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之路話桑麻-退役軍官談創業

時光流逝,五年的時光不過轉瞬.在創業這條路上行走著,目前每年有六位數以上的收入,自我覺得略有成就,達成或超過了創業前的期望。一路艱辛,一路收穫。收穫的喜悅雖說欣慰,但創業的艱辛更是後怕。曾自問:如果再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創業,願意嗎?我選擇放棄。有一天,我看到的主編申音說:

創業是個自虐的過程。當時我就流淚了。往且往矣,我把走過的路,以及對創業之中艱辛困苦梳理了一下,感觸深者與大家分享如下:

籤一份生死狀

我是個渴望精彩的人,然而精彩的人生恰恰源於折騰。

那時候,我在部隊三十多歲調了副團,應該加把勁力爭“上游”吧?但我像著了魔一樣,沒有困難創造了困難也要離開部隊。明著泡起了病號,暗地和幾個發小去了西北的西寧,做起了銷售地板的行當。不到半年,貸款二十萬的本金折騰到十三萬(主要是門面房租金)。“十三點”真是個“倒黴點”。大凡愛賭的人都有個共性:越輸越得“撈”。我想法調動了另一群發小投資了一個建材市場,在老家的農村租地三十畝,建場房,修大門,搞的很是像樣,山東的瓦,江浙的瓷,東北的木材,南方的竹,貨全價廉,一番興旺景象。不到半年再結帳時,籌借的二十萬本金折騰個淨光!原因:跑冒滴露,管理不善。

至此,本應做一番理性思考的。但我不管不顧,用房子抵押,連同向親戚朋友和戰友借的款一股腦地投到了私立中學上。佔地百畝的規模,三步走的規劃,全封閉的管理,花園式的校園,適應了留守兒童的需求。開學當天的熱鬧是那個鄉村不曾有過的記憶。“用一流人材,建精品學校”,超前的理念與金錢至上的陳腐是兩種世界觀的衝撞,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那所凝聚我心血的民營中學,我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

創業之路話桑麻-退役軍官談創業

三次創業,兩年間的奔命,“三賠”的結果。那年的春節,鄉村的老母破例沒有收到我的孝敬錢。除夕夜,我的女兒總是以傳統的磕頭方式感謝我對她的養育,我掏不出一張百元的壓歲錢獎勵她的孝行。這種屈辱使我抱著她流淚滿面。債務壓身,有夢難繼,現實與精神絕望。青海湖畔的沙海浩瀚,鳥跡難至,清靜至純,在其中風化成一具木乃伊,成為了我逃離塵世的底線。

朋友問潘石屹:創業與打工的區別。潘沒有直接回答,他說:“有一獵人帶著獵槍去打獵,見到一頭熊,開了一槍沒有擊中,獵人該怎麼辦?”朋友說:“趕緊逃跑!”潘說:“逃跑的是打工者,跟熊拚命的才是創業的。”打工者經歷的只能是一個個故事,創業者則必然要經歷一場場事故。而事故是場拚搏,是驚心動魄的舉動,是拼盡全力的廝殺。創業:是一場連帶性命的簽約

舞一招偏鋒劍

既然沒有痛快地死去,咱就得想法精彩地活下來。既然選擇了創業這條路,跪著也要走完,這是對自己活在世上的尊重!決心好下擇業難.雖說有三百六十行,但適合行伍出身的行業又有幾個呢?電商行業不懂,服務行業幹不來。受戰友用潛孔鑽鑽孔的啟發,我最後選定了爆破這個高危的行業。人在“證”途的年代,先考證!九月的鞍山悶熱難擋,千山的泉水衝不走備考的燥熱。

半個月的複習,過千的題海,稀缺的名額,過卿的學員,真個熱鬧。感冒加重的頭疼難消我”求證”的意念,軍隊造就的素養才是咱”奪魁”的資本。三場筆試,前兩場咱第一個交卷,最後的面試,厚實的理論與紮實的實踐功底讓考官折服。爆破工程師證可是個”硬件”,全國通用。一證在手,拓寬了視野,拓展了路子.隨著對危爆物品管理的嚴束,爆破行業的門坎越來越高,隨著科技的發展,對於爆破技術的需求越來越精。但高危的行業往往伴著高額的利潤,隨著技術的成熟,業務的擴展,短短几年我確立了自己的“門戶”。

創業之路話桑麻-退役軍官談創業

電視劇開拍之際,導演楊潔慧眼識中汪粵飾演唐僧.拍了三集之後,汪粵卻辭別劇組另行拍起了電影.當時電視劇才剛剛起步,其影響力遠不及大屏幕電影.想不到的是播出之後引起巨大的轟動。飾演唐僧的遲重瑞家喻戶曉,汪粵成為了朦朧的記憶.選擇發展方向的時候,儘可能選擇熱門行業,而對那些冷門行業等閒視之,是多數人的”共識”。在他們看來,越是被人關注的行業成功的機會越大,但其實越是熱門的行業競爭越激烈,機會也就越小。看似冷清的地方,缺反而更易成功

打一套組合拳

任一創業的開始,都不可能稱為事業。與叫花子的行業相似:只為生存。初入此行,奸商的盤剝,同行的排擠,有時連微薄的酬金也難以保證。最困窘之時不得不靠借貸給工人開工資。窮則思變,仔細分析之後,我覺得最根本的問題是利潤分配不公,我出大力得微利,而爆破公司依靠技術與資本優勢得了暴利。成立爆破公司於剛出道的我而言是困難重重,更況每個公司也要養活幾十位技術員工程師之類的閒人,加上各種稅費更讓我難以承擔。

苦思冥想,為何不把部隊修理人員的“一專多能”移植於工人?多渠道培養後,工人既是施工員,又是技術員,都成了兩面手。如此增加了工人本身的“含金量”,左手矛,右手盾,披堅執銳的工人成了我手中的“法寶”,於是小小的團隊,具備了大公司的職能。很多在大公司眼中的雞肋工程,卻讓我做得有聲有色,豐厚的利潤給小團隊帶來了滋潤的營養,而我的創業之路也寬闊亮堂起來。

如今,我再回過頭來總結當初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四:一是急於求成而合夥人卻並不理想;二是資金不多沒有話語權;三對市場調研不深不細;四沒有充分利用好銀行的資金。這些都是在創業初期很容易出現的問題,尤其是我們這些長期在部隊內工作的人,對複雜的社會環境缺乏瞭解,如果下定決心要創業,那就真得紮紮實實做些準備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