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报国心,“导弹之父”钱学森的5年曲折回国路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急需各行各业的人才建设家园,新中国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

同样拥有巨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毛主席一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让海外学子振奋不已,满怀激情,纷纷踏上了报效祖国之路。

但是,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新中国采取多种途径争取海外学子早日回国,掀起了海外学子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三次回国浪潮,49至51年为高潮阶段,52至54年为受阻阶段,55至56年为回暖阶段。

回国后,这些学子为新中国的科技、教育、经济和国防事业等等,做出了丰功伟绩,写下了华丽篇章,都是共和国的功臣,其中就有大家熟悉的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华罗庚,王淦昌,程开甲等等。而钱学森的回国路,真可谓是惊险曲折,一波三折。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出生在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临安,吴越王钱镠(liu)第33世孙。1935年赴美国留学,十年后成为当时一流的火箭专家,二战期间与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程。

拳拳报国心,“导弹之父”钱学森的5年曲折回国路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决定回国,由于美国在朝鲜发动战争,在国内施行反共的“麦卡锡主义”,使得回国之路变得扑朔迷离。1950年7月,钱学森以探亲为理由向主管他研究工作的海军次长金布尔要求回国,金布尔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能抵得上五个师,宁可枪毙了也不能离开美国,并通知了移民局。8月23日移民局给钱学森发通知——不准离开美国,9月6日被联邦调查局非法拘留,最后在导师冯·卡门等人的帮助下得以保释,之后的5年里,不断遭到联邦调查局的监视和查问,但没能打消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仍不断向移民局提出回国要求.

钱学森受到迫害的消息传到祖国,中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监禁钱学森,同时也扣押着一批美国人,包括违反中国法律被拘禁的侨民和侵犯领空被拘禁的军事人员。事情在1954年出现转机,当年的4月,美英法中苏五国在日内瓦召开讨论和解决朝鲜问题的国际会议,出席会议的周总理指示,只要美国归还扣留的包括钱学森在内的留学人员,中国愿意就扣押的美方人员问题进行直接谈判。经过多次的谈判较量,为了争取钱学森能早日回国,中国先释放了四名被扣押的美国飞行员,结果美国耍起了无赖,以中国拿不出钱学森要求回国的真是理由,不肯答应放钱学森回归。

正当总理为此焦急万分,1955年6月,当时的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收到了一封署名“钱学森”的信,原来钱学森为摆脱监视,把信写在一张小香烟纸上,夹在寄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才辗转带给了陈叔通,信中明确请求祖国帮助他回国,总理大喜:“这真是太好了,据此完全可以驳倒美国的谎言”,在事实面前,美国不得不批准钱学森回国的要求。

拳拳报国心,“导弹之父”钱学森的5年曲折回国路

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接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9月17日,钱学森带着妻子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踏上了回国的旅途,10月8日到达广州,钱学森万分感慨的说:“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5年回国路,真可谓一波三折,拳拳报国之心,终得心想事成。

拳拳报国心,“导弹之父”钱学森的5年曲折回国路

百度百科是这样描述的:钱学森,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拳拳报国心,“导弹之父”钱学森的5年曲折回国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