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宗局火了,学诚蔫了,贤二哭了,佛门有救了!

最近,龙泉寺风波顿起。

国宗局火了,学诚蔫了,贤二哭了,佛门有救了!

8月1日,一封长达95页的“重大情况汇报”文件广为流传。两位具有清华博士学位的龙泉寺都监释贤启和释贤佳实名举报住持佛教会长释学城

主要内容:一是龙泉寺存在违章建设,10年间违规建1.37万平米建筑;二是巨额资金去向不明;三是住持涉嫌性侵女弟子,并且提供了许多短信和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

国宗局火了,学诚蔫了,贤二哭了,佛门有救了!

8月2日下午,国家宗教事务局发布《关于对举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一事的回应》称:我局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互联网上举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有关问题的反映。我局已收到了举报材料,并已开始调查核实工作

8月2日晚间,释学诚转发龙泉寺声明,称相关指控为伪造证据、恶意构陷。

国宗局火了,学诚蔫了,贤二哭了,佛门有救了!

8月13日,有媒体爆出释学诚已被送回福州,在一个小院“了却残生 ”。

8月15日 ,北京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接受学诚辞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常务理事、常务理事、理事,同意由演觉副会长临时主持中国佛教协会工作。

23日早晨,国家宗教局发布“关于对举报学诚和北京龙泉寺有关问题的调查核实情况”。

国宗局火了,学诚蔫了,贤二哭了,佛门有救了!

虽然龙泉寺的丑闻让众人戟指嚼舌满腔愤怒,但国家宗教局的两次回应却赢得了很多网友的好评。

国宗局火了,学诚蔫了,贤二哭了,佛门有救了!

国宗局火了,学诚蔫了,贤二哭了,佛门有救了!

国宗局火了,学诚蔫了,贤二哭了,佛门有救了!

国宗局火了,学诚蔫了,贤二哭了,佛门有救了!

不得不说,这两次回应可以说是政务舆情回应的典范:

1. 有速度,及时回应引导先机

政务舆情常见的问题是涉事主体互相推诿、互相“看眼色行事”,从而导致回应滞后,错过了最佳回应时机,引发民众猜想滋生更多次生舆情。

首次回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光要追求速度更要追求“引导”。在事件还未定性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表明立场和态度,而不是盲目地定性。因而第一次发布最重要的就是要表示高度关注,同时,尽快启动调查机制,进行第一次确认——事件的存在性,即核实网络及舆论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存在。

国人讲究“家丑不可外扬”,龙泉寺第一时间称相关指控为“伪造证据、恶意构陷”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龙泉寺的回应给自己没留任何余地,完全否定了举报材料的真实性,结果造成了后面赤裸裸的“打脸”。

而反观国家宗教局的第一次回应:“我局

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互联网上举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有关问题的反映。我局已收到了举报材料,并已开始调查核实工作。”国家宗教局作为责任主体第一时间站出来,表明态度争夺舆情引导先机,更重要的是减少了事件的传播放大。

国宗局火了,学诚蔫了,贤二哭了,佛门有救了!

△通过沃德社会气象台实时监测显示,国家宗教局回应后,相关话题讨论热度迅速降低。

2. 有准度,直击问题言简意赅

要说国家宗教局的两次回应最大的特点,便是直击举报的核心事实,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

如今的时代,人们更偏向碎片化阅读,对于舆论的诉求,最怕的是官话、套话,民众想尽快知道事件的进展如何,而你却在长篇大论的摆事实讲道理。

当然,有时候政府部门也会觉得委屈,有些事件涉及主体很多,产生的根源也很复杂,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调查清楚,但是民众又急切地想了解真相,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其实并不复杂,舆情回应最重要的是要展现诚意和姿态,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例如,16年南方多地洪水,网友更多的关注点在于救灾的进展,官方为了突出官兵抢险时艰苦感人的场面,不适当地强调官兵徒手救灾、干啃馒头等细节,结果反而招来民众对部队后勤保障是否到位的追问。

3. 有温度,公平公正减少隔阂

热点事件的引发多以负面情绪为主导,舆情回应除了说明事实之外,还是与公众交流情感、消除隔阂和建立信任的契机,因而回应内容要有人文关怀和一定的温度。

消除隔阂和建立信任的重点是公平公正、不包庇不袒护,对焦点问题进行梳理,并依据公众关注度对之加以排序,从而确定回应内容的顺序。

国家宗教局的两次回应直击核心问题,处处体现责任主体的“担当”,消除了公众对监管层的疑虑,网友的讨论焦点则更偏向于“涉事主体”。

国宗局火了,学诚蔫了,贤二哭了,佛门有救了!

公众听得懂、能接受是第一前提,在回应中凝聚民心民意、公平公正更是执政要求所在。国家宗教局回应的“速度、准度、温度”,让众多网友齐呼:“依法不依人,正念在人间”!

本来是一件充满负能量的事,却让人们感受到有法可依,这也正是舆情回应中智慧含量的一种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