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石头:品鉴中华石文化“四大名石”

“天工当代.国石大观——第十三届国石雕刻艺术展”10日在深开幕

历史上,人类文明与发展,一直与石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而中国人对石的情感,则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中国人敬石、爱石,乃至将石赋予生命的色 彩,从女娲石补天的神话传说,到四大名著《西游记》中的“石猴孙悟空”,《石 头记》中的“通;灵宝玉”,还有“精卫填海”,“米拜石”等,这些都是以说明古往今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石的尊崇与敬畏之情。

正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 美石即为玉也。

11月10日,一场全面、立体展示中国石文化的艺术展“天工当代.国石大观——第十三届国石雕刻艺术展”将在深圳国风艺术馆开幕。展览由福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巴林右旗人民政府、青田县人民政府、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深圳国风艺术馆承办,展览为公益性质,将持续至于11月19日。届时,深圳市民可免费到参观、品鉴。

疯狂的石头:品鉴中华石文化“四大名石”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石文化精品展,以寿山石、昌化石、巴林石、青田石为材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与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雕制的600多件名石艺术品汇聚一堂。福州、杭州临安、巴林右旗、青田县是我国“四大名石”寿山石、昌化石、巴林石、青田石的产地。

过去四地政府曾经轮流主持,在四地巡回举办“国石名雕展”,此次“天工当代.国石大观——第十三届国石雕刻艺术展”是“四大名石”首次走出福州、杭州临安、巴林右旗、青田县四地,来到深圳展览。

疯狂的石头:品鉴中华石文化“四大名石”

据悉,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目前主要因大量开采,大部份产地均已被开采一空,现存资源已由政府保护,非事先核可者不能开采。

在策展理念上,“天工当代.国石大观——第十三届国石雕刻艺术展”突出“时尚”与“传统”的碰撞与融合。一改往日名石收藏的古板印象,题材上既有传统文化意象又不乏当代原创设计;类型上除了印石,还有摆件、手把件等,尤其是一些体积大的摆件,石料美轮美奂,雕工独具匠心,令人称奇。

疯狂的石头:品鉴中华石文化“四大名石”

本次展览展出的四大名石不仅材质珍贵,更重要的是均是大师手笔。深圳观众将有缘得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元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林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泗生等的作品。不仅如此,来自四地的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都将亲临深圳,举办国雕名家对话论坛, 开设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公开讲座与广大石文化爱好者交流。

11月10日展览开幕之后还将举办优秀展览作品专场雅集。

届时,学者、文博界、收藏圈大咖和爱好者将如约而至,共赴一场文化艺术的盛宴。

疯狂的石头:品鉴中华石文化“四大名石”

链接:匠心巧手 点石成金

  • 国之瑰宝—寿山石

山因石而显誉,石以山而闻名。寿山石因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而得名,其质地优美,晶莹脂润,纹理含情,一直深受历代文人雅士的喜爱,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寿山石文化。2006年,寿山石雕列入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疯狂的石头:品鉴中华石文化“四大名石”

名家名作赏析:

快刀切出飘逸形态,细雕勾出微妙神态,将传统的诗、书、画、艺融入雕刻技法之中。来自福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益晶,在《银河会》中,将荔枝冻石中大块的黑色杂质被雕成了水牛,丝毫不显得突兀,反称得浑然天成,人物的透白与水牛的黑石、面部的精细与衣衫的飘逸,在对比中更体现出牛郎织女细腻的爱情。

  • 印中王后—昌化石

昌化石产自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上溪乡玉岩山,开采和雕刻历史始于战国,至今已2300多年。昌化石品种丰富,其中鸡血石雕刻艺术技艺独特,被誉为“国粹”。2007年被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昌化石及其雕刻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

疯狂的石头:品鉴中华石文化“四大名石”

名家名作赏析:

国人历来崇尚红色,但凡喜庆之日皆以红色装点,这也是昌化鸡血石被追捧的原因之一。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钱高潮作为鸡血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对鸡血石有着自己的理解。石雕作品中,主要依照石头的血脉走向来决定成品品相。《老子出关》完整保留了红霞一片的鸡血,也寓意着紫气东来,山脚骑牛的老子悠然自得,历史典故被巧妙的凝刻到了鸡血石上。

  • 天赐朝鲁—巴林石

巴林石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和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和蒙元文化在这里融合。

巴林石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早在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和墓葬中,就有发现巴林石质器物,如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的鸟形玉块、圆形石珠等。

疯狂的石头:品鉴中华石文化“四大名石”

名家名作赏析:

草原粗犷与原始的特性,同样也存在于巴林石之中。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林阁与巴林石结缘很早,填补了塞北没有雕艺大师的空白。巴林石虽开采时间短,但却因其极高的品质为中国印章石描出精彩的一笔,在石雕中尤为注意创新与发展。在《马头琴》中,极富民族特色的人物与乐器跃然而出,音乐随着石头色彩的变化而跳动,让人不觉就受到感染。

  • 石中奇葩—青田石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浙江青田县盛产青田石,在这座小小的山城之中,青田人和青田石雕相互成就,青田亦有了“石雕之乡”的美誉。青田石的种类繁多,色彩斑斓,于是关于青田石的生成便诞生了许多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为青田石增添了无限传奇的色彩,也为石雕创作提供了大量题材。青田奇石,惊世而出,让精彩的石文化永续流传。

疯狂的石头:品鉴中华石文化“四大名石”

名家名作赏析:

作为华侨之乡,青田有着悠久的中西文化交流氛围,与西方雕塑的直白不同,传统石雕含蓄而重写意。青田石雕历来擅长因色取巧,比如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刘宙在初见一块龙蛋石时,恰巧听闻阿炳的经历,与石头之间产生了奇妙的联系,将石头的颜色与材质匹配到题材的气质中:阿炳的忧伤仿佛融入了石头之中,山间的猴群也不自主的凝注聆听。透亮的冻石被雕成了一轮圆月,人物隐没于深色的硬岩之中,使作品散发出淡淡的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