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世界杯:中国品牌不缺席

商战世界杯:中国品牌不缺席

今年俄罗斯世界杯,简直成了中国企业的盛宴。在10多个赞助商中,中国企业占据了7席,覆盖3个赞助级别,创下中国企业赞助世界杯的新高。为一场没有中国队参与的足球比赛“砸入”高昂的赞助费,中国IT品牌又看上了世界杯的什么呢?

6月14日,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开幕,作为一场全世界广泛参与的顶级体育赛事,不仅仅是球迷在关注这场体育盛宴,世界杯的经济效应也广受关注。

又是一个四年,中国足球队再次无缘世界杯决赛圈,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已形成令人侧目的强大矩阵,顶着世界杯合作伙伴等一系列耀眼光环笑傲全球。对中国企业而言,他们渴望通过世界杯的聚集效应放大自身的品牌价值,借势迈向商业征途上的星辰大海,同时兑现叠加了“足球梦”“复兴梦”“中国梦”的雄心壮志。

今年俄罗斯世界杯,简直成了中国企业的盛宴。在10多个赞助商中,中国企业占据了7席,覆盖3个赞助级别,包括万达、海信、VIVO、蒙牛、雅迪、帝牌等,创下中国企业赞助世界杯的新高。

中国企业俨然成为了世界杯的新“金主”。市场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本届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支出最多,达到8.35亿美元,是美国企业4亿美元的两倍,更远高于东道主俄罗斯的企业的6400万美元。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昔日欧美、日韩企业对世界杯等国际顶级体育盛会赞助席位大包大揽,而这一局面可以说就此打破。

当然,除了出钱,中国企业对本届世界杯的贡献不止于此,世界杯比赛用球、吉祥物、纪念币等产品均有“中国制造”的印记,甚至还有10万只中国小龙虾远赴俄罗斯。此外,还有来自中超联赛的外援、中国的球童、护旗手亮相俄罗斯世界杯赛场。

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甚至说,今年夏天去看世界杯的球迷们,将会看中国电视机、用中国手机、坐中国电动滑板车以及喝着中国奶制品。这与国内最热门的段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除了男足没去世界杯,其他全去了。

对于2010年才首次在该项赛事中露面的中国品牌,世界杯是个陌生而又极具吸引力的体育IP。为一场没有中国队参与的足球比赛“砸入”高昂的赞助费,中国品牌又看上了世界杯的什么呢?

融入世界杯“朋友圈”

大到本届世界杯举办城市体育场的赞助商展示区,小到国际足联发给记者们的邮件页脚,赞助商的标志都在提醒人们世界杯不光是足球的较量,也是经济实力的角力场。

不同于绿茵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国企业集体强势露出——根据全球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日前发布的数据,世界杯的中国赞助商从4年前的1家增至7家,覆盖3个赞助级别,已创下本土企业赞助世界杯的历史新高。

目前,国际足联(FIFA)对于世界杯赞助商的开发主要分为三级赞助体系。其中,第一和第二级别的赞助由国际足联负责招商,此次世界杯,中国企业万达成为了与阿迪达斯、可口可乐等平起平坐的顶级赞助商,而vivo、蒙牛和海信则与百威、麦当劳并列第二级别。第三级别的区域级赞助商是本届世界杯的创新,在亚洲区域的4个赞助商名额中,中国企业占据了3个,分别为雅迪集团、指点艺境、帝牌国际。

中国品牌云集世界杯并非偶然。40年的改革开放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催生了营销理念上的更新换代,以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经过时,“中国制造”“中国品牌”要享誉世界必须向“中国创造”“世界品牌”转变。

以俄罗斯世界杯赞助商海信为例,海信2016年赞助了欧洲杯,成为欧洲杯56年历史上第一个来自中国的全球顶级赞助商,如今他们又成为世界杯近百年历史上第一个中国电视品牌赞助商。

之所以选择赞助体育赛事,海信有着清晰的战略意图,因为这是划算的买卖。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欧洲杯期间海信的全球知名度提升了6个百分点,二季度欧洲市场销量提高了65%,甚至在法国一度“卖断货”,其后体育营销带来的品牌溢价和长远影响依然在持续。2017年海信国际营销实现销售收入39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达到59.1%。

海信集团有负责人介绍,世界顶级赛事与全球领先消费电子品牌有着天然的关联,海信要成为全球品牌,就必须与跨文化、跨国界的超级品牌绑定,而这个超级品牌就是世界顶级赛事,因此选择体育营销是海信全球化品牌建设的战略路径。

此外,世界杯作为最顶级的体育IP,具有无与伦比的流量吸引力,而且中俄时差仅有5个小时,许多比赛均在中国的黄金时间段举行,中国企业很清楚要借助体育营销成长为全球品牌,必须抓住这次俄罗斯世界杯的广告效应。

市场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本届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支出最多,达到8.35亿美元,是美国企业4亿美元的两倍,更远高于东道主俄罗斯的企业的6400万美元。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昔日欧美、日韩企业对世界杯等国际顶级体育盛会赞助席位大包大揽,而这一局面可以说就此打破。

当然,除了出钱,中国企业对本届世界杯的贡献不止于此,从中央空调给场馆送清爽凉风,到球场的LED高清显示系统,多款“中国制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电器电子产品挺进俄罗斯世界杯。作为场馆温度的调节器,空调的作用尤为突出,格力、美的、志高,粤企三大著名品牌的中央空调几乎包揽了本届世界杯所有场馆,而来自深圳的奥拓电子则几乎包揽了所有球场的LED显示屏。此外,世界杯比赛用球、吉祥物、纪念币等产品均有“中国制造”的印记,甚至还有10万只中国小龙虾远赴俄罗斯以及来自中超联赛的外援、中国的球童、护旗手亮相俄罗斯世界杯赛场。

掘金“世界杯经济”

世界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盈利体系,大到转播费、赞助费,小到一瓶啤酒和一个吉祥物,都成为“世界杯经济”的助力者。

从去年7月开始,飞猪平台商家即开始接受世界杯门票预订,门票价格因场次不同从5000元到几万元不等。从数据上看,北京、天津、广东的用户是世界杯门票的主力购买人群。粉丝群庞大的巴西、阿根廷、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队的比赛场次最受欢迎。尼日利亚vs阿根廷、塞尔维亚vs巴西、葡萄牙vs西班牙是热门场次TOP3。

世界杯未到,吃货已先行,世界杯开赛前一个月,中国的球迷们已经为倒时差看球囤积了各种“粮食”。这样的好生意阿里巴巴系当然不会错过。

在5月,天猫上已经卖出了170万包瓜子、1800万瓶啤酒,不少消费者更是一次性买10箱以上。据悉,天猫为本次世界杯备货10万吨啤酒,是上届世界杯备货量的10倍。世界杯期间,盒马爆款100元3斤的清水白肚小龙虾将特别增加夜宵时段的供应,30分钟送达,饿了么夜宵热门好店小龙虾满2送1,同样是30分钟送达,50万家口碑店铺中一边看球一边吃烧烤小龙虾……

不仅如此,北京、上海的“盒区”居民一边看球,一边就能在家享用30分钟送达的美味。盒马定制的世界杯纪念版铝瓶可口可乐独家发售,足球主题的啤酒、运动饮料也已被抢购一空。外卖平台饿了么推出多款“世界杯外卖套餐”,众多夜宵热门菜品也将在世界杯期间5折封顶,“准时达Plus”将把服务时段拓展到24小时,与足球同步的美食需求第一时间就要得到满足。

在线下,银泰百货世界杯期间变身为“球迷客厅”,开放大屏幕,通过优酷直播赛事;还延迟打烊。而且还推出距门店5公里半径内,银泰足球球衣、球鞋约定时间送上门服务。

足球、球衣等世界杯周边产品在天猫成交同比增长飞快,有店家表示,从5月起已经翻倍增长。球迷的热情已经席卷了德国队队服、法国队队服、阿根廷队队服和西班牙队队服,未进世界杯决赛圈的意大利队队服也受人青睐,尼日利亚球衣供不应求,淘宝已经有多家店铺发现商机,甚至中国队队服也卖出了多件,球迷们已经买下了数万件正版球衣。

世界杯还带火了旅游行业。由于2018年的俄罗斯世界杯施行“买球票办FANID免签证”的利好政策,有球迷和游客提前半年就报名。世界杯的举办,显著拉升了俄罗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含金量。据统计,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入境客源国,飞猪平台上俄罗斯目的地的在线商品数,近两年均保持60%左右的增长。整个俄罗斯目的地的交易额,2016年比2015增长了160%,2017年截至9月就已经超过2015年全年。

携程和去哪儿等数据显示,世界杯期间飞往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主要比赛城市的机票整体预订量同比增长超400%,机票价格同比上涨13%,人均花费超过3600元。由于最后的半决赛和决赛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举行,两地的酒店预订最为紧张。比赛期间,携程莫斯科酒店的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10倍,圣彼得堡的酒店预订量,也有5倍以上的增幅,来自北上广的游客排名最多,而且购票的女性比例有57%,超过男性。

去世界杯看球需要多少预算呢?此次世界杯门票及相关观赛团费用从几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在携程当地玩乐平台上出售的小组赛门票约为7000元左右,最贵的决赛门票价格在6万元左右。携程“主题游”平台上,一条“亲临决赛现场、见证豪门对决”的“2018世界杯+决赛+盛开世界杯之夜+10天8晚”球迷助威团,报价51000元。半决赛(M61+M62)+决赛俱乐部坐席的观赛团,更是高达近18万元。价格再高也没有挡住国内球迷出国旅游看球的热情。

争抢世界杯转播权是国内企业掘金“世界杯经济”的一大主战场。5月29日,阿里巴巴官微发出消息,正式宣布旗下优酷平台成为2018年世界杯央视指定的新媒体官方合作伙伴,并获得包括赛事直播、视频点播、赛场花絮等多项权益。在此之前的5月22日,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视频,也和央视达成网络转播的合作协议。有媒体披露,咪咕和央视合作的版权总价格约为10亿元,而优酷的版权费用也应该是类似级别。

此前,有消息称,优酷的劲敌爱奇艺、腾讯视频和PPTV都在抢夺世界杯版权,最终优酷杀出重围,可想而知对于这块大蛋糕谁都不愿意放过。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腾讯、PPTV、搜狐等视频网站和央视合作拿到了分销权,并由此带来了丰厚的广告收入。此次没有版权的各家视频也没闲着,比如搜狐视频将倾力打造王牌自制综艺栏目《莫斯科场外的夜晚》,通过棚内情景式世界杯主题脱口秀,找来足球评论员、前国脚、明星、搜狐旗下的签约艺人等畅聊世界杯话题。

世界杯衍生产品也是“世界杯经济”的一大主角,在南非世界杯上,“中国制造”呜呜祖拉响彻非洲大地,受到广大球迷的热捧,几乎人手一个。本届世界杯中,有两家中国的企业获得了世界杯旗帜和吉祥物的订单。东浩旗业5月发出2个集装箱的货品,大约有15万面汽车旗,与往年同期相比,东浩的生产量已经增加了30%。

2018俄罗斯世界杯吉祥物是一只象征“进球者”的西伯利亚平原狼,孚德公司获得了授权。这届世界杯一共生产吉祥物100多批次,孚德通过互联网快速组织了30多家核心工厂,分别地处广东、浙江、湖南、江西、安徽、福建等10个省份。所有吉祥物生产流程在阿里1688平台完成,线上数据匹配工厂,大数据找到同等生产能力的工厂,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厂组成一张庞大的制造网络。5月24日,随着最后2000件吉祥物在广东东莞的工厂下线,2018俄罗斯世界杯全球范围的吉祥物全部完成了生产。

加快品牌“走出去”步伐

毫无疑问,中国元素闪耀俄罗斯世界杯,借助世界杯走向全球、扩展品牌影响力、开拓国际市场,是中国企业积极拥抱世界杯的一致诉求。

中国企业之所以积极拥抱世界杯,均与自身企业发展有关。“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或为了提升品牌形象,或为了促进海外销售,都需要利用好世界杯这个资源平台。”IT行业独立分析师李殿玺介绍,“赞助世界杯,早了不行,因为品质、服务没有达到一定水准;晚了也不行,成熟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已越过了这个阶段。”

以海信为例,海信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海外增长计划,近年来一直在海外渠道建设、品牌推广方面发力,且曾有过成功的营销案例。在2016年欧洲杯上,海信就曾作为赞助商亮相球场,不但广告露出时间令企业满意,欧洲杯结束后第二季度产品销量也实现了大幅上升。

vivo作为国产智能手机市场的巨头之一,同样面临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萎缩、亟待开拓新利润增长点的问题。行业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约16.0%,预计全球出货量将继续下滑。

此时,去海外市场开拓一片新天地,成了众多品牌的选择。vivo也选择提前布局前景广阔的印度等新兴市场。因此,在全球瞩目的世界杯上进行推广,也颇具现实意义。

“从整个国际体育赞助市场来看,越来越多中国元素、中国企业,开始进入全球最高级别的体育舞台。另一方面,证明了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实力,以及对于文化软实力的诉求。”万达体育控股副总经理赵相林表示。

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说,世界杯是四年一届的高收视率盛典,具有极高的广告和传播价值,是一个向全世界传播的大平台,将品牌展示给数十亿全球观众,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品牌效应。中国企业要走向国际化,通过赞助这种顶级的国际赛事来传播品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要有意愿,更要有实力。改革开放40年来,一大批实力不菲的中国企业诞生成长。在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中国企业独占115席,数量连续第十四年增长。

从外部条件来看,由于国际足联腐败事件等因素影响,部分老牌赞助商选择退出,传统赞助商的流失,也为中国企业的全面参与提供了机会。

何文义表示,有些大牌赞助商可能比较挑剔,基于品牌形象考虑选择退出,但更多的可能是由于价格问题而选择退出,而中国企业则能承受要价,因为中国企业身后有着中国巨大的市场来支撑它走向国际化、全球化。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这个平台,所以,这是一个历史档口,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历史选择。

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强调,在国际足联的全球发展计划中,中国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国际足联首席商务官菲利普也表示:“中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区域,国际足联希望能够借助中国企业在中国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获得一个培养新一代球迷并与其开展互动交流的平台。

置诸世界坐标上,中国企业参与世界杯的历程,也正是中国经济影响力日益增长的见证,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的缩影。

1978年,这一年,本土作战的阿根廷夺得世界杯冠军,而在遥远的东方,中国则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向世界打开大门,彼时,中国GDP仅占全球GDP的1.8%。

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首次出现了来自中国内地的赞助商,当“中国英利”4个中文出现在赛场上时,令人眼前一亮。而在这一年,中国的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杯不光是足球的较量,也是经济实力的角力场。何文义认为,中国经济整体发展在全球范围来看表现稳定而亮眼,中国已经有了4亿多的中等收入群体,足球人口和消费的扩大,也契合了消费升级的趋势。

重塑中国制造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日益加快,借助世界杯效应重塑制造业竞争力已成为我国许多地方打造品牌的新选择。东莞被誉为“世界工厂”,这里的一些制造业企业,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成为“世界杯经济”这一硕大无比的蛋糕的分享者。它们有的是世界杯官方纪念品的授权生产商、有的代理着诸多国际顶级赛事的比赛用球的生产,还有的成为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并且是全球官方手机的提供商。

东莞制造企业看中的不仅是世界杯所带来庞大订单这一现实利益,更为重要的还是希望借助世界杯这块“金字招牌”巨大的品牌营销效应,提升国内外知名度,对接更多渠道,开拓更广泛市场。

另一方面,东莞制造企业之所以能在“世界杯经济”中分一杯羹,背后依托的是通过转型升级重塑的竞争力。世界杯上的东莞制造身影,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这座制造业重镇近年转型升级的缩影和新的延续。

伟光集团是国内唯一获得国际足联(FIFA)授权生产“大力神杯”纪念品的企业,同时也有生产世界杯金属徽章、钥匙圈、手机壳和马克杯等多种品类官方纪念品的资格。

世界杯的到来,让该企业进入约一年的繁忙期。伟光集团的世界杯业务负责人简凯平说,该企业从去年7月开始着手生产,每天仅“大力神杯”就能生产300多个。

东莞市文博工艺品有限公司则是另一家分食“世界杯经济”这块蛋糕的制造业企业,该企业为一家官方授权商生产以球衣为造型的钥匙扣。“今年一共十几单,一单大概5000到1万个,全都在5月底冲刺完成了。”东莞文博业务主管刘庆龙说。

不过,繁忙也意味着不错的收获。“今年我们的授权纪念品的销售额预计能达2亿元左右,这也将占整个公司今年销售额10%左右。”简凯平介绍。而东莞制造企业的世界杯“追求”并不止于此。东莞制造“打入”世界杯的背后,也折射出其近年依托转型升级而获得提升的市场竞争力。

伟光集团就是富有代表性的例子,这家企业最早的业务80%集中在五金礼赠品生产上,而现在80%集中在为奢侈品品牌提供五金配件上。并且,该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开拓出为奥运会、世界杯、世博会等国际重大赛事和国际大型活动提供纪念品、礼品生产服务这一潜力业务板块。

更为重要的是,该企业实现了从代工到自主品牌的蜕变。简凯平介绍,伟光集团早在1994年就为世界杯生产有关产品,但过去是代工,2010年才终于以自己的品牌获得授权。

智能制造更是这些企业普遍选择的转型升级路径。仍以伟光集团为例,生产一个“大力神杯”需要完成7道工序,目前除细节部分的上色需人工外,其余已基本实现生产自动化。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创新能力的提升,一些前沿工艺、技术也被东莞制造企业应用到产品生产中或产品本身。比如,今年伟光的“大力神杯”纪念品首次采用了先进的硬雕技术。

事实上,这也是东莞官方近年致力于推进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并且当前力度仍在加强。作为依托“三来一补”起家的城市,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面临着品牌和技术的双重突围。

比如,前不久东莞就启动“商标品牌战略”,并出台配套扶持政策,提出要打造成为商标品牌强市,到2022年全市商标品牌发展水平达到25%,中国驰名商标100件以上等目标。

去年以来,东莞还陆续出台“创新驱动升级版”、“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等转型升级规划和政策,目标包括到2021年初步构建起智能制造产业链,传统制造业基本实现自动化改造等。并且,东莞还正寻求从土地、人才和资本等方面提供扶持。

机遇与风险并存

谁能成为世界杯的最大赢家?毫无疑问,国际足联是最后的赢家。据国际足联秘书长瓦尔克确,国际足联已确认的南非世界杯门票收入是2.72亿美元,而电视转播权收入几乎是这一数字的10倍。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这场足球的盛宴吸引大量世界球迷的眼球,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赞助商,许多商家都不愿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在世界杯上展出自己的品牌,这些商家把目光瞄准了世界杯这个大舞台,为这个难得的机会,不惜血本,大打品牌战,提高知名度,都希望在这届世界杯上赢得最大的效益。

然而,球场上有句名言:足球是圆的!同样,在商家们争踢的“商业世界杯”中,也存在若干种可能性:有些赚得钵满盆溢,有些小有收获,有些颗粒无收,有些则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赢”销世界杯,机遇与挑战并存。

看看往昔的成功者: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上的可口可乐,1974年柏林世界杯上的阿迪达斯,1998年巴黎世界杯的麦当劳,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的吉列、百事和耐克…… 这些被坊间传为佳话的世界杯经典营销案例当中,他们有的是正儿八经给世界足联缴纳了“入场券”的,有的是世界杯营销的首开先河者。当然,也有不少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方式,华丽丽地凑了一回世界杯的热闹。殊途同归,他们都在世界杯这笔大生意里,赚足了眼球,赚足了银子。

大笔的体育营销投入无疑给许多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回报。在成为世界杯赞助商后,今年一季度,在中国电视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海信电器营业收入达到78.11亿元,同比增长16.54%。雅迪电动车在今年2月初成为亚洲区域赞助商后,在电动车销售淡季其销量出现逆袭,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提升了59%。而按照另一家世界杯亚洲区域赞助商帝牌的规划,通过世界杯赞助,他们计划在一年内实现营收翻倍。

不过,世界杯营销的风险也同样存在,中国英利赞助世界杯就是一个值得中国企业深思的案例。在八年前,赞助世界杯的名单上只有一家中国企业——中国英利。2010年南非世界杯,当“中国英利”四个汉字出现在赛场上时,国人沸腾,这是世界杯自1930年成立以来80年中第一次出现中国企业的身影,“中国品牌走出去了”、“中国队没来,但是中国制造来了”的名族情绪高涨。同时业内却有人对此表示“看不懂”,一个B2B的新能源企业投入2亿赞助世界杯莫不是做“傻事”?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中国英利又赞助了巴西世界杯,就这样一家连续两度赞助世界杯的企业,却在短短几年时间后,几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而这会否成为中企世界杯赞助商的一个魔咒。就像很多央视曾经的标王一样,早已没落的难觅踪影。有业内人士指出,赞助世界杯的成本过高,给一些本身盈利能力并不是太强的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

对于企业而言,最根本的还是要做好自身。由于体育营销体现的是乘数效应,只有企业自身具备的价值越大,最终营销的效果才可能被放大。

从4万多中国球迷涌入俄罗斯世界杯赛场,为当地贡献近1亿美元旅游收入,到万达、海信、蒙牛、vivo、雅迪等中国企业赞助世界杯,到10万只小龙虾“出征”,到世界杯比赛用球、马克杯、吉祥物,再到钥匙扣、球衣等也都由中国制造,加上6名贵州省丹寨县少年成为世界杯揭幕战上的护旗手,世界杯上的“中国元素”大放异彩。

另外,还有多家中国企业在世界杯场馆的多个大型项目招标中中标。包括卢日尼基体育场、圣彼得堡体育场等在内的8座主场馆,其所用的中央空调设备来自中国美的和格力两家民营企业;莫尔多瓦体育场与萨马拉体育场里的66台电梯来自远大智能博林特。此外,中国企业还拿下了马克杯、钥匙扣、球衣等近百种世界杯相关商品的授权。中国南京造币厂将负责俄罗斯世界杯纪念币印章制造。俄罗斯世界杯7个新建场馆中,有两个场馆的67台电梯均由中国企业提供……

而“中国制造”在世界杯上可谓最亮眼。本次世界杯用球选择中国造,是对“中国制造”的高度肯定。简言之,在本届世界杯的赛场上,除了球场上没有中国球员的身影,球场下到处都是“中国元素”。难怪有网友打趣地说,中国男足丢的脸,这次总算都让“中国元素”给挣回来了。就连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都直言,在国际足联的全球发展计划中,中国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国际足联首席商务官菲利普也表示,国际足联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发展足球运动,到2026年期待全世界60%的人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中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区域,国际足联希望能够借助中国企业在中国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获得一个培养新一代球迷并与其开展互动交流的平台。” “中国元素”四面出击,显示了中国经济腾飞以及中国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而无论是中国企业越来越走向海外,球迷亲临赛场观赛,还是众多的中国赞助商等,都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国风采”、“中国自信”、“中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