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紀錄到110億債務 匯源果汁怎麼了

從創紀錄到110億債務 匯源果汁怎麼了

投資潮7月27日訊,匯源果汁近日對外發布聲明,稱某媒體所撰文章中提及的:“2017年公司利息支出已高達5.46億,這一數字是該年淨利潤的4.04倍。高企的利息支出背後,是其揹負的鉅額負債”有悖於淨利潤應為扣除財務費用後的利潤這一基本財務常識。但據匯源果汁財報,近年來其資產負債率、應收貿易賬款的週轉天數和利息支出幾項數據均呈現上漲趨勢。

自2011年以來,匯源果汁扣非歸母淨利潤已經連續6年為負。從2013年至2017年上半年,其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7.7%、38.14%、42.37%、48.86%、52.23%,一路上漲;應收貿易賬款的週轉天數分別為91天、108天、106天、151天,直至2017年上半年提高至187天。其2013-2017年(2017年數據尚未經審計)的利息支出分別為2.31億元、3.18億元、5.5億元、5.85億元、5.46億元,也呈現上揚趨勢。

42億貸款引港交所介入調查

事實上,匯源果汁正因涉嫌違反香港上市規則自4月3日起停牌至今且存在退市風險。

今年3月29日,匯源果汁發佈公告稱,在沒有得到董事會批准、沒有簽訂協議、也沒有對外披露的情況下,匯源果汁向匯源集團旗下的北京匯源(大股東朱新禮持有該公司絕大部分股權)借出42.75億貸款。這一行為違反了港交所上市規則中關於關聯交易申報、股東批准及披露的條款。

4月3日上午,匯源果汁發佈停牌公告。該公告稱,原定於3月29日發佈的2017年全年業績將延後發佈,公司股份及債券將暫停交易。在其後的幾個月時間裡,匯源果汁多次將2017年業績及相關年報延後公佈,公司股票停牌也已接近4個月。

4月中旬,匯源果汁發佈未經審計的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公司收入為53.82億,同比下降6.26%;淨利潤為1.35億,同比大漲10.35倍。而淨利潤上漲主要是受到了銷售、營銷和行政開支減少的影響。以銷售及營銷開支為例,2017年該項支出為11.16億,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了4.12億。

6月,港交所介入匯源果汁違規事件,對匯源股票復牌列出的條件包括:對相關貸款進行法證調查,公佈調查結果,並採取合適的補救行動等;公佈所有欠缺的財務業績,並說明任何審計修訂。

受此影響,評級機構、信用評級公司穆迪發表報告指出,由於擔心港交所提出的條件將延長匯源果汁的停牌時間並導致資金鍊緊張,因此將其信用評級下調3級至Caa1。惠譽也於今年6月底發佈報告,將匯源果汁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及高級無抵押債券評級“B”下調至“CCC+”,評級屬於負面觀察。該報告稱,下調匯源果汁評級是對公司流動性風險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7月20日,匯源果汁發佈公告稱,若其未能在2020年1月底完成港交所列出的復牌條件,港交所將會展開取消公司上市地位的程序,即意味著,匯源果汁可能被迫從港交所退市。

7月22日,匯源果汁宣佈擬於2018年7月底召開16匯源02及16匯源P3持有人會議,該會議將提請債券持有人會議同意,由匯源果汁協調公司實際控制人朱新禮(截至目前,朱新禮持有匯源果汁65.03%的股份)為16匯源02和16匯源P3的到期兌付追加全額無條件的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匯源果汁召開這一會議的目的就是為其部分融資票據的違約及違約事件取得豁免。

從創紀錄到債臺高築

匯源果汁成立於2006年,從北京匯源集團分拆出來,主營果汁及果汁飲料,其百分百果汁及中高濃度果蔬汁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45.8%和35.3%,是該市場上的領頭羊。目前匯源果汁有至少17個系列產品,涉及高、中、低濃度果蔬飲料。

2007年2月,匯源果汁登陸港交所,每股定價為8.776港元,成功籌集資金24億元港幣,創造該年港交所最大規模IPO記錄。據當年年報顯示,企業全年營收26.5億人民幣,增長28.6%。

上市後第二年,2008年9月,可口可樂提出以12.2港元/股、總價約179.2億港元收購匯源果汁所有股份,該收購價較前一個交易日溢價195%。當時市場普遍認為匯源果汁之後前途一片大好,受此重大利好消息的影響,其股價應聲暴漲,從4.14港元/股一路上漲至10.94港元/股,漲幅達164.43%。

但遺憾的是,這筆交易在6個月後以失敗告終。2009年3月18日,匯源果汁宣佈由於沒有通過中國反壟斷局的審查,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的計劃未能完成。消息一出,股價暴跌,2009年3月18日和19日,匯源果汁股價由10.3港元股/跌至4.8港元/股。

更為嚴重的是,當時匯源為給併購之後的整合做準備已開始大幅削減銷售人員。據財報,2007年底,匯源的銷售人員總數為3926人,到2008年底僅剩1160人,一年裁掉了超65%的銷售人員。2008年,匯源果汁業績出現大幅下跌,公司淨利潤跌幅超86%。

為了後續發展,匯源開始試圖重建營銷網絡。2009年,匯源果汁收購了近10個分銷網絡,公司銷售人員猛增至13000人。但大幅增加的銷售人員並沒有提升公司的業績,甚至出現營收下滑的現象。事實上,匯源果汁的業績自2008年之後從未轉好。

可口可樂收購計劃的失敗並不是導致匯源果汁今日處境的主要原因,落的今天這樣的境地很大可能是因為該公司多年來的極速擴張。

早在2007年,匯源果汁創始人朱新禮為了將匯源果汁推向資本市場開始大肆擴張,相繼投建多家工廠並深入上下游展開併購。產能利用不足以及固定資產折舊等原因,不斷吞噬著企業利潤。

2008年,公司銷售和毛利開始出現負增長,當年銷售額下滑5.2%至12.94億元,毛利潤下滑達20%以上至3.67億元。2009年,公司業績一路下行,2012年出現首次虧損,到2015年虧損2.29億元,虧損黑洞進一步增大。

2013年前後,朱新禮陸續拋售12家子公司獲28億元用以緩解虧損狀況。當年是匯源果汁最困難的時候,為了脫困甚至開始變賣資產,售出上海、成都等地的工廠獲得4.26億元,還額外獲得3.37億元的政府補貼。

另一方面,匯源果汁也在人事方面減少支出。2014年,朱新禮開始大幅裁員,從2014年底的1.77萬人裁減到2017年6月底的3965人,裁員1.38萬人,比例高達78%。

重拳裁員讓匯源果汁大幅減少人員開支,2017年中報顯示,其銷售及營銷開支由2016年上半年的7.83億元下降至2017年同期的5.77億元,一年減少2.06億元;2016年上半年該筆開支同比2015年減少2.83億元,公司稱“主要是僱員福利開支減少”。

但拋售公司及裁員並沒有讓公司的經營狀況得到改善。據財報,2017年上半年,匯源果汁淨負債率已大幅上升到82.5%,與2016年底相比,上漲近20個百分點。而據公司發佈的最新未經審計的業績顯示,截止2017年底,公司負債總額已高達114.02億。

鉅額償付壓力,期待力挽狂瀾

匯源果汁2017年底的管理賬目顯示,該公司持有約59億元人民幣的流動資產,包括2018年3月底之前相關方已向匯源果汁支付的應收款項。短期債務為68億元人民幣,但這些債務並非全都立即到期償付,其中13億元人民幣的債務有抵押且大部分是以應收賬款作為抵押物。

惠譽在將匯源果汁的各項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的同時表示,因該公司可能無法在2018年6月29日前滿足其1.8億歐元銀團貸款有條件豁免的要求,進而可能導致該貸款加速到期。

該銀團貸款違約事件導致的加速還款將觸發匯源果汁美元票據的違約事件;若票據持有人加速行權,將令匯源果汁的即將到期債務增加13億元人民幣。如發生此類事件,匯源果汁的流動性將不再足以償付其債務。匯源果汁仍在與其銀團貸款的各家放款銀行協商,但協商結果尚不明朗。

匯源果汁面臨種種問題也反映在了公司股價走勢上,截止目前,匯源果汁股價為2.02港元/股,10年跌幅80%左右,已遠低於其上市價,也遠低於其淨資產。目前,該公司總市值為53.97億港元(約合46億元人民幣),市值同比上市時虧損120億元,其市淨率僅為0.45倍。

匯源果汁也對此做出相應應對。7月16日,匯源果汁正式任命吳曉鵬為集團行政總裁。據稱吳曉鵬曾任蘇州金螳螂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席總裁,也曾擔任中國五礦集團多個職位,行內人都期待著吳曉鵬能夠力挽狂瀾,讓匯源果汁重回曾經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