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加埃及VS以色列?曾經,這場戰爭令以色列全世界矚目


如今的世界局勢,比起半個多世紀前已經大有不同,比如敘利亞如今深陷於戰爭之中,千瘡百孔,而中東局勢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然而,回到半個多世紀前那個至關重要的歷史節點,那場戰爭曾經全球矚目,其影響延續至今:1973年10月的贖罪日戰爭。圖為當時贖罪日戰爭前線。 "

贖罪日戰爭,實則上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曠日持久的衝突的一部分,雙方自1948年起已經爆發了多場戰爭,其中包括1967年爆發的第三次中東戰爭,即“六日戰爭”,當時以色列一舉攻佔了整個西奈半島,還攻佔了當時敘利亞境內戈蘭高地的大約一半面積。1970年,埃及前總統納賽爾去世,由薩達特繼任,誓要以戰爭奪回“六日戰爭”中失去的國土。圖為贖罪日戰爭前線。 "

同時,時任敘利亞總統的哈菲茲·阿薩德同樣希望和以色列開展,想要以此奪回戈蘭高地,並以勝利逼迫以色列交出約旦河西岸地區和加沙地帶。另外,在贖罪日戰爭爆發前夕,以色列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埃及和敘利亞方面則得到了前蘇聯的支持,而當時以色列的情報機構出現了誤判,認為戰爭不會很快爆發。圖為贖罪日戰爭前線。 "


當時,以色列因顧忌外交危機,就放棄了此前一貫奉行的“先發制人”的戰略,以此換得了美國方面的大批軍需品援助。贖罪日戰爭爆發後,埃及軍隊很快就跨越了蘇伊士運河,幾乎擊破了巴列夫防線上的全部堡壘,而以色列方面因當時任命的將領缺乏才能,導致以色列方面不得不面對災難性的慘敗危機。到了10月9日,以色列展開了大規模反擊。圖為贖罪日戰爭現場。 "

除了在西奈半島開展,以色列還在戈蘭高地和敘利亞展開了激戰,並於10月11日至10月14日攻入了敘利亞本土。另外,在10月7日,以色列和敘利亞之間還爆發了拉塔基亞海戰。因戰況太激烈,交戰雙方都損失慘重,不得不向各自背後的超級大國要求提供支援。圖為贖罪日戰爭前線。 "

前蘇聯在敘利亞和埃及的要求下,分別對兩國展開軍事援助,包括派遣運輸機將裝備和物資運往這兩個國家。而以色列,則得到了美國的援助:10月9日,時任以色列總理的梅厄夫人向國際呼籲懇求援助,只有美國答應支援以色列,於10月14日展開了援助任務。圖為1973年時的梅厄夫人。 "


美國對以色列的援助,激怒了阿拉伯國家,導致這些國家聯合起來對美國實行石油禁運,直接造成了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原油價格由原本的每桶低於三美元一路飆升至每桶接近12美元,從而引發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西方發達國家出現經濟衰退。10月22日,聯合國通過了停火決議。圖為梅厄夫人和薩達特。 "

到了10月26日,有組織的戰鬥全部都結束了。到了1977年11月,薩達特出訪以色列,成為首位訪問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領導人。次年9月,時任美國總統的吉米·卡特邀請薩達特和時任以色列總理的貝京前往戴維營,簽署了戴維營協議。圖為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