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忠:沒了證書,家政培訓市場應對策略

如何培訓育嬰師才能符合市場定位?家政行業真正的痛點在哪呢?

萬忠:沒了證書,家政培訓市場應對策略

隨著城市日益老齡化和“二孩時代”的到來,家政行業如今正日益成為朝陽行業,龐大的市場需求與50萬從業大軍的行業現狀,讓許多“李鬼”培訓機構和“山寨”證書有了可乘之機。

今年央視“315晚會”和各大媒體對於家政市場證書販賣和氾濫曝光了家政行業亂象。同時目前國家取消了大量行業證書,只保留了育嬰師這一系列,像保健按摩師,營養配餐師、家政服務員以及其他跟家政相關的資格證書全部被取消。

透過現象看本質,那麼到底如何去應對培訓呢?培訓各類家政人員的目的是什麼?教育培訓目的是行動,如果我們培訓的月嫂動都不動,那我們如何給客戶傳達服務價值,形成互動才是真正能夠提升到僱主生活品質的落腳點和落地點。

職業素養比職業技能更重要。如果將阿姨比做產品的話,家政企業提供的產品和需求方(僱主)要求的產品出現了不匹配的現象,家政企業要思考如何應對供需矛盾,即如何培訓產品。”培訓市場定位首先,大家要了解何為崗前培訓?崗前培訓是指家政公司為了滿足服務員崗前就業安置設立的一些培訓。

不論是家政企業還是培訓學校,都要制定統一的培訓標準,進行培訓。要根據產品特性,和市場特性,制定符合僱主特性的培訓標準。要掌握以下四個重點:1、僱主要求、文化生活習慣、所在城市風土人情;2、操作技能,根據僱主訂單要求考核確認服務員基本技能情況,並進行補充培訓,使服務員可以達到上崗要求;3、規範操作流程;4、品質要求

現代社會是一個道德經濟和信任經濟時代,很多人會從時間長短、金錢多少、工作量大小等方面衡量付出與回報。“國學、感恩課程是通過傳統文化,從情感上引導學員進行利他服務、感動式服務。”

作為連接機構和用戶的最重要一環——阿姨才是這場服務中最為關鍵的一環。

互聯網企業裡講的用戶體驗,服務到極致等理念最終還是體現在阿姨身上,阿姨是

天然的服務體驗載體,阿姨的動作,衣著,言行舉止都反映了這家企業的文化和理念。

阿姨是天然的營銷人員,家政是個多頻次長時間的工作過程,不可避免單次服務與客戶3-5次的電話溝通,2-4小時的近距離接觸,這服務產品的縱向和橫向延伸提供的天然的土壤。

阿姨是天然的情感營銷專員,因為阿姨是進家裡服務,接觸的大多都是客戶的私密的空間和物品,不可避免的會拉近與客戶的距離,而作為客戶來說並不願意太多的人知曉其私人生活和空間,這就是為什麼週期性客戶大量存在的主要動因,即使有時候服務不到位也無所謂。

企業就要把這種理念放在戰略地位,自上而下地樹立客戶第一、阿姨第二的企業文化,樹立阿姨在城市生活的信心,得到最為起碼的尊重。人才是一切的基礎。家政不是互聯網、金融、房地產能有超高收入,也不是什麼非常體面令人激動的工作崗位。於是很多選擇往家政方向就業的人都是因為生活所迫,不再年輕,又無一技之長,往往做出選擇前也不太會有成熟的思考。這樣對企業也就談不上什麼忠誠感,各方面的素質良莠不齊。

家政所提供的核心價值是勞動力的出售,一個認真踏實,具備職業道德的人才有可能為客戶提供貼心的服務。客戶顯然不是因為你手上的那把掃帚付的錢,他購買的是整體的服務和滿意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