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逼民反?江西殯葬改革如何改變千年傳承

至高禮節-崖墓葬

一提起江西,很多人就想會起龍虎山的千年懸棺。

這種崖墓葬是古越、僚人(古代嶺南北部山區和雲貴地區一些民族的泛稱)特有的一種喪葬形式,也是我國多種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別的一種喪葬形式。

“棺”逼民反?江西殯葬改革如何改變千年傳承

宋人晃補之在《雞肋集》中記載:“出遊龍虎山,舟中望仙岩,壁立千仞不可上,其高處有如包棺槨者,蓋仙人之所居也。”龍虎山崖墓,下臨深潭,高懸翹險,充滿神秘色彩。洞穴朝東,鑲嵌在峭壁之上,大都離水面50米以上,甚至達200餘米。

當時的人堅信:"彌高者以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報",久而久之成懸棺景觀。懸棺是一種特殊的葬禮,也體現出古人對於喪葬禮儀的重視。

不論是什麼樣的形式,葬禮體現的是生者對死者的深切哀思和緬懷,和不捨不離的情感,更多的是體現在精神層面,它可以通過一定的物質性形式表現出來。

不斷的傳承和演變下,舊時江西南昌的喪葬禮儀有一整套的禮節,主要有舉喪、守靈、入殮、出殯、安葬、關山、接七這7個步驟,而禮節細化甚至可以多達14個環節。守靈三天、壽衣“七上八下”、出殯請“八仙”、安葬須“落土”等鄉俗也被延續下來。

逐漸變味的葬禮文化

古不律今,葬禮文化漸漸變味了。

江西日報曾報道,“24小時代辦一切喪事,一條龍服務”的廣告語貼滿店門,“業務範圍”涵蓋樂隊、八仙、靈棚、冰棺、紙棺、穿衣化妝、壽衣、靈車等多達14項服務,而收費均價都在3000元以上,有些甚至達到5000元。

“棺”逼民反?江西殯葬改革如何改變千年傳承

一家祭品店的老闆表示,樂隊8人收費1360元,八仙收費1000元,設計靈堂多達600元。而在一家小傅祭品店,店主甚至拿出一份明碼標價的價格清單展示給記者,其中“鬧喪”價格就高達2500元。

家住東湖區大士院的熊女士因為家中老人過世,晚上就舉行了鬧喪,花了近3000多元,但效果卻令她有點哭笑不得。

“搭了個棚子,大家坐在一起,一個男的主持,用南昌話串詞,講段子,一個女的則開始唱歌,但唱得曲目甚至有《最炫民族風》、《青藏高原》這樣的曲目,聽著我都感覺不像是辦喪事了,而像是辦喜事,大夥吃了喝了,都在那裡樂。”

物質上的鋪張浪費則背離了喪葬禮儀的初衷,加之禮節繁縟,甚至導致“逝者不安息,生者不安生”的惡果,不但加重了生者的經濟負擔,而且於社會教化也無益。

怎麼辦?整改!

江西的殯葬改革

江西最早的喪葬治理可以追溯到2012年。

針對喪葬文化亂象江西民政部2012年下發了《江西省殯葬“一條龍”服務指導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要“關聯性的殯葬服務內容進行系統地梳理、整合、提升,形成完整的殯葬服務鏈,保障群眾‘方便、快捷、文明、節儉’辦理喪葬事宜的惠民服務。”

“棺”逼民反?江西殯葬改革如何改變千年傳承

2014年,江西再次下發《江西省殯葬事業發展規劃(2015—2020)》,規劃提出了五個任務:

(一)堅定不移推行火葬和改革土葬

(二)完善殯葬服務體系

(三)加強殯葬管理工作

(四)提升殯葬服務水平

(五)建設法治殯葬

在第一個任務中,文件明確指出“嚴格限制墓葬用地,應儘可能選擇荒山瘠地建設遺體公墓,嚴禁佔用耕地、林地建造墳墓。教育引導不用水泥石材建墳,實行平地深埋、不留墳頭的安葬方式。鼓勵、支持土葬改革區遺體自願火化。

在小編通讀這份規劃後,心中只有四個字“利國利民”!規劃如果真的實現,不僅減少了變味的喪葬陋習,還能改善農村亂埋亂葬、城市辦喪擾民現象等現象。

但推進的過程似乎出了問題……

強行起棺惹爭議

5月7日,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佈了一則公開招聘信息“招聘殯葬執法大隊工作人員30名。要求:能夠承受較高的工作強度和工作壓力……”,這預示著上饒殯葬改革正往縱深方向繼續推進。

可能是為了在規劃時間內完成改革任務,收繳焚燒、強行起棺、嚴厲打擊取締非法生產、銷售棺材並遏制土葬用品流通……上饒下轄12個縣區相繼制定路線圖和時間表。

“棺”逼民反?江西殯葬改革如何改變千年傳承

4月15日下午,在鄱陽縣樂豐鎮茨山村綠色殯葬改革現場推進會上,縣委副書記朱振華一聲令下,兩臺挖掘機開始作業,將現場近400副棺木集中砸毀。樂豐鎮自開展棺木收繳工作以來,僅用5天時間就與村民簽訂了400份棺木收繳承諾書。

今年4月1日,楊橋村齊川源小組81歲的村民鄭某意外身亡。“頭七”過後的4月10日,按照入土為安的習俗,其家人為鄭某實行土葬,墳墓就設在離家400米遠的山腳下。鄭某去世的日子,正是上饒市在弋陽縣召開全市綠色殯葬現場推進會的前一天。

殯葬改革提倡節約土地及保護環境理念,如何處理鄭某的安葬問題,被定義為一場樹立殯改樣板的“硬仗”。漆工鎮組織鎮、村幹部來到死者家裡宣傳綠色殯葬政策。

但鄭某的家人認為,“逝者已入棺進墳,無論如何也不能同意起棺”。“不只如此,村小組的村民也不同意重新火化。”據楊橋村一名村幹部介紹,“即便四五十歲的壯漢,聽到要收繳棺木時,都直接掉眼淚。”按當地民間風俗,葬後起棺就是對死者“不尊”。

村民也不解,從楊橋村街步行到齊川源組頭,至少需要半小時,“在誰都看不見的地方,為何要做得這麼絕”。勸說無果,在僵持與壓力之下,弋陽縣殯葬綜合執法工作組決定強行起棺。

4月17日,漆工鎮聯合由縣民政局、公安局、城管局、城建局組成的殯葬綜合執法工作組對鄭某的墳墓進行強行起棺,並將棺木及死者屍體送往縣殯儀館進行火化處理。

“棺”逼民反?江西殯葬改革如何改變千年傳承

處理完畢,弋陽縣委宣傳部通過微信公眾號“弋陽關注”發文稱(現已刪除),“整個處置實施過程進展順利,家屬情緒平穩”。齊川源組的強行起棺事件,被視為改革成果進行宣傳。但在漆工鎮,有少數村民發出“不敢死”的調侃和憂慮,也有村民主動上交棺木。

類似這樣的報道和視頻零零散散地開始在網上傳播,星火燎原,聲討和質疑不絕於耳。

負面情緒屢次爆發

表示質疑的聲音逐漸傳到網上,通過沃德社會氣象臺(www.wordemotion.com)網絡情報實時監測與智能分析大數據平臺的實時監測,相關討論從4月份開始一度達到51622條。其中微博信息20566條佔比39.83%,影響人次更是高達42307.26萬人次

“棺”逼民反?江西殯葬改革如何改變千年傳承

↑實時數據統計↑

“棺”逼民反?江西殯葬改革如何改變千年傳承

↑關注態勢分析↑

4月19日,新浪財經、新京報等大V紛紛發表視頻《江西老人上交500口壽棺:準備了27年,是有點捨不得》,第一波輿論高峰由此掀開。

5月22日,法治日報發文《上饒殯葬改革緣何頻遭質疑》,新華社、人民網、中國青年報等大型媒體分別轉載。

6月4日,中國新聞週刊發文《江西殯葬改革:風水先生變身“遷墳顧問”》,文章瞬間引發強烈反響,掀起第二高峰。文章提到改革中為了引導民心,大餘縣請風水先生“現身說法”,讓群眾放下卸下心理包袱。

而隨著疑似搶棺材、暴力執法等一些視頻的傳播,最大最熱烈的討論正在近期進行。

7月30日人民網發出評論《人民網評:“一刀切”不是好辦法》

7月31日鳳凰網發文《江西“搶棺材”惹眾怒 地方政府為何如此激進?》、檢察日報發文《江西推行殯葬改革簡單粗暴,應該叫停》

8月1日江西省民政廳發表文章《殯葬改革要堅決防止簡單過激做法》

一波又一波輿論高峰,把諸多改革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執法隊進村入戶強行將村民的棺材抬走、棺木堆在一起用挖掘機搗毀、積攢棺木多年的老人只能癱在地上哭嚎……

通過沃德社會氣象臺對近七天相關討論進行情緒分析來看,憤怒情緒一直佔據主導。

“棺”逼民反?江西殯葬改革如何改變千年傳承

↑網絡情緒實時分析↑

整體來看,負面情緒總體佔比高達80.22%,其中憤怒情緒佔比43.5%、恐懼情緒佔比14.76%、厭惡情緒佔比11.31%、悲傷情緒佔比10.65%。

“棺”逼民反?江西殯葬改革如何改變千年傳承

很明顯,一些地區沒有進行充分、深入的宣傳引導工作,導致矛盾激化。老話說的好,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民風民俗這個問題,各地差異很大,移風易俗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想在短期內用一紙文件或者一個行動改變流傳千年的殯葬文化,可能嗎?

“退耕還林”的初期,很多人也極力反對,但隨著資金糧食補助的落實和各項條例的明確,“退耕還林”的成績也逐漸顯現出來。但是要知道的是,“退耕還林”已經進行了19年!

輿論反應了民意,當地政府更需要從中明確事態的發展方向及造成的社會影響,抓住負面情緒爆發的矛盾點,推出完善透明的激勵制度,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輿情環境。

關於“江西殯葬改革”已經出現了三次輿論高峰,從最初的質疑到現在的叫停,反對的聲音總是大於贊成。如果一成不變,下一波負面情緒爆發可能還會隨時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