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泰斗之子馬志明曾公開力挺郭德綱,那又爲何鮮有出現在德雲舞台?

農村生活節節高


馬志明在相聲界的這個圈子裡,馬志明的輩份和侯寶林是一個輩兒了,看看人家是相聲大師馬三立的兒子。卻從來不在演藝圈兒裡標榜自己怎麼的。不是像有些人那樣倚老賣老,做一些不規矩。沒有道德的事情。馬志明也是天津的,所以他對郭德綱還是另眼相看的。他非常欣賞郭德綱,在郭德綱很小的時候,他就曾預言。就憑郭德綱的天賦和能力。是一定會在相聲界這個領域裡成名成腕兒的。郭德綱也是不負眾望,創辦了德雲社,而且是相聲越來越火。也真的是不負重望。馬志明就是一個低調愛才的人。 看見青年一代的相聲比自己們還要好他是由衷的為郭得剛高興為相聲的未來發展高興。這才配稱得上相聲界的,前輩呀!



伊春美食美客


少馬爺是1945年出生的,今年73歲了。這位目前被觀眾普遍公認的相聲功力第一的前輩,之前在多次場合去“挺”郭德綱。在2005年德雲社第一次到天津演出時,曾專門參加,為郭德綱站臺。如今的德雲社已不是十年前,更不是二十年前,已經發展為一株大樹。除了政治因素,不可能被倒下。

少馬爺作為相聲前輩,繼承了馬三爺的家風,低調謙卑,雖然也能感受到其骨子的傲氣。從公眾形象上,做事有分寸。畢竟是曾經歷過苦難的人。

少馬爺不去德雲社說相聲,因為身份不合適。年輕人的舞臺,沒必要去摻和。不去德雲社看相聲,也是希望少些麻煩。去了對方還要接待,甚至觀眾一熱情,也要登個臺。

所謂支持,並非一定要到現場。曾經公開力挺,如今不說反話,就是繼續支持。年紀大了,遠離那些鏡頭的嘈雜,也是一個好心態。相比之下,有些相聲前輩卻特別樂忠於出頭露臉刷存在,說到底就是功利心太重。


幾葦渡


馬志明為人低調又愛才,現在他年齡大了,身體不好,不適合舞臺演出,而且他也不想參與相聲界的一些恩怨鬥爭。


馬志明是相聲泰斗馬三立的長子,也是當今相聲演員裡輩分最高的,是寶字輩的相聲演員,傳統相聲藝術功底深厚,深得“馬氏相聲”的精髓,養成了不急不躁,不溫不火的性格。馬志明年輕的時候,因受到迫害被下放到農村,吃了不少苦,所以他性格很耿直,為人低調,從不弄虛作假。

馬志明是一個很愛才的人,90年代的時候就曾預言過,郭德綱20年之後絕對是一條好漢,結果15年後郭德綱就已經大紅了。



郭德綱相聲事業剛開始火起來的時候名聲很不好,與很多同行都有矛盾,都到了公開撕逼的地步,可以說是樹敵無數。這個時候,作為相聲前輩的馬志明能公開力挺郭德綱,實屬難得。2005年,馬志明曾經到德雲社捧場,還現場唱了幾句,讓郭德綱感激不盡。



1945年出生的馬志明今年已經73歲了,郭德綱和德雲社2005年開始火起來的時候,他已經退休了,很少再去舞臺演出了,而且後來他身體很不好,也確實不適合舞臺演出。

馬志明也不想參與相聲界的一些恩怨鬥爭,現在德雲社和郭德綱越來越火了,以他的性格,也不想那麼高調的出來站隊,畢竟他的輩分現在最高,公開支持郭德綱,可能就把其他相聲同行得罪了,所以他很少來德雲社。


R娛記


提起馬志明或許外地的相聲聽眾沒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在現在的相聲圈中“少馬爺”的輩分絕對是最高的,從他說的《大保鏢》《賣掛票》《糾紛》等可以聽出“少馬爺”的相聲功底,抖包袱的時機和火候都是恰到好處,這樣的相聲界前輩曾公開評價郭德綱是“30歲的人、60歲的玩意兒”,能夠得到前輩的肯定對郭德綱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

相信天津觀眾都知道,“少馬爺”因為退休以及身體原因已經很少拋頭露面,除了幾個具有特殊意義的重要演出外,馬先生已經基本不會出現在舞臺上了。當年郭德綱首次公開回津省親演出,馬志明就曾作為嘉賓登場,這對郭德綱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支持,但是對一個已經退休的老人來說頻頻往來京津演出並不現實。

“少馬爺”曾經的經歷、低調的為人以及他在相聲界的輩分,使得他不願參與到相聲界的恩怨鬥爭當中,再說了德雲社現在也在主推年輕藝人,老前輩跑過去跟人家搶飯碗也實在是沒有必要吧。

(LS)


捕魚小分隊


2005年,郭德綱剛剛開始火起來,第一次迴天津開專場時,請馬志明先生到場並致辭,馬先生給與郭德綱的相聲高度評價,認為其30歲的人,60歲的玩意兒(相聲水平),而這種評價在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對郭德綱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宣傳作用。


但是馬志明先生那時已60歲,退休在家了,此後的十幾年間也僅有在一些紀念日或者節日才露面說幾段,畢竟年歲大了,再加上性格低調,不喜歡拋頭露面,所以沒有機會出現在德雲社的舞臺上。


另一方面,侯耀文沒有逝世前,相聲界表面上還是一團和氣,作為前輩,馬志明站出來支持一下郭德綱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在侯耀文逝世以後,關於主流與非主流之爭愈演愈烈,特別是德雲社因退出事件、打記者事件和藏密排油事件等等吧,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之上,馬志明先生由於經歷過十年-浩-劫,對各種是非都是敬而遠之,所以更不可能公開出現在德雲社的舞臺之上。


當然了,民間還有一些傳言,意指郭德綱拿馬家砸掛,惹怒了馬志明先生,比如說馬志明先生“小腦萎縮”;在郭德綱的書《過的綱好》裡提到馬志明先生做了個心臟手術還賺了兩萬之類的話,引起馬先生的不滿,所以近幾年和郭德綱沒有來往。


牙快笑掉了


少馬爺曾支持郭德綱?呸

原話是,這個小子能折騰。公平地說,這個話不褒不貶,如果理解為肯定他對相聲在做工作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要是說力挺,那就言過其實了。

郭德綱天津演出,少馬爺確實也給過面子,但是要說臺上站臺,還不到那個份上,師爺輩分的人,幹嘛要給你一個站臺呢?況且你真的為相聲做了什了嗎?

前段時間,少馬爺出席參加曲協組織的活動,為姜昆等站臺,支持李菁何雲偉苗阜等年輕人可以肯定為他們站臺了

各位鋼絲可以噴少馬爺了。罵他水平不行人品不夠,為什麼給姜昆站臺不給郭德綱站臺,罵他,不罵我可是就說曲協功力超過德雲社和郭德綱了啊。我挑釁你們鋼絲呢啊


慕容曉春


首先說明一點,2006年,郭德綱天津省親專場,馬志明先生在德雲社的演出舞臺出現過,並且演唱了一段京韻大鼓《探晴雯》。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視頻。


馬志明先生作為馬派相聲的傳人,不但繼承了馬派相聲的“冷麵滑稽”、“外鬆內緊”、“有條不紊”、“表演細膩”、“含蓄雋永”的精髓。表演的風格也是本色、自然,絲毫沒有表演的痕跡。內容上善於刻劃小市民的形象,藝術手法和美學趣味以“自嘲”為主,而自嘲呢又是幽默的最高境界。

更難能可貴的是,馬志明先生也繼承了馬家良好的家風。愛才,識才,樂於提攜新人,頗有一代宗師的風範。而且馬志明先生也和馬三立大師一樣,雖然在相聲界德高望重,但是從來不參與相聲界的明爭暗鬥。既不和主流相聲界套近乎,也不和郭德綱德雲社打得火熱。但是批評起主流相聲界來,也夠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馬志明吐槽同行的視頻。


再看看馬志明先生對郭德綱的評價:侯耀文慧眼識人,就看他是這個苗子,把他調到他們團兒,收他為徒弟,確實是好事。我當年在天津曲藝團演出,好像在90年之前吧,郭德綱在我們團幫過忙。那時候看領導是調他不調他,後來沒要……反正當時我看這小子不錯,確實不錯。後來他走的時候我就說“郭德綱二十年後必是一條好漢”。到現在剛十五年,他就投胎了。而且回到天津這叫一炮打響,確實出乎預料。這是我們天津的光榮,我們大家的驕傲。他在臺上瀟灑自如,哪兒像三十多歲的,他像六十多歲的——不是長得像,是他這玩意兒像。確實是好啊,我作為一個老相聲演員,對他這個成就,由衷的高興。

這就是德藝雙馨老藝術家的風範。


靖逸軒主


馬志明做為馬三立的兒子,朱闊泉的徒弟,排輩的話,應該是寶字輩的,是侯寶林的師弟。

郭德綱的師傅是侯耀文,侯耀文的父親是侯寶林,這樣算起來,馬志明應該是郭德綱的師爺。

這樣一個老前輩,對郭德綱卻推崇有加。

馬志明說自己在90年曾說過,郭德綱20年後絕對是一條好漢,結果15年後,老郭爆紅。


馬志明做為相聲界的前輩,影響力頗高,尤其是在天津相聲界,無人不宗馬。

郭德綱在天津相聲界名聲很不好,少馬爺能力挺他,實屬難得。

在2005,馬志明曾到德雲社捧場,並且現場還唱了幾句。郭德綱感激不盡。

但,馬志明1945年生人,活躍在70,80,90年代。郭德綱紅時,少馬爺已經退休了,基本不演出了。

另外,傳言,馬志明做過兩次心臟手術,身體不太好,也不適合舞臺演出。

所以雖然力挺郭德綱,但也基本不會去德雲社演出。


馬志明做為老前輩,很是正直,對一些相聲界的風氣很不齒,和郭德綱有些類似。

再有師承情分,所以會為郭德綱出面。

但,老郭樹敵太多,少馬爺年齡大了,也不太願意摻和進來了,圖個清靜。

因為這一點,馬志明也不會經常去照看德雲社。


有南塘


一個美國出版商要售新書,就請美國總統來評價一下。出於禮節,總統就隨意讚賞了幾句。於是,出版商就打出了廣告:“這是一本讓美國總統大為讚賞的一本書!”出版商大賺了一筆。

出版商又要售新書了,再次請總統評論。有了上次的教訓,總統就對此書極力批評指責甚至謾罵。結果,又一條廣告出來了:“這是一本被總統極力批評謾罵的一本書!”出版商又大賺了一筆。

不久,出版商再次帶著新書找到了總統。總統接受教訓,既不讚賞也不批評——不表態,看你怎麼辦。沒想到,出版商又打出了一則廣告“這是一本讓總統看了百思不得其解的一本書”,出版商再次大賺了一筆。

廣告無孔不入,可言者的話是發自發自肺腑的真情表白,還是出於禮節的寒暄應付,那就要看言者自己行動了。


用戶5544579843


這是個歷史問題,必須從歷史發展中看。幾個原因:

第一,當時是2005年,郭綱剛剛紅,人還不像後來那麼高調和霸道。郭在天津比較孤立,馬先生特立獨行,所以郭對馬先生比較恭敬。如此,馬先生自然就給面子了。

第二,馬三立大師2003年剛去世,天津需要一位領軍人物。據說,當時郭曾對馬志明先生在這方面有承諾。

第三,天津相聲與北京相聲方面有一些矛盾,郭也對馬先生有一些承諾。

後來,承諾沒有兌現,馬先生對郭對雲社的支持自然不可延續,不去登臺演出是無聲的告白而已。

再後來,郭四處挑事,是是非非攪得相聲界一團糟。馬先生躲避是非,置身事外,自然更不會支持了。但是,馬先生採取了不表態的辦法。這樣,對各方都好交代,各方面子上都好看,也不至於惹禍上身。

不過,事情原本如何,只有當事人最清楚。但是,沒有人主動公開事情原委,所以只能依據一些文字和傳言推測了。也許,這些小道消息是當事人在私下裡所講,由知情人傳播吧。

事情到底如何,誰知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