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千万不要带孩子去旅行

假期,千万不要带孩子去旅行

来源 | 布谷听听(ID:iBookgood)

放暑假没多久,妈妈圈里就在商讨几时要带孩子去旅行了。自从孩子能跑能走,每年爸妈都在暑假休年假,花掉上半年的所有积蓄,被迫与更富裕的亲戚们眉来眼去、商讨组团旅行的细节。

布谷听听在与很多家长深聊之后了解到,在带着孩子增长见识的理由背后,家长们的“隐性原因”其实是这样的:

  • 不出去旅行,孩子拿什么素材去写作文?
  • 怎么去给孩子的小伙伴们准备像样的伴手礼?
  • 怎么表达一个中产阶层有钱、有闲、有品位的优越感?
  • 怎么表达家长对孩子的“长见识”毫不吝啬的付出?
  • 作为家长,又如何在朋友圈里表达对孩子的期望与爱意?

从这个意义上讲,旅行,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绑架,成为父母验看自己的社会地位,孩子验看自己在家中核心地位的一种古怪计量器。

旅行要付出的金钱与精力,已经成为择校与培训班之外的“第三座大山”,压得普通家庭喘不过气来。

“长见识”的名义下,很多家长的虚荣心就这样被激发出来,不管有没有必要,有没有精力与金钱上的余裕,我们都被卷入这股“要出门旅行,走得越远越好”的飓风中。

事实上,在飓风中我们依旧需要冷静,依旧需要反躬自问:我究竟有没有必要带孩子去旅行?

一、什么样的旅行不要去?

假期,千万不要带孩子去旅行

1 为了在朋友圈里的炫耀去旅行,不如不去

笔者有个朋友老王,在巴黎做中文导游已经有12年,对带孩子去欧洲旅行的家长都关心什么,他可是门儿清:他们最关心有没有免费WIFI用。

吃中餐还是西餐不要紧,关键得有WIFI;

去博物馆还是歌剧院不用纠结,关键得有WIFI;

自由活动的时间安排在凡尔赛宫的花园,还是一个普通的街心公园喷泉旁,都没关系,关键得有WIFI……

反正,据老王的观察,这些带着小孩的年轻父母,是不远万里换了一个地方玩手机来了,是为欧洲低迷的通讯业务供应流量来了,开个玩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国际主义精神?

老王戏谑地想:如果一个中文导游不懂得为团友提供拍照时的磨皮、美白服务,他还能算一个合格的导游吗?

老王观察得很到位,没错,这些家长带着孩子来旅行,可不是为了长见识来的,可不是为了深入体验来的,就是为了朋友圈里的攀比炫耀。

“我在澳洲登上了热气球”“我在埃菲尔铁塔顶上吹风”“我在普罗旺斯的花海里做公主”“我在古堡里开了一瓶陈年红酒”……孩子喜欢不喜欢这种旅行方式不重要,关键是他得配合这种中产阶层生活方式的演出,得当一个合格的道具。

不然,你一路上怎么会不停地听身边的家长这样数落孩子:

  • “花了5万块带你出来,你都不肯在镜头前笑一笑?”
  • “花3000块请你吃法式大餐,你就不能在镜头前陶醉一点?”
  • “要想在镜头前美酷,就得戴墨镜,你居然像个乡下小孩一样顶着自己的外套遮太阳,太让我丢脸了!”
  • “你看你的同桌在美国玩得那么嗨,你又要给他比下去了!”

这一场充满优越感的演出,剧本台词与动作走位都已提前安设好,却被孩子的不配合搅黄了。然而,孩子可不是家长的牵线木偶,不是你攀比心的承载对象。

美国儿童教育家罗妮丽博士曾经说过:“这一代小孩成年后的空虚感,与父母在他们儿时的炫耀欲密切相关。因为,只有这种‘空心化’的炫耀,才能让孩子认识到,世间除了赚钱花钱,全无意义。”

所以我要说:为了在朋友圈里的炫耀去旅行,不如不要去。

2 为了逼孩子写观后感去旅行,不如不去

我一位朋友,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她暑期最大的烦恼之一,就是被家长私信,要她视频管教学生——外出旅行要做笔记,写观后感,这才对得起家长大手笔的支出。

这位老师非常不赞同这样“有心机”的旅行计划。就她在小学教书育人20年的观感,当孩子的自主意识得到完美发育后,凡是家长口口声声“我是为你好”的做派,都会受到孩子的消极抵抗或激烈反弹。

孩子一路上都情绪不佳,甚至会这样赌咒发誓:“明年说什么也不跟你们出来了,我宁可去乡下奶奶家!”

家长简直被噎得透不过气来:我让你积累作文素材错了吗?我让你增长见识错了吗?我让你积极思考、避免走马观花错了吗?你这孩子怎么这般不识好歹?

家长却忘记了,旅行给人的滋养是一件潜移默化的事,名胜之美或人文之美,都是一种综合性的疗愈,它让孩子开阔心胸,获得视野的开拓、思维的扩展,通过对旅行中人和事的观察,理解文明与素养是什么样子的,理解情怀与热爱是怎么回事。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天天押着孩子写观后感的家长,把旅行理解为一粒神奇的西药,吃下去6小时内就可以立竿见影,治“不会观察、不会写作”的顽症,而旅行本身事实上却是一副中药,它不负责治急症,只负责调理孩子整体的身心状态,它见效肯定是慢的,却也是疗效全面的。

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说过:看到这世间的人情百态,你才会意识到今生自己要避免走什么样的路;你才会考虑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积极有效的。

而这,需要多次旅行的积淀。

幻想一次旅行就能让孩子成为下笔如有神的神童写手,抱着这样急切的心态去旅行,少不了上演亲子战争。

所以我要说:为了逼孩子写观后感去旅行,不如不要去。

假期,千万不要带孩子去旅行

3 为了把地图插满红旗去旅行,不如不去

有一类家长每年暑假旅行都要做新攻略,带着孩子去新地方,我们姑且称之为“誓把地图插满红旗”式的旅行。

这类家长对孩子提议“再去一次东京迪士尼好不好?”“上次在贵州的山涧里洗脚、吃烤玉米是很好的体验,我真想回到那里再去看一次彩虹”往往持嗤之以鼻的态度,驳斥的理由往往是:“再去一次迪士尼,亏你想得出来,你一定是陷在公主梦里不能自拔!”“再去一次贵州,难道地球上还有这般吃饱了饭没事干的人吗?”

此言差矣。

那种为了“到此一游”而谋划的旅行,多半没有在孩子的心湖上留下一点涟漪。它不过是“上车睡觉,下车看庙”,不过是“睡了全世界的酒店,吃了全世界的麦当劳”,留下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的刻板印象。而唯有孩子去了还想去的地方,才像一个奇妙的“兔子洞”,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真正的旅行见识,不在一模一样的酒店和打卡圣地,而在每个月的第三个周末才开张的市集上,在当地人售卖古董银勺和相框的跳蚤市场上,在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小吃一条街上,在每个人都带着乐器小露一手的露天音乐会上。

有趣的人和事,有趣的邂逅与奇遇,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经历,真的值得我们回到原点,再次领略与回味。

芬兰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倡导者张丛林老师说过:带孩子旅行就像是在沙漠里种树,与其盲目地拓展种树的疆域,不如反复回到原地,补种那些倒下的树。孩子抵御干渴与沙尘的“内心防风林”,就是这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所以我要说:为了把地图插满红旗去旅行,不如不要去。

二、什么样的旅行才值得一去?

假期,千万不要带孩子去旅行

作为家长,你可能会问:在时间与预算都有天花板的今天,旅行要成为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它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呢?换言之,什么样的旅行才值得一去?

1 抵达梦想的旅行,值得一去

每次做旅行攻略时,你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吗?

也许你会问,孩子这么小,有必要征求他的意见吗?话可不是这么说。家长要孩子去的地方,以及孩子自己想去的地方,可完全是两回事。

孩子学习了林海音先生的《城南旧事》,就想去老北京的胡同里喝豆汁,在皇城根下放一次带哨子的风筝,坐一回人力三轮车;

看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就想亲眼去看一看鲁迅先生课桌上刻着的“早”字,探究下用脚怎么驾驶乌篷船,茴香豆是什么滋味,竟会让穷愁潦倒的孔乙己念念不忘。

看了著名作家、动物大王沈石溪的小说《最后一头战象》,就想到遥远的西双版纳去,体验骑象穿越雨林,体验爬上树顶木屋,夜观野生动物们晚上来溪水间洗澡、痛饮的奇景。

著名作家张爱玲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有过这样的金句:“现代人,生活中的体验经常是第二轮的,因为之前他们在书本上已经体验过了。”这句话反过来也可以这样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而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现场体验。而旅行,就是绝佳的体验过程,它如此鲜活、迷人、不可替代,正是孩子打开混沌的认知的绝好契机。

2 放手让孩子锻炼的旅行,值得一去

每次出门,都在当地找一名五星级服务的导游,住在设施齐全的酒店里,万事都不用自己操心,这种“享乐派”的旅行,除了发朋友圈好看,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好处。

台湾著名的电影编剧詹志宏先生也是一名卓有成绩的旅行家,他小时家境清寒,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外出行走的机会,他的名言是:“人之所以有成就,就是从小有打破舒适区的体验。当你发现,在舒适区之外,也有一片新天地,请问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还有什么困境打得倒他?”

因此有机会的话,家长不妨为孩子的旅行设计一些锻炼的机会:

  • 在语言不通的地方如何利用翻译软件问路、与当地人交流?
  • 在酒店昂贵的地区,如何订到价廉物美的民宿,并自行利用民宿的厨房设施,自己做饭并与民宿的其他住客分享?
  • 在公共交通费用昂贵的地方,如何利用当日票、三日票等优惠措施,如何与其他游客拼车以节省交通费用……

以上这些别致的体验,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打破“舒适区”的体验,它可能增加了一点苦尽甘来的跌宕,却也是孩子成长的阶梯。

要知道,《阿甘正传》里,被人津津乐道了25年的金句就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只能吃甜的孩子,未来的竞争力是相当有限的。

假期,千万不要带孩子去旅行

3 让孩子有交往空间的旅行,值得一去

我有朋友已积累起带着一儿一女长途旅行的体验:如果能乘火车去,就不要坐飞机去;如果能住青旅,就不会住一门一户的酒店;如果能退掉食之无味的团餐,她一定会带孩子去当地的大排档,去吃富有当地特色的饮食。

她的理由是:火车包厢、小吃排档,青年旅舍像学生宿舍一样老幼混居的居住格局,都可以为孩子有意识地制造与陌生人交流的机会,孩子可以突破总是与家人交流的惯性,在旅途中交往到很多有意思的人物。

她也的确达到了目的,她的孩子,在旅途中与插画师交流画画的体会,在摄影师那里学会对焦的窍门、用光的诀窍,在大排档老板娘那里学到炒螺蛳入味的窍门,在长途列车的包厢里与别的小伙伴玩成语接龙、猜谜游戏……

孩子们的旅行,自此不再是在景区门前合影留念的无聊行程。孩子有机会邂逅了奇人,听说了故事,也令孩子们锻炼出了判断对方能否交往的眼光与直觉,锻炼了他们在路途中既敞开心扉,又趋利避害、提高警惕的能力。这种能力,未来将是他们离开父母,去外地求学、求发展的基础。

4 丰富孩子体验的旅行,值得一去

10天之内,走了7个国家,12个城市,这种看似观感爆棚、拍照拍到手机内存都不够的旅行,其实是最浮光掠影的旅行。不信?你回家后问一问孩子,都对旅途中哪些人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恐怕一个都说不上来。

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应该减少舟车劳顿,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沉浸式体验”的机会。

举个例子,去沙漠旅行,如果只是花半天时间体验下滑沙或骑骆驼,就迅速回酒店刷手机去了,孩子将根本没有对“沙漠”这一地球上的奇观有什么深入的认识。

家长不妨让孩子有时间在沙漠中步行,体会脚背和脚趾在细沙中缓缓下陷的奇妙感,体会下沙丘的表面滚烫、内里阴凉的诡谲之美,体会下沙漠落日的壮美与苍凉感,家长也可带着孩子住一晚帐篷,体会下沙漠入夜后满天星斗如美钻、而沙漠小动物都打破“避暑模式”出来活动的奇观。

为了启发孩子打开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去全身心地感受沙漠、溶洞、戈壁、草原、雨林、珊瑚礁等地质奇观,从而对活在我们这个星球的幸福有更独特的感知。

我们不仅要跟孩子一同沉下心去体验,还要当着孩子的面写写画画,交上一份“体验报告”。

对了,这就是日本家长所说的“旅行,你要记手账啊”,家长在孩子面前示范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生活要诀,还怕孩子不肯写旅行日记,不肯记下自己的体会吗?好习惯,从来不是家长居高临下地命令出来的,而是家长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出来的。

你希望孩子放下手机,身临其境地来感受,你怎能一天到晚捧着手机聊天?

你希望孩子带着好奇探究的心,去研究旅行目的地的人文地理,你怎能只在万里之外刷淘宝、打游戏?

你若希望孩子有一次美好的旅行,你怎能人在旅途还带着一天看5集网剧的任务?

假期,千万不要带孩子去旅行

布谷说说

假期,千万不要带孩子去旅行

抱着重建亲密关系的诚意,带孩子去旅行吧。

记得《三联生活周刊》今年做过一次“我们真的拥有亲密关系吗?”的专辑。在这个专辑里,犀利的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念: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人们要建立一段充分信任、无所不谈、开诚布公的亲密关系,难度是30年前的好几倍。

非常突出的一个表现是:在家长和孩子之间,也不再拥有亲密关系。孩子有心事宁可对同龄人说,对来学校实习的小老师说,也不跟父母说;而父母在经历困惑或挫败时,更不会想到跟自己的宝贝诉说。

尽管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孩子却从小就与家长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这,对孩子去面对未来那个千变万化的世界时,充满惶惑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非常扎实贴心的亲密关系,才会给孩子充分的心理支持,让他有能量去应对未知的挑战。

而只有在最放松的时刻,亲密关系才会得到培育和养成,孩子才能更深地感悟到家长无条件的支持和爱。

因此若是有人问起,什么样的旅行对孩子是最好的,布谷听听建议,家长不妨抱着重建亲密关系的诚意,来决定旅途中的取舍。

比如,对孩子来说,再也没有与家长抵足而眠更亲密的时刻了,那就让旅店加床,或者干脆与孩子打地铺吧;

比如,对孩子来说,再也没有比和家长分享一份小吃更亲热的时候了,那就不妨率性而为,带他去小吃街;

比如,对孩子来说,再也没有比与家长一同爬山徒步、攀岩游泳,更能展示“我们是战友”的亲近感,那就不妨在旅途中创造一些需要相濡以沫、互施援手的项目,来激发出双方的情感火花……

如此,我们才有资格说:归来时,我们的亲子关系将与从前不同。这才是带孩子旅行,最深远的意义之所在吧。

撰稿人:华明玥

假期,千万不要带孩子去旅行

双鱼座,学的是化学,搞的是文学,出版散文随笔集7部。家庭教育业余重量级选手,长期为各家知名家教期刊撰稿,发表家教类文章上百万字。独生女为武汉大学优秀毕业生,本科期间独立译著6本,现已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作者新书《欢迎来到小学六年级》即将面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