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盈利提升 綠城下半年謹慎投資

2018上半年,綠城集團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淨利潤同比上漲145.7%,淨資產負債率降至55.1%。不過,綠城也看到了市場下半年大環境的不穩定性,將會謹慎投資土地市場,加速回款。

8月27日,綠城中國(簡稱“綠城”,03900.HK)發佈2018年中報。2018年上半年,綠城實現總收入為335.3億元,同比增長220.9%。淨利潤為31.2億元,同比增長145.7%。股東應占利潤23.3億元,同比增長90%;每股基本盈利人民幣0.94元,同比增長 104.3%。淨資產負債率為55.1%;2018年上半年總借貸加權平均利息成本為5.3%。

剛上任一個月的綠城中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張亞東表示,綠城中國以“輕重並舉”為戰略發展導向,既著重提升重資產板塊的盈利能力,也大力培育輕資產板塊使其成為新的盈利增長點。換言之,綠城已把現金流與加速回款放在了相對重要的位置。

現金為王,調整財務結構

綠城執行董事、執行總裁李青岸指出,綠城上半年的淨利潤率實現了大幅增長,但仍然可以在開放權益合作上獲取更大空間,這有利於在規模增長的同時,抵禦調控風險。

張亞東透露,中交集團和綠城在未來的合作中將形成戰略協同,全面合作。8月23日,中交與綠城簽署了16份意向合作協議,近30個項目,計劃總投資超過2500億元。

3年前,中交以溢價方式收購綠城28.83%股份。通過3年混改整合之後,2018年上半年,綠城各項財務指標實現良好增長優勢,尤其是盈利能力的提升較為明顯。這對於綠城獲得境外資本市場的認可與支持尤為重要。截至2018年6月30日,綠城共發行公司債人民幣60億元及短期融資券人民幣40億元。2018年7月,綠城中國獲得兩筆規模總額達14億美元的境外融資,規模更大、利率更低、年期更長。

綠城資產集團承接綠城中國“地產金融化”的戰略,推行創新持有資產融資、證券化等業務,著力開拓新型融資管道。2018年1月,綠城中國供應鏈ABS獲深圳證券交易所批准,額度為人民幣100億元,可在兩年內發行完畢。截至目前已成功發行三期,合計金額為人民幣11.13億元。

2018年,綠城中國在深耕長三角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對武漢、西安、重慶、天津等核心城市的投資力度,並首進福州。

上半年,綠城(包括綠城中國與其附屬公司連同其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新增地塊共計19個,總建築面積約為440萬平方米;總成交金額約人民幣248億元,其中歸屬於綠城集團支付的約為184億元;預計新增可售金額約745億元,其中歸屬於綠城集團權益約為433億元,新增土地平均樓面價約1萬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的每平方米1.19萬元/平方米有所下降。

截至2018年6月30日,綠城總土地儲備建築面積約3297萬平方米,總可售面積約為2323萬平方米,一二線城市的土地儲備總可售貨值佔比達70%,土地儲備結構逐步優化。

謹慎投資,加速回款

今年上半年綠城銷售回款已開始加速。2018年上半年,綠城集團累計取得總合同銷售面積約399萬平方米,總合同銷售金額約754億元,同比增長約26.7%,創歷年同期新高。2018年上半年投資項目整體去化率約62%,投資項目新增去化率達80%,其中部分項目新推房源去化率超過90%,三四線庫存亦顯著下降。

此外,綠城中國以品牌輸出、管理輸出的代建管理項目(非投資項目,簡稱代建項目),於2018年上半年累計取得合同銷售面積約207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280億元。

張亞東強調,下半年買地總體上來說會持續跟進,資金及佈局上都會持續地跟進。“買地是先行指標,決定後期公司的發展。但是下半年買地的結構可能會發生變化,傳統招拍掛的市場上,我們會認真研判市場的變化,認真研判局部市場的預期,(以此)來決定我們買地的決策。”

2018年下半年,綠城管理層預計房地產調控政策將持續,市場仍將受到較大影響。與大部分房企一樣,綠城目前的土儲規模可確保未來三年左右的穩健發展,土地成本處於相對較低水平,抗週期風險能力強,且公司融資渠道暢通,負債率穩健。但綠城也看到了下半年市場大環境的不穩定性,一方面在項目拓展上側重於城市運營商的轉型,比如發力TOD項目;另一方面,便是加速回款。張亞東表示,下半年綠城將會優化結構,專攻一些更加擅長的產品,以取得發展均衡,獲得更大的利益。“如果這些想法能實現,在消化和去化存量土地和存量貨值的基礎上,綠城才會實現更大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