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聰:農墾改革大幕開啓

王守聰:農墾改革大幕開啟

8月24日上午,總局黨委書記王守聰主持召開總局黨委第二十二次會議,專題傳達學習省委常委會《關於進一步推進黑龍江農墾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研究討論精神,並就農墾改革工作進行部署。王守聰強調,以省委常委會的召開為標誌,黑龍江農墾改革大幕已經拉開,各級領導幹部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理清思路、明確路徑,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全身心投入到農墾改革中去,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全墾區廣大幹部職工理解改革、擁護改革、積極參與改革,確保按路線圖、時間表推動各項改革工作,加快創建一個充滿活力的現代農墾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努力把黑龍江農墾打造成農業領域裡的航母。

王守聰指出,墾區廣大幹部職工關心農墾改革,關注農墾命運,這是我們全力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要看到廣大職工對農墾的熱愛、對北大荒的感情,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增強推進農墾改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加強對中央33號文件和省委審議通過的《實施意見》的解讀,做好思想引導,把各級黨政班子、機關幹部和全體職工群眾的思想統一到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省委常委會要求和安排上來。一是要在農墾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上統一思想。農墾改革是黨和國家的戰略部署,是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的重大改革。中央33號文件明確提出,農墾是中國特色農業經濟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承擔著更加重要的歷史使命,要努力把農墾建設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國家隊、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的示範區、農業對外合作的排頭兵、安邊固疆的穩定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深改組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關於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意見》時強調:我國農墾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為承擔國家使命而建立的。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工作結束時再次強調:黑龍江農墾是國家關鍵時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省委書記張慶偉強調:農墾是掌握在黨和政府手裡的重要力量,在全省大局全國大局中佔有重要地位。省長陸昊也要求墾區要把農墾企業做優、做強、做大。我們要深刻認識到,黑龍江農墾在新時期的地位不但沒有降低,今後也將越來越重要,這是十分珍貴的,要將此作為工作的動力,作為思想解放的前提和首要條件,不斷增強自豪感,特別是增強制度自信。二是要在農墾改革的目標、方向和定位上統一思想。中央33號文件明確要求農墾改革要推進“兩化一改革”,即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和辦社會職能改革,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企業集團。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農墾要努力形成農業領域裡的航母。黨中央、國務院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農墾飽含感情,寄予厚望。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明確改革的定位和方向就是集團化、企業化,這和以往我們認為的“區域性經濟社會組織”的定位,是大不一樣的。要堅定不移、堅韌不拔、堅持不懈地把握住這個方向,不能再有其他雜念。三是在處理好各種關係上要統一思想。全國農墾改革是塊硬骨頭,黑龍江農墾改革更是硬骨頭中的硬骨頭。改革中要處理好各種關係,明確底線。不能把國有經濟改沒了,不能把農業改弱了,不能把規模改小了。要通過改革使我們的生產力實現大發展,使黑龍江農墾在全國農墾的地位更加穩固。要通過改革,讓我們的廣大幹部職工有獲得感,使幹部職工的利益不受損害。在改革的內容上要深入研究,把握改革的內涵,處理好政資關係、政企關係、社企關係、集團和農場的關係、農場和農工的關係。在改革的舉措上,一定要考慮到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墾地的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更為重要的是,在改革的方式、改革的方法上,要掌握好改革和發展的關係、堅定方向與循序漸進的關係、“強身健體”和“刮骨療傷”解決遺留問題的關係。改革是手段,發展是目標。在改革中,不能為了改革而改革,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改革激發活力和動力,讓農墾實現大發展,解決大問題。農墾改革一定要堅定不移、堅定方向,不能對集團化、企業化有絲毫的猶豫,要實事求是,分類施策,先易後難,分步實施,千萬不能盲目冒進、匆忙上陣。解決遺留問題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通過“強身健體”來“刮骨療傷”,只有我們強大了,才能解決很多歷史遺留問題。集中到一點,就是在改革的謀劃上、在改革政策的研究上、在政策措施的制定上、在改革事項的推進上,一定要統籌各方面的關係,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使我們的改革依法、務實、為民、擔當。

王守聰強調,《實施意見》出臺後,要在墾區迅速形成學習高潮,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全面把握《實施意見》的思路、重點和舉措。各級領導和機關部門負責人要結合實際和本職工作仔細研究,逐條逐段逐句領會,成為農墾改革的權威專家和操作能手。要明確農墾改革總體思路,即按照中央33號文件精神,結合黑龍江農墾改革的實際,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核心,以推進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為主線,加快推進辦社會職能改革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激發農墾內生動力、發展活力、整體實力,努力形成農業領域的航母。要突出農墾改革重點,即聚焦“兩化”,難點在辦社會職能改革。墾區集團化改革是農墾改革的主線和主要方向,目標就是要由行政管理為主向企業化、集團化管理轉變,這是農墾改革的主要突破口,關係農墾改革的成敗。要通過集團化引領提高整體實力和抗風險能力,為農場企業化改革增強實力、打牢基礎。要發揮規模化、產業化、組織化優勢,通過大集團帶動大基地、大糧商帶動大糧倉,通過精兵簡政瘦身強體、轉崗分流轉變職能,形成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農場企業化要回歸農場的企業屬性,強化國有農場市場主體地位,從農業的前端和後端找到出路,尤其要圍繞“農頭工尾”“糧頭食尾”,在儲藏、加工、運銷等方面下功夫,學會品牌和資本運作,在鞏固大基地的基礎上做好生態綠色發展,以更高的高度、國際化市場化的觀念,讓北大荒的大船變成航母。關於改革農墾辦社會職能,要實現社會職能的屬地化、經濟功能的企業化和集團化,把行政動能轉化為企業化的動能。要有國家意識,充分理解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推動改革,加強和省政府各部門緊密合作,使體制有效運行。要堅定方向、實事求是,在過渡期內實行內部分開、管辦分離,使具體操作路徑既有原則又有制度安排,積極穩妥、突出重點推進。

王守聰強調,要堅定信心、壓實責任,精心組織、加強領導,深入細緻地做好基礎性工作,一步一個腳印狠抓《實施意見》各項舉措的落實。改革過程中,要加強黨的建設,用黨的建設統領改革,弘揚北大荒精神,堅守北大荒的組織信仰和精神追求,充分發揮工會等群團組織作用,讓幹部沉下去,到農(牧)場去、到職工中去,充分聽取廣大職工的意見和想法。越是在改革攻堅時期、爬坡過坎期,越要加強黨的領導,越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加以推動。要集中精力專題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按照中央33號文件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根據當前農墾改革的新形勢,以“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為主題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通過活動紮紮實實整頓機關作風,錘鍊一支能經風雨、能打硬仗的幹部隊伍。要嚴格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切實履行從嚴治黨責任,把黨的建設全面納入農墾改革之中,在機構設置和組織措施中把黨的領導進一步突出出來,不管是在改革進程中,還是形成新的體制,都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在推進各項改革過程中充分考慮職工群眾切身利益,始終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又要做好耐心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政策解讀工作,大力傳承和弘揚北大荒精神,激發全體幹部職工投身改革的積極性。要向廣大幹部職工釋放重要信號——黑龍江農墾改革大幕已經拉開。要堅持制度自信,勇往直前,攻堅克難,完成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交給我們的艱鉅任務,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紀念北大荒開發建設70週年,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