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董卿都落泪了,你呢?

大家后续有疑问,为什么一开始不分享一些育儿技巧:比如孩子犯了错,怎么批评才有效?而是先从亲子关系和原生家庭讲起呢,因为再好的沟通技巧和方法,没有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做基础,也都是治标不治本。别人有效的技巧,到了自家孩子身上,可能一点效果都没有。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来自哪里呢?当孩子想要一个玩具哭闹,我们会如何处理呢?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处理方法和小时候父母的对待我们的方式,你会发现惊人的相似!

谈到“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董卿都落泪了,你呢?

孩子哭闹

因为我们教养孩子与人相处方式,很多来源“自己的原生家庭”,就是自己小时候,父母对待自己的方法。每一次童年的经历,他们都已经偷偷的潜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们的养育方式。但你的孩子出现同样的问题时,他们就自动打开了。

谈到“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董卿都落泪了,你呢?

潜意识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哪最常见的原生家庭有那几种类型,对孩子又有什么影响呢?

第一种:相互指责型。父母因一些生活琐事,经常吵架,相互指责。孩子哭闹,爸爸认为不能惯着孩子,孩子一哭就大声说:"不许哭,哭什么!"然后再指着妈妈呵斥:"瞧你把孩子惯的!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总是提心吊胆,害怕因为自己的错误导致父母生气。孩子虽然不认同父母整天争吵,但是自己也无力调解,唯一能做的就是逃避。长大后面对同样的问题也不不知所措,因为父母从来没给自己树立过和平解决问题的榜样。在父母经常吵架,相会指责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不仅使得孩子的是没有安全感,责任感,还容易导致孩子脾气暴躁,走极端。

谈到“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董卿都落泪了,你呢?

父母相互指责

可是,家庭生活中,难免会碰到夫妻观念不同,又该如何处理呢?

有句老话:“堂前教子,枕边教妻”;当妻有什么不对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她,这是对孩子,也是对妻子的尊重。有了分歧,夫妻可以私下沟通,求同存异,达成一致。避免当面的冲突,有助于让父母在孩子心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健康。

第二种:追求完美主义。常常表现为:1. 过度指责、过度严格的父母;2. 父母期望与标准极高 3. 父母对子女缺乏认同;央视一姐“董卿”在聊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也忍不住泪流满面:“小时候最怕的事就是吃饭,因为这个时候,爸爸总是说,你这一个不对,你那个不对,经常是边哭边吃”。40年过去,虽然对父亲严厉的爱有所理解,但这种“为你好”的严厉,还是让她从小就对自己非常没有自信。她感觉“自己就像轮子上的仓鼠,总忙于满足父亲的各种决定,也总是无法达成父亲的各种期待。”

谈到“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董卿都落泪了,你呢?

董卿谈父亲的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准备在床上翻跟斗,被喝令禁止,因为这会把床单弄皱;如果把手放进嘴巴,父母就会立即打他的小手。儿童时期父母大量的“不行”、“不可以”、“不得”、“不准”、“不许”极大地剥夺了儿童的自由与快乐。小时候看成绩,长大后看工作,在这样家庭的成长的孩子往往比较焦虑,厌烦、冷漠,逆反心理。

谈到“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董卿都落泪了,你呢?

父亲指责孩子

第三种:过度惩罚型。有个孩子上课的是总喜欢用打火机烧东西。和孩子沟通发现,孩子的内心极度苦闷,总想烧东西,因为看着火,他心情顺畅一些。也知道这样不好,但自己根本无法控制。

根源来自于孩子背后有一个极端严厉的父亲,教育方式除了打还是打。没考好,打!家里做错事,打!不给孩子任何解释的机会。

谈到“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董卿都落泪了,你呢?

父亲打孩子

在跟孩子父亲沟通后,当说到孩子喜欢纵火跟他的过度惩罚有关时,他有些震动,最后流下了眼泪。

他说:“我当初自己多么讨厌我的母亲对我们兄弟姐妹非打即骂, 暗暗发誓自己将来有了孩子,一定要和风细雨的对他,耐心地关心孩子,教育孩子。”可是,为什么自己做了父亲以后,却惊人地复制了我母亲的那一套教育方式,那曾经是我极力反对,反抗的。”

谈到“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董卿都落泪了,你呢?

严厉父亲流泪

父母过度惩罚,往往教育出两种类型的孩子:一种是懦弱自卑,自我责备。一种是性格暴躁。 很多父母责骂孩子,不是因为多么爱孩子,更多是父母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也没有一套科学的养育方法去代替原生家庭继承下来的养育方式。

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孩子犯了错误,肯定不能视而不见,否则,只会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酿成恶果。相反,及时让他们明白是非对错,才有利于成长。但是,惩罚孩子也要讲求智慧和艺术,一旦惩罚不当,不但对孩子起不到规范作用,还可能使孩子逆向发展。

那孩子犯错了,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孩子犯了错误,要及时的纠正,告诉他错在哪里,但更重要的是责备孩子应当注意场合。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更别打骂,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尊严。如果连对孩子起码的尊重都不存在了,教育也就失去了方向。

以上所说的三种类型,宝爸宝妈有没有经历过呢或者看到过呢?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的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个人行为状况都可以在前童年经历中寻找根源。警惕原生家庭对我们养育孩子的影响,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但可以选择善待自己的孩子!

能说说你们的原生家庭又是这样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