岸的一幢幢規模宏大的私家院落,正是在一代代人愚耕智讀、勵精圖治的情況下,才得以建造而成。

石倉,江南下的桃花源,秘境裡的古民居

相信後人們都永遠謹記著那句話:莫忘來處,莫失歸途。

地址:麗水市松陽縣石倉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