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鄉村旅遊與脫貧攻堅相結合 臨夏和政:讓「風景」變「產業」

發展鄉村旅遊與脫貧攻堅相結合 臨夏和政:讓“風景”變“產業”

行走在和政縣羅家集鎮山川,風格各異的農家樂裡,手抓羊肉、河州包子、釀皮、爆炒土雞……十里飄香,遊客爆滿。人氣一天比一天旺,村民的腰包一天比一天鼓。以前,這裡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自和政縣發展全季全域旅遊,建設美麗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讓三岔溝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和政,枹罕之巨鎮,隴右之名城,取自和與天成、政清氣暢之意。被譽為“隴上綠色明珠”,風景名勝星羅棋佈,松鳴須彌翠色、懸壺點漏、雪山映月、安遠晴嵐、赤壁晚照、清虛晨鐘、午夜泉聲、三河春浪,這八景被史書稱之為“寧河八景”。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又形成了“和政八景”,即松鳴巖、滴珠山、南陽山、鐵溝、寺溝、柳梅灘、三岔溝、湫池溝八處自然風景區。不論是古“寧河八景”,還是新“和政八景”,都是大自然對和政這塊熱土的眷顧、賜予的瑰寶,也是流金淌銀的寶貴資源。

不管是和政的縣城還是鄉村,都聚集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把發展鄉村旅遊與脫貧攻堅相結合,不僅是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還是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產業和支撐。

小山村“變形記”

利用本地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深厚的民俗文化,這個小村莊加入到鄉村旅遊的大軍裡,華麗“轉身”。三岔溝村如今的變化,正是和政縣近年來實施“全域無垃圾”“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遊”建設的一個縮影。

羅家集鎮位於和政縣西南部,地處太子山麓,牛津河上游兩岸。吊漫、黃羅公路分別貫穿東西南北,森林覆蓋率高,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寧河八景三岔溝、半蒼嶺風景區景色秀麗。這裡依山傍水,地處要塞,茂林成蔭。

回首曾經的三岔溝村,雖然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但雜亂的野草,泥濘的鄉間小道,村莊和房前屋後的垃圾讓這片美麗山水失了顏色。

近年來,和政縣牢固樹立和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把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暨全域旅遊無垃圾創建工作作為保形象、提品位、促發展的主要手段,廣泛發動幹部群眾積極投身全域無垃圾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中。羅家集鎮抓住機遇,在全鎮範圍內深入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依託好山好水,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營造了優美舒適、乾淨整潔、文明有序的宜居宜遊的良好環境。村裡不砍樹,不挪石,不毀草,村民將村舍改造成農家樂,以往破舊髒亂的小山村,搖身一變,煥然一新,獨具魅力,全面提升了和政的整體形象和氣質內涵,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建設生態文明 實現脫胎換骨

近年來,和政縣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貫穿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和全過程,採取得力措施,全方位、全域內推進,繪製了一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和政。

和政縣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了《和政縣開展全域旅遊無垃圾示範縣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全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網格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建立了“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網格到底、責任到人”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和督查約談問責機制,健全了點、線、面立體網絡責任體系,鄉(鎮)、村上都有治理機制,形成了縣、鄉、村、社四級上下聯動、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

全面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強化對各類大氣汙染源和大氣汙染防治設施運行的監管,嚴厲查處超標排汙和無組織排放等環境違法行為,共護最美藍天。

紮實開展水汙染防治工作,保證飲用水源地水質達到一類標準,合格率100%;對廢水排汙企業強化日常監管,汙處設施正常運行,主要汙染物達標排放;督促選砂企業安裝脫泥設施,實現了洗砂廢水循環利用。

強化土壤汙染防治工作,紮實開展土壤監測和摸底調查工作,全面整頓規範了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嚴厲打擊了亂採濫挖、超層越界採砂和以採代探等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三北防護林等生態建設項目,著力構建黃河上游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森林覆蓋率、植被覆蓋率逐年攀升。

加快發展綠色農業和生態旅遊,推動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從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靠山護山、靠水護水”,轉變的不僅僅是生活環境,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愛綠護綠播綠”的環保自覺也日漸形成。大力培育和發展啤特果、油菜、中藥材等特色富民產業,今年,啤特果種植面積達到17萬畝,“梨花雪海”的仙境使和政縣梨花旅遊節人氣爆棚;油菜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形成了大南岔河流域萬畝油菜長廊等旅遊觀光帶,打造出了“金色和政”的絢麗美景。多垛灣田園綜合體開發項目的實施,使農業、林業、旅遊業、民俗文化等資源有機融合在一起,匯聚成了鄉村旅遊快步發展的新引擎,資源成資產,農民成股東,綠色發展催生了多產業的綜合發展,群眾生活幸福指數快速提升。

美麗生態增強發展後勁

美麗的生態環境給村民王強帶來了小康生活和發展機遇。“我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以前主要靠家裡種植小麥、玉米,養幾隻羊的收入供家裡的開銷。現在我靠經營農家樂,一天就能賺到幾千塊,每天忙得團團轉。這樣的日子放在過去是根本想象不到的。”怡欣農家樂的王強樂呵呵地告訴筆者。

“這幾年來,和政縣的知名度不斷提升,到我們這裡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們村的變化也很大,基礎設施也愈發完善,村民們住進了寬敞乾淨的新房子,出門就是水泥路,吃完飯還能在文化廣場跳跳廣場舞,小日子真的是越過越美。”談到這幾年的變化,村民楊寶榮滿臉笑容地告訴筆者。

“來自省州外的廣大遊客一撥又一撥的攜親朋好友紛紛前來,一睹多垛灣誘人的芳容。同時,還吸引大量民俗愛好者前來體驗民俗文化;在這裡進行文學創作、攝影採風、書畫筆會、詩歌朗誦、文藝展演活動,促進了鄉村綜合實體的發展。”多垛灣田園綜合體負責人說。

和政縣植被覆蓋率達95%,森林覆蓋率達36.56%。為發展綠色生態遊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在省內外旅遊市場中的競爭力日益攀升。全縣以推進全域旅遊、鄉村旅遊、紅色旅遊、健康養生、休閒農莊、農家樂、鄉村民宿等多業態相融合的鄉村旅遊和旅遊品牌創建為抓手,積極推進鄉村旅遊發展,立足優良的生態環境和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大力實施旅遊富民工程。尤其農家樂的發展,不僅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而且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增加了農民就業率,切實把“風景”變成了“產業”,讓群眾在家門口吃上“生態飯”。(文/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李 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