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上最基本的三個條件

修行上最基本的三個條件

今天我想跟各位談修行上最基本的條件,你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站在佛教的立場來講,自古以來談這些叫做資糧道的東西,大概不下一千條以上,那我們要跟各位講的是,綜合歸納以後有哪幾個?其實我們要跟各位講啊,一個人要修行成就啊不難,你記得哈,修行要成就不難,但是你要具備修行的條件大概就很難。修行條件吶,不要說千萬種了,大概成百上千都不為過。

我們總括起來有三條:第一條人格性要健全,要獨立,要成熟。人格性成熟的人啊,修行是很快的。至少你要到獨立才有可能修行,只有健全啊,還要三大阿僧祇劫。那你假如連健全都沒有啊,那修行的門兒都沒,這是第一個條件。什麼叫健全啊?很簡單講,社會適應性良好。你出入社會跟人家相處是不是及格?這個你自己驗證就知道了,不要人家講,人家講都不好聽,你人格不健全,那就要住精神病院還是神經病院我就搞不清楚了。

第二個就是善思惟用心,你要懂得思維,思維是什麼?就是處事的流程,你做事情有沒有程序,你懂得先做什麼?我們在看大家處理事情你會發現:第一個沒有章法,第二個沒有目標,第三個亂糟糟,那就沒有思維能力。用心是解決困難的能力,有思維能力的人這輩子在這個世間,人生大概沒有什麼挫折,也就是說,有思維能力的人他人格性會很健全,你要記得這個原則。那麼有解決困難能力的人,基本上他是有善根的。我要把這個講開來,那都要幾十個鐘頭,因為它已經包含了成千上萬的資糧道條件。那麼善思惟的這個善和善用其心的善一樣,他有導歸自性、導歸解脫、導歸圓融的傾向。換句話說,你的思維跟你的用心,都是能夠饒益眾生,對三世間圓滿有所幫助的思維跟用心。假如沒有這個能力的話,那你就是自私,只圖自己的利益,那這一個人格性啊,是有瑕疵的。這兩個條件,一個是充分條件,一個是必要條件。

第三個叫做發菩提心,那這個就很專業了,發菩提心不是你自己講的。你發的心算不算?很多人說修行他已經修了幾十年,那我們只能夠說盲修瞎練幾十年,因為這裡頭涉及到,你對靈性跟修行的一種認知,那假如沒有的話,你怎麼叫修行呢?很多人吃素唸佛叫不叫修行?當然也算了,就所謂皮毛嘛。那你更精進,打坐算不算修行?大概是皮毛的皮毛,還有很多。那我不吃可以吧?嗯,本少爺能夠三個月不吃,嗯,三個月不吃,可以。我們最多的記錄有一百零八天不吃的。到了五六十天以後啊,坐懷不亂,你知道麼?等到一百零八天過後,逐漸恢復的時候,那每個人都是金剛勇猛,那這斷食就沒意義了。你要懂得,這當中有哪些工程要做?那沒有的話那就是活該嘛,有飯不吃,餓的要死要活懶洋洋的,那就不對了。所以這些都必須要有人指導,不然不算。你拿個蒲團角落一坐,你都入定了,家人都找不到你啊。厲害吧?然後幾個鐘頭不動,你就很厲害了,不動又怎樣?你能比得上佛像嗎?從雕好以後擺在那裡都沒動過,那你才幾個鐘頭不動要幹嗎?你吃素吃的很厲害,那牛羊也都吃草啊。所以你要懂得所謂修行到底是什麼?要搞清楚,這些條件要弄好。要發菩提心更不是你講的,所以這裡都有一些先決條件需要人家指導。

擷自《華嚴四大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