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養狗的人大部分是中年婦女?

Right^岸


現在可以這麼說吧,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狗,沒人的地方還有狗。

題主所說的養狗大部分是中年婦女,這是個現象,這個現象也是正常的現象。

其原因主要有:

一,無可奈何,我家的孩子,經常跟我說要養一條狗狗,我解決不同意,養狗比養一個孩子還複雜,比如遛狗,打掃狗窩,清掃狗毛,吃喝拉撒一樣都不能少,孩子雖然說他可以做,可是那不是口頭承諾的事情,一旦興趣過去,這些工作一般男人不幹,所以就全部落到了母親身上了,所以,婦女養狗絕對不是一些噴子所說的亂七八糟的生理問題,完全是對婦女的侮辱。

二,中年婦女,面臨的是上有老下有小,而且孩子可能不靠,丈夫應酬頗多,而養一條狗狗,既可以排解時間上的無聊,也可以讓空落落的家充滿生機,而且狗的確通人性,比較好玩聽話。

三,虛榮心所致,現在養狗也越來越高大上,什麼純種的,進口的,亂七八糟都有,一些有閒有錢的所謂貴婦,把養一條名貴的狗等同於自己的身份,所以你看一些公共場合,那些婦女抱著牽著的狗,絕對比她的親人都重要,所以才會有人發出人不如狗的感慨。


煮茶聞書香


中年婦女養狗的很多,遛狗清潔等很多活也是他們在幹。其實並沒有什麼奇怪的,連小孩子都是丟給父母養的年輕人多的是。貓貓狗狗的又算什麼呢?


狗狗愛稱是毛孩子啊。健康活潑可愛的狗狗,如同青春靚麗的女子,喜歡的人自然很多。可是當他們生病了,毛掉了加一身的怪味,一身的蝨子的時候,身上到處的髒東西的時候,還有多少人喜歡呢?中年婦女身上有一種偉大的母親,那是天然的愛。

弗洛伊德說,父親愛孩子是因為他值得愛。而母親愛孩子,只是因為他是他的孩子。中年婦女愛狗很多,並不是自己養的,大都是兒女頭腦發熱,興致勃勃的弄回家來,喜歡之後一系列的事情來了,就跑的遠遠的了,扔給老媽去幹了。年輕人工作忙,又沒有那份耐心,愛孩子幫餵狗,自然只好由父母來承擔這份責任了。好像日子久了,也生出感情來,聊慰寂寞也好。父母幫著帶下一代一樣,帶孫子帶外孫的不是很多嗎?毛孩子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也有的中年人比較空閒,耐心好喜歡小動物,自己養的。總叫人想起很多年前,看過的一部電視《山城棒棒軍》中,廠長的夫人沒有孩子,於是養了一隻狗叫毛子,視若其子。有一次狗狗生病了,他帶著狗狗去找馬醫生。一邊親熱地叫著狗狗的名字,"毛子,毛子”好生親切。一旁過路的棒棒軍光棍毛子聽了,心裡酸溜溜的。

貓狗同類,很多名人都喜歡貓,但是餵食清潔等事情,基本上也都是女性完成的。比如梁實秋的夫人韓菁清,就負責給貓買魚等。要知道梁實秋是貓奴自稱,貓在他的腿上都坐麻了,也捨不得動一下,可是要身體力行的去為它們做些瑣碎的小事,卻不可能的。這可能是男女喜歡小動物有所不同罷?



很多人覺得中年婦女,對於狗的喜愛勝過了對自己的孩子。有段子說:在我們家,我的地位是排在狗的後面的。是啊,辛辛苦苦養了十幾20年的人,未必有毛孩子那麼親熱,有時會氣你半死。而一隻小狗,只要你對她好,搖頭擺尾聽話忠心耿耿,撫慰了主人的心,所以就自然的對他親熱了。愛養寵物,這也算是求而不得,轉移氾濫的母愛吧。


一花一世界。元元,金沙江邊的小閒🐟,與你共品百味人生。期待關注點評。

元元的天下


在小區裡也經常會看到很多養狗的人,有很多年輕的男女,但是確實是中年女性居多,大多喜歡在黃昏傍晚的時候遛狗。以我自己的經驗,我來說說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


一、情感的寄託。

中年女性,40多歲的樣子。這個時候,子女們大多處於青春期、開始叛逆或者開始有自己的隱私和事情,不再喜歡跟媽媽黏在一起說心事了,所以中年女性的心中不免有很多失落感,於是想找一個情感寄託;有的則是子女們考上大學,去外地念書,一直跟孩子們待在一起,心中很多不捨,把對孩子的感情暫時得嫁接到寵物身上,所以很喜歡養寵物!


二、生活單一。

女性到了中年之後,雖然家庭、工作、生活、情感都穩定了,可也正是因為穩定,導致對生活沒有了熱情和期待,大多陷在瑣事裡無法自拔,又找不到宣洩的出口,心情難免會感到焦慮,所以養寵物對於中年女性來說,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能夠重新找到對社會的熱情。


三、中年焦慮

女性到了中年,身體功能和生理功能都在逐漸下降,內心會生出很多的恐懼,但是能夠傾訴的對象卻沒有幾個,子女們不能理解,能夠說心裡話的人都沒有,這個時候怎麼辦呢?養一個寵物,能夠將自己的心裡世界告訴他,與他傾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年的焦慮,能夠讓心情變得平和許多。


建議:

不管是男性也好、女性也好,到了中年之後,最好還是豐富一些自己的生活吧。除了養寵物以外,多參加社交活動,不管是線下的也好,線上的也好。現在有很多中年女性興趣班團體,都可以去參加,比如跳現代舞的;線上的話,有很多手機軟件是專門針對中年以上人群的,比如秀芳華app、下廚房app等等,都可以上去豐富自己的業務生活,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記錄自己的精彩瞬間,人到中年,這些都是很必要的。


A秀芳華


題主的問題很有意思,很有煽動性,會讓人有個不好的想法去回答!其實中年婦女養狗有好多原因,毎個人養狗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


太行磐石


給你個推理性的答案,咱們可以思考一下:

首先,狗狗其實並不是你所說的中老年婦女養,或許是她媳婦、兒子、女婿養的,上班沒時間帶,就讓父母帶一下,畢竟他們都退休享福了

再次,做父母的對孩子是無私的,孩子所給他們帶來的一切都是一視同仁,帶狗狗到小區散步並不難(PS:有時候父母會強顏歡笑,只是我們做孩子的沒發現而已)

然後,就是你所提到的小區,能在小區住的多數是小康家庭,而養寵物更是大多數現代人的主流,況且一般上了年紀的人,對動物沒有排斥性不大,甚至一些討人喜歡寵物就更不例外了,這種人群喜歡約聚一起談笑風生,因為這是他們的樂趣

結果,就是造成了你所提問的現象,其實你不信,可以找機會問問他們,一般來說,他們都會說狗狗不是自己養的,而是幫家裡人帶的。

父母都是這樣,有時候並不是喜歡,而是將你帶給他們的東西視為己出。

陪伴,是最好孝順,你們上班的時候,家裡的一切,就是他們的所有


迷途貓Straycats


養狗的大部分是中年婦女這個說法不準確,應該是溜狗的大部分是中年婦女。

因為養狗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一條狗狗他有好幾個主人,狗爸爸,狗媽媽。狗姐姐,狗弟弟等。

溜狗的一般都是中年婦女,這個說法還比較準確。

第一,中年婦女勤勞,家裡沒人願意做的事,她都去做,任勞任怨,因為她疼愛老公和孩子。

第二,中年婦女臨近退休或者是已退休,她有時間,一邊溜狗,一邊鍛鍊身體,一舉兩得。

第三,溜狗時還可以和狗友聊天,加深友誼,搞好社交。

第四,現在溜狗容易產生糾紛,讓孩子去溜狗她不放心,所以親自去溜。


月亮姐姐yljj


第一,你自己對養狗有偏見,因為你的描述裡對於養狗充滿了貶義。

第二,貴小區居民的素質有待提高。因為貴小區的養狗人確實算不上文明。

第三,你提一個貶低養狗人的問題,再邀請養狗人來回答,這種行為說文明點叫挑釁。完全搞不懂你們這種人的腦回路!我如果不喜歡什麼人什麼事,只要人家不惹我,我頂多就是躲著走不搭理,可你們這種就很有意思了!因為不喜歡狗,就要跟個猴子一樣上躥下跳的到處攻擊養狗的人,不管生活中還是網絡上。好像最好把所有的養狗人都驅逐出地球你才滿意。這就是不共戴天的節奏啊!可你知道什麼仇恨才不共戴天嗎?如果文化程度它低不知道,請自行百度,然後再問問自己,哪隻狗對你完成的這項壯舉!


小院種菜養狗狗


我家從小到大就沒有斷過貓狗,可以說是陪著我一起長大!那些說養狗的都是中年婦女得必定是眼瞎心也瞎,看不得狗子活的比它們好,羨慕嫉妒恨!


懶理世間紛紛擾擾


其實養寵物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想尋求精神的慰藉。中年婦女因為上了年紀,精力沒有年輕時旺盛,很多年輕人才能參加的活動大部分都已經不可以參與,例如泡酒吧、網吧、通宵唱k等等消遣娛樂都無法參與。加上可能中年婦女已經退休,老公孩子都去上班,家裡只有自己一個會有點寂寞,無聊,退休工資不是很多的話,沒辦法跟別的大媽一起去旅遊散心,如果又要做家務給孩子老公主菜的話只能留在家裡。所以想想都覺得這種生活比較單調無趣,自然而然就會想飼養寵物來尋求精神的慰藉、跟狗狗聊聊天、散散步,互動一下。甚至一些孩子不在身邊的中年婦女,會把對孩子的思念、愛護都轉移到狗狗身上,把狗狗當作是自己的孩子來疼愛。如果把狗狗當孩子,自然就會想要炫耀自家孩子有多聰明,多漂亮可愛聽話黏人。

另外,因為家裡人養寵物有時沒空照料狗狗,所以就會由媽媽代勞。遛狗狗的重要任務就落在已經退休的中老年人身上了。

但其實文明養寵的熟女們也不在少數,希望文明、科學養寵的觀念能成為一種常識、常態,令整個養寵環境變得更加乾淨、美好。


有寵


這個年齡段的中年婦女,大多是閒得沒事做。

抱孫子,帶外孫吧,自家兒子、姑娘尚在創業打拼還沒成家。

自個再生個么兒么妹吧國家政策前幾年又不允許,這幾年生育政策鬆動了允許生二胎了吧,自己的這塊沃土也變成了鹽鹼地了,寸草都長不出來了。

無聊之餘,只有養只狗,養只貓的給自己找點事做。

可凡添了孫子、外孫的中年婦女們在有了新的“歷史使命”奔赴戰場前,就會把原自己養的寵物貓、寵物狗往社會一丟仍其流浪自生自滅,還美其名曰:給它們放生了。

諸多這種老孃的任性,造成各地流浪貓狗數量的巨增而危害一方的平安。

而一但孫子、外孫的長大,不太需要這種娘們了,她們又會重操舊業,併產生質變﹉﹉成為“愛狗人士”。形成另一輪的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