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十二部饒他去悟,八萬四千行由他去行」這一句話不能講

“三藏十二部饒他去悟,八萬四千行由他去行”這一句話不能講

“觀察一切諸法門故”,一切法門,你要能夠知道,你行的那個部分,你要能夠抓得住。所以普賢行願與一切法門,他都能夠掌握。我們初學,你一門深入,其他法門,你要觀察,你不能夠不觀察。現在有些人學佛,他學他的法門,對於其他法門,什麼都不管,反正“三藏十二部饒他去悟”,他在破佛毀法都不知道。“八萬四千行由他去行”,那你跟人家叫菩薩?有這種八萬四千行都不行的菩薩嗎?你還行什麼,八萬四千零一行的那一行嗎?不對了。

你要懂得觀察一切諸法門,人家怎麼行?我們要知道,那些都是菩薩行,那些都是法門。但是,我們要怎麼行呢?你有自己的法門行。所以“三藏十二部饒他去悟,八萬四千行由他去行”這一句話不能講。這是外道的人在講,在破佛毀法的人在講的。一個三寶弟子,三藏十二部不悟,你要悟什麼?八萬四千行不行,你要行什麼?所以這種話不能講。

“了知一切眾生根故”,你看學普賢行願的人,他的境界心量都很廣。一切法門要觀察,一切眾生根要知道。你不要說“啊,這個不要跟他講啦,他業障深重。讓他碰上就知道了”,沒有那種讓他碰上就知道的菩薩。你要知道眾生根,現在我沒有辦法度化他,我很慚愧。我沒辦法度化,當然我們要慚愧,然後你才會精進。我沒辦法度化他,那是他的業障,業障鬼,那你有慚愧心嗎?那你拜懺在拜什麼?拜好命的是嗎?那你根本就沒有在懺悔業障。

所以,當眾生無法度化,我們無法去度化眾生的時候,不要緊,結個善緣。自己回家,我們要懇切的去懺悔“我就是沒有智慧,所以這樣的眾生我沒有辦法挽救他,那麼下輩子再來”。你不要回去說,看那個業障鬼,把我氣死了,真的,以後遇到他就知道,我要看他有多好死。釋迦牟尼佛看到這種菩薩說,誒,哪有這種菩薩呢,那個菩薩跟羅剎就差不多了。

“能持一切諸佛如來教文海故”,不但講的是正法,是佛法,一切諸佛的如來教文,就是說,這些文字語言的教法,文句,你都要能持。現在我們有很多人講“三藏十二部由他去悟”,怎麼持呢?他沒辦法持。甚至於有人狂慧,就是說一切都是自性的,不由他悟的,既然“不由他悟”,佛經也不要了。

你要知道,你講一切都是自性,一切都是不由他悟,這是不是從佛經裡面來的?你是從佛經裡面聽來的,你怎麼能夠不持呢?還是要持,不能忘本。我們是很容易忘本的,要不忘本。從佛經來,佛經要能持。你知道說佛經教我們是“自性不由他悟”沒錯。但是你現在還沒成就,你還是要依教文來的,依教奉行。語言文字教我們什麼,我們要透過語言文字達到最高的境界,透過佛經的語言文字進入佛的境界,心境裡面,是要這樣子。而不是說我只要能進佛的境界就好了,佛經不要管他。那你有沒有進入?我看不是這樣的狀況吧。

我們現在沒辦法,也因為我們現在有特別的福報,釋迦牟尼佛他就沒有這個福報,他沒有人教他。但是他是善根深厚是沒錯,我們還有這麼好的法本在,這麼好的經本在,可見我們有相當大的福報,我們才能夠得到佛菩薩的攝受。你不要看,華嚴經打開,多少佛菩薩攝受你,十方之佛所共加,是不是這樣的一種狀況?所以,能夠進入這個境界,進入這個領域,我們要懂得珍惜,不要輕易的把他放掉。那些狂慧之徒我們不管他,但是自己,你一定要懂得,要能夠掌握。

擷自《普賢三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