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婦女,家有叛逆孩子,天天焦慮不安,擔心得病,怎麼辦?

洋白菜心


都說孩子七八歲的時候,最討厭。

那是他們的叛逆期。

可我家的兒子一直都很乖,反而是高中以後開始叛逆期。

高中的孩子不會好好說話,每句話從嘴裡蹦出來,都像是找你吵架。

我卻要注意他的營養,每天要早早的起來,為他做早餐。

作為母親,這好像是我職責範圍之內,必須要做的,責無旁貸。

擔心他現在學習壓力大,在他休息日長的時候,帶他去看電影,放鬆一下。

他和我說話的態度,只能去抓他想要表達的重點。

刻意忽略他脫口而出的扎心詞句。

在孩子的叛逆期還是順著毛摸,比較好。

和他吵架只會傷人傷己。

他還沒有成年。

但他知道,怎樣才用最簡短的語句傷害你。

他只想達到傷害你這一個目的。

只為了發洩,他自己的那一點點的不滿。

我的處理方式就是,不找他說話,不主動和他溝通。

溝通的事情交給他爸爸了,我只管生活上的小事。

現在就看你家的叛逆期孩子是多大?

如果你和我家的一樣是大孩子了,那你可以學學我的方法。



魚零零


看到這個問題,產生了共鳴,想起了我自己的一段經歷,分享給你,希望能夠打開你的心結。

記得那時孩子有十歲了,也不知怎麼搞的,原來聽話懂事的他,怎麼像是變了個人一樣,總是和我對著幹,怎麼越大越難管。當時家裡也發生了一些變故,當時的我失業了。那個時候我整個人都快要崩潰了,為什麼這一切的一切都要發生在我的身上,我不斷地問自己。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是在這種非常糟糕的心情下度過的。因為我個人的原因,也影響了整個家,也影響了孩子,孩子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記得有一次老師上門來家訪,老師詢問了孩子成績下滑的原因,詢問家裡是不是出了什麼狀況?當時的我在送走了老師的那一刻,我突然發現我居然是一切的根源。孩子為什麼會不聽話了;為什麼大了反而難管了;為什麼我會失業;為什麼這個家現在會變成這個樣子......我久久不能入睡,連續失眠了好幾個晚上,但我內心深處有個聲音在告訴我“你不能這樣,不能因為你的消極情緒,毀了孩子,毀了這個家”。

我想知道孩子到底為什麼現在會變成這樣,他是怎麼想的;我為什麼會失業,為什麼我現在的情緒會這麼的不穩定,我到底應該怎麼去做,怎麼改變這一切,讓這一切都過去,讓一切恢復到原先。帶著這些問題,我購買了很多關於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我想從中找到答案,我想找到解決這一切的辦法。“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欣喜若狂,十歲的孩子正是出於生理和心理發育健全的關鍵時期,正處於“青春期”階段,這時的他們正是需要擺脫父母的束縛,迫切想要獨立,想要自由;我是個不善於交流的人,不善於人際關係,不善於和人相處,不善於討好上司;家庭的和睦需要建立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在書中我都找到了答案,也找到了方法。

我開始試著和孩子溝通,放下家長的架子,不再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詢問他在學校的一些事情,詢問他一些心理的想法,慢慢的磨合,孩子也開始跟我敞開心扉,還說我變了,變得溫柔了、善解人意了。在新開始的工作中,我也經常會主動和別人溝通,開始學會了變通,不再那麼的不削一顧、那麼的不近人情,通過努力也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並得到了晉升。家庭也變得和睦,與家人的關係也變得融洽了許多,每逢週末全家人都會選擇去周邊玩一玩,去散散心享受生活。直至現在我每天都會找些零碎的時間來看看書,去學習學習。我愛上了心理學,愛上了學習,是書挽救了我、挽救了我的孩子、挽救了我的家庭、挽救了我的生活。我立下了一個志願,那就是我將終身從事心理學方面的學習和研究,希望能夠運用我的所學、我的所知,幫助更多的人,讓他們更加的瞭解自己,瞭解他人;不再迷茫、不再無助、不再困惑,都能擁有一份自己的事業、擁有一個溫馨的家庭、擁有自己美好的生活。也希望我的經歷能夠幫助到你,也衷心的希望你能走出困境、走出陰霾!不再焦慮,健康快樂!


親子心聲


說一說我的經歷吧,首先我特別理解你作為媽媽的矛盾心理,與你們現在所經歷親子大戰,因為我也曾是其中的一員,只不過我是大戰裡的弱者,我是孩子,並且這個時期的事情一直影響到我現在的生活觀,心理健康程度。我曾是一個典型的叛逆期的孩子,渴望自由,極端,暴力,冷暴力,叛逆期孩子的一切都應該具備了。我雖然現在已為人妻,可能也快有自己的孩子,我非常理解作為父母的望子成龍的心情,但是我想說的是,從你生下孩子的那一刻起,你要知道眾生是平等的,你雖作為父母,但是也不能捆綁孩子的未來,只能是輔助。並且父母的態度很重要,即使你說你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但是又有誰生下來就應該忍受你的壞脾氣呢?我媽媽就是一個不會顧及別人心情想法的人,我罵了我喊了我作了我痛快了,你心情不好?對不起我還不好呢,導致我所有青春期的擔驚受怕都是從她而來,每一次快放學的前一節課我都走神,因為我害怕回家,不敢面對自己最親的人,不想回家,不想聽到那刺痛我的語言,不想進屋把臉遞過去給人打,誰不要自尊?特別是叛逆期的孩子,自尊心最強,但是作為父母用盡你們畢生能想到最難聽的語音來罵你的孩子,你最親的人,把你最不好的脾氣發洩給你身上掉下來的肉,你覺得效果會好麼?每每想起那個時刻我還是覺得心痛,特別痛,我能理解那些好意,但是我到現在為止也不能接受那種方式,家裡那種壓抑的氣氛。剛生下來的我特別依賴媽媽,但是當我懂事起,我心裡的媽媽變了,我也變了,我想逃離那個深淵,到現在為止我媽可能覺得自己費那麼大力氣養出來的孩子和她不親近,但是每次見面我都能回憶起那些惡毒的語言,我真的親近不起來,所以真的奉勸脾氣不好的媽媽慎重而行,不要覺得你怎麼樣對孩子你都是他媽媽,血緣關係無可厚非,但是從心理上不要當孩子是仇人。


綠妮姍


我同事老婆天天在家吃安眠藥,原因就是她總是擔心自己得病,但實際上在本地和外地的三甲醫院都檢查了好多次,什麼體檢項目都做了,身體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她就好一會兒,過幾天她又會認為自己有病了,擔心的不行,晚上失眠嚴重只能靠安眠藥維持睡眠,最後才被診斷為抑鬱症。

中年女性因為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上的問題,往往會帶來很多的煩惱,焦慮,如果不能排解和解決,久而久之就容易患上抑鬱症,必須要重視起來。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就會變得叛逆起來,這是孩子心理成長的正常現象,家長真的不必緊盯不放,過多的焦慮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糕。曾經那些孩子就因為父母的幾句嚴厲的話,跳樓,喝藥,尋死,對於孩子的教育要不斷的從長計議才行,否則不僅僅是讓孩子無路可退,連自己也傷著了。

1、用平等尊重的心態去和孩子溝通。

孩子叛逆無非就是認為自己所作所為是對的,認為自己長大了,能進行是非判斷,那咱們就尊重他們,用一顆平等的心去和孩子溝通,傾聽,或許他們說的也真的有點道理,哪怕不是很完美,也可以讓他們去嘗試失敗的滋味。在溝通的過程中,些許的讚美與肯定或許能讓孩子意識到父母的寬容與不易。

2、多陪孩子去體驗生活。

有時候並不是錢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認為我給你錢就行了,要抽出時間去陪孩子玩一場籃球,看一次電影,逛一次街,這些都能拉近你和孩子的距離,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近了,心也就近了,心近了才能產生共鳴。

總的來說,我建議你積極的從焦慮中走出來,孩子的事情暫時可以放一放,一個極度焦慮的人是沒法搞好孩子的教育的,然後在尋找和孩子產生共鳴的方法,孩子長大了應該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眉毛鬍子一把抓反而讓你覺得痛苦。

大家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美蛙英語


你好,我在想你的孩子是不是到了青春期,處在青春期的孩子都會有叛逆的心態。

孩子出生後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是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我說什麼孩子就的聽我的,孩子犯錯後,大部分家長都是對孩子大吼大叫,舉個例子:孩子吃早餐拖拖拉拉影響我上班,我的怒火莫名其妙地就來了,然後我一頓訓斥,孩子一頓哭。事後我又很自責,告訴自己以後注意,結果到了第二天依然如此。這樣的結果是,孩子更不聽話了,更加叛逆,而我很焦躁,把所有的問題矛頭指向孩子的爸爸,於是夫妻之間也有爭吵了。

其實我們為人父母,真的應該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把工作壓力或者工作中受到的委屈怒火,發在孩子身上。也許你覺得無所謂的一句威脅的話,卻會給孩子終身的不安全感。

我們做為父母要不斷的學習,瞭解孩子,學習和孩子的相處模式,親子關係好了,夫妻關係會更好,家庭會更和睦,身體也會更健康。

可以從錯誤中學習,從而改變我們的習慣和境況,最終減少吼叫的發生


蝶戀花芯


我也是中年婦女,家裡有4個孩子,也曾經面對著這樣的情緒:“焦慮!焦慮!焦慮”,未出生時擔心檢查到指標不好,怕生出來不健康,生產後擔心奶粉有毒,各種方法找奶源,會走路後擔心摔跤,會跑又擔心走丟,上學怕不慣,慣了又怕不要我這個媽……[捂臉],當媽的都這樣,養兒一百歲,常憂99,以前不懂,做媽後就懂了!後來我看了有關親子關係青少年教育的書,對於孩子們的叛逆期也有了很好的應對辦法,就是你得不斷成長進步!你要理解孩子會叛逆證明他會思考了,長大了,他成長的速度已超越了父母的認知範圍,如果你不努力讓自已成長,那孩子只會更叛逆反抗,所以,如果此刻你的孩子很叛逆,先別焦慮,花多些時間關注自已,冷處理孩子的情緒,過一段時間,他看到你的努力你的進步,你的世界他依然會象孩時一樣仰望的。


木木求緣


其實,孩子叛逆現象明顯,多半和你的焦慮有一定關係。父母的焦慮是可以傳導給孩子的,就會導致孩子內心更焦躁,壓抑衝動,逆反現象就會更加明顯——家長不能說話,剛開口,孩子就嫌煩,就發火;躁動不安,導致孩子心神不寧,看什麼都不順眼,做什麼都沒有耐心,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你現在最應該做的是減少或者消除自己的焦慮,一旦你把焦慮消除了,你的心態就會穩定很多,你的情緒也會穩定下來,臉上也會變得溫和,如果再能轉換一下和孩子的溝通模式就會更好了。


嘗試著做一下這些事情:

1、多給孩子一些自由,不要總想管控孩子。孩子大了之後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事無鉅細,什麼都要管,什麼都要聽我們的,孩子自己的生活瑣事(買什麼衣服、穿什麼衣服、留什麼髮型、和誰玩、去哪裡玩等)、學習安排(什麼時候寫作業、先寫什麼作業後寫什麼作業、假期安排等、複習預習等),儘量讓孩子自己去管理,這樣既給了孩子鍛鍊成長的機會,也會減少父母與孩子的摩擦和衝突;

2、注意和交流溝通的方式和態度。孩子之所以逆反,就是想脫離家長的控制,想爭取自由、爭取平等和尊重,父母不要再把孩子當成小孩子看待,應該把他(她)當成大人,當成朋友。既要給與充分的尊重(不要呼來喚去,不要當著外人數落孩子,他的事情要和他商量,他的建議要認真考慮,不要不經孩子同意就處置他的東西);不要帶著情緒和孩子說話,在和孩子說話前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如果沒有處理好情緒,寧可先不說話;

3、要同理和理解、包容孩子。要了解並支持孩子的興趣和愛好,要了解並尊重他(她)的朋友;我們不喜歡做的事情,不要強迫孩子去做;孩子做錯了事情,不要埋怨和指責,相信孩子之所以那麼做肯定有他的道理,無論她的道理對與錯,都允許他表達出來;


4、要保持家庭的和諧和溫馨。如果夫妻關係和諧,家庭環境穩定而溫馨,孩子的逆反現象就會自然減少和消失的,大人要樂觀、豁達,遇事不要斤斤計較;不要把工作等家庭之外的事情帶到家裡來,更不要把在外面受到的憤怒情緒帶進家庭裡;


5、父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情緒。最忌諱的是更年期遇上青春期,都情緒不穩定,都一肚子火氣,都蠻橫不講道理,那樣家裡自然就會亂成一鍋粥;父母心態平和了,情緒穩定了,孩子很快就會轉變過來的,孩子好了,父母也會更好的,這是良性循環。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有所幫助!


葫蘆爸爸談育兒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這句話真的一點不假,自己身在其中,感受最強烈,往往你去描述給別人,別人很難感同身受。

向朋友吐露吧,又有句話叫家醜不外揚,所以我們都喜歡把事情憋在心裡。

憋時間久了,胸口就像有東西堵著,偶爾真的想像小孩一樣無憂無慮地哭一次。

但是人到中年,誰會給我們放聲大哭的機會呢?

生氣、焦慮、壓抑情緒,會導致很多疾病,更何況已經人到中年呢?而且還是女人。

這些生活中的負面情緒會加劇身體的變化,女性常見疾病很有可能找上門。

比如:乳腺疾病、卵巢疾病、子宮疾病、宮頸疾病、輸卵管疾病以及陰道疾病。

我身邊就有一個親戚姑姑,對自己的孩子和丈夫要求都很嚴格,但孩子學習不好,丈夫開公交車成天班次倒來倒去,管不了孩子,她就成天悶悶不樂,結果就得了乳腺癌,切除了一側乳房,手術加後續化療還花了很多錢。

不過她精明的是給家裡人都買了保險

因為丈夫開公交,長期暴露危險之下,腰腹肥胖,腰病腿病腸道疾病,她看在眼裡,順帶給自己也投了保。

還好,自己乳腺疾病治療費用那麼高也都是保險報銷,不然孩子不爭氣,家庭經濟壓力可能更大。

看了你的提問,感覺女性的壓力真的不必男性小,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壓力真的會壓垮自己,我也建議你早點給自己備一份保險。


歡迎關注我,社保和商保資訊,歡迎和我交流~


保侃侃資產管理


其實孩子在青春期叛逆是每個家長可能遇到都會感到比較頭疼的問題,叛逆期的孩子通常都會自以為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解決孩子叛逆期的辦法有三種,第一,不要打罵孩子,打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越是打罵孩子他就越不服你,反而只會激發矛盾更深,第二,學會冷處理,冷處理並不是說你不理我,我就不理你了,在冷處理的同時也要表現出對他的關心,第三,要學會拿孩子當朋友,既關心孩子也要把孩子當朋友對待,要尊重孩子,家庭中父母和孩子要互相尊重,這種教育方式孩子往往都樂於接受,孩子有壞毛病時作為家長的話,不要開口即罵,出手就打,用冷處理的辦法先不要生氣,事過了再坐下來心平氣和的和他講道理,我對我家孩子的教育是這樣做的,我不善於表達,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是否滿意


石頭走玩


都說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天天焦慮不安擔心自己得病的中年婦女,多數是因為閒得慌,讓她去工地上幹個活,一天忙下來,累得啥話也不想講,他就不會焦慮,也沒精力去擔心自己生病了。

這世上的很多事都是因為人太閒而閒出來的。

題主說的這位中年婦女,家有叛逆的孩子,她即便是天天焦慮,也應該是是焦慮孩子教不好,焦慮孩子不聽自己話,焦慮孩子不受管教將來會走上不正當道路,可她不焦慮這些,卻偏偏焦慮自己會得病。究竟是孩子把她氣病的還是自己作的病?

欠小區做保潔的大姐,每天負責清掃小區路面。我每次見面看到她,她都會跟我點頭微笑打個招呼,我永遠都看到她一副笑眯眯的樣子,雖然她的臉上經過風吹日曬,皮膚黝黑粗糙,但她的笑容是真誠的,我幾乎看不到她犯愁的樣子,估計她也沒有時間去犯愁,要是她像你妹妹一樣整天愁著悽風苦雨,那地面上的路誰替她去掃?這個冬天裡面每天的落葉,誰幫她清理?她的工作量其實很大,但是,你永遠都看到她很陽光。

如果生活過得忙碌而充實,即便是日子不富裕,每天為著生活而奔忙,多數人沒有時間去哀憐自己會不會生病的。即便是老公總是做些讓人生氣的事,孩子似乎永遠都不聽話,多數中年婦女依舊會笑對生活,每天在忙碌中度過,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焦慮。所以題主所說的中年婦女,如果是閒在家裡的中年婦女,那不管什麼活趕緊找份工作吧!最好是做體力勞動的,累了就啥也不想,飯吃得香覺睡得踏實。否則的話,即便是沒病還真會把你想出病來,那種病叫抑鬱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