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秋之白华

十月·秋之白华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观《秋之白华》有感

江南的秋色也是灰白调,白墙青瓦,碧水轻舟。

十月·秋之白华

杨之华怀揣着投身革命的热血去往上海,那是她认为最好的城市。当然,她更向往的是沙俄,那是共产主义的发源地。

离开不满两岁的女儿,青梅竹马的丈夫,她有不舍,也有依恋,但是革命的事业更令她向往,她不愿意偏向一隅地教书育人,渴望投身革命,为被剥削阶级呐喊奔走。

十月·秋之白华

“能和相爱的人一起出国留学,一起革命,真好”,这是之华对蔡先生的老婆说的,也是她向往的爱情与生活,可是自己的丈夫思想固守,只愿意守着家财挥霍度日。

十月·秋之白华

十月·秋之白华

“每次和他讲话,我都无端的紧张。同时,也无端的激动”

这个人是瞿秋白,风度翩翩,满腹经纶的年轻教授,精通俄语,青年的精神领袖。“他的思想、言谈举止、声音和目光,照亮我的生活”,而与丈夫的三观不合,信念不同,让两人渐行渐远。于是与秋白的爱情在无端中飞快伸张,共同的信念令他们休戚与共。

十月·秋之白华

十月·秋之白华

——还是不要说

——他知道我爱他吗

——知道

——他喜欢我吗

——他不敢”

十月·秋之白华

随着秋白妻子的因病离世,之华再也安奈不住自己的情感,决定回家和丈夫离婚。“我与你同去吧”这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倾慕自己的女人做出的担当,他们心怀坦荡,不惧风言,爱了就是爱了。而沈剑龙与瞿秋白的斗诗才情,也是君子之行,他们也曾甜蜜安宁,而留不住时也愿放手成全,相忘江湖。

十月·秋之白华

十月·秋之白华

十月·秋之白华

十月·秋之白华

“秋白之华,秋之白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处于乱世的浪漫,我怕有一天我找不到你了,给你盖上这个印章,“赠我生命的伴侣”,离别时,之华总是显得很平静,因为他知道他总会回来的,她不惧分别,她说“我们越勇敢,离胜利就越近”;而他,“从分手的那一刻,就等待着和她的重逢”,他说“我宁愿做一个不识时务笨拙的人”,我本没有大的报复与才情,只希望能有一谋生手段,与自己相爱的人粗茶淡饭,相伴一生;而时代的洪流不断推着他往前走,被委以重任,也未必是他真正所想,但她爱这样的他,为国为民,疾呼奔走。

十月·秋之白华

十月·秋之白华

“你能来,真好”,身处异国的他,对她思念入髓,但见到了,也只是简单的几个字。他们在一起度过了最后的欢愉时光。

十月·秋之白华

十月·秋之白华

十月·秋之白华

1935年6月8日,临刑前,他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写下了《多余的话》,既是多余,何必要讲。他只愿趁这条余剩的生命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写一些最后的坦白的话,我不幸卷入历史的纠葛,十五年来勉强地做着政治工作,一切皆非我所愿,但我并不后悔,只是矛盾在生命的流年里。

《多余的话》篇幅不长,读来甚快。

十月·秋之白华

十月·秋之白华

秋白先生的一生,革命激情与生活宁静,奉献自我又偏心在汉,残酷的放弃自己的生活而投身革命。秋白先生的性格,不好争斗,也不愿身处上位,被社会洪流推动又尽力而为;秋白先生的文风,矛盾相变,脱离世俗;秋白先生的信仰,诸如身上所学,只是纯粹的探究,并非狂热于此;“想给自己一个在这个不堪的世界生存的意义……”

十月·秋之白华

十月·秋之白华

“中国的豆腐太好吃了,天下第一”

是的,很好吃!如你。霁月清风。清清白白

十月·秋之白华

十月·秋之白华

“其实你不用那么美丽,有你的智慧就足够了。其实你也不用那么智慧,有你的勇敢就足够了 ”

十月·秋之白华

十月·秋之白华

三观一致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浮生六记》里沈复和芸娘在琐碎生活中平淡相处,志趣相投,而秋白之华在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下信念一致,相互扶持。

十月·秋之白华

愿你勇敢,愿我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