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課本循環使用導致開學後好長時間無課本,家長四處借書,你覺得這項制度合理嗎?爲什麼?

用戶4339060720020


小學生的課本循環使用這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我們這裡已經有連續六年實行課本循環使用,但僅限於語、數、外、思想品德以外的科目,比如科學、音樂、美術等。每年即將升學的學生會把這些課本交給學校,學校會再發給下一屆的新生使用。

這一行動確實體現了環保、節儉的理念,特別是對於音樂、美術等使用率較少的科目來說,確實節約了成本,也培養的學生環保節儉、愛護書籍的意識。但是如果對語數外等課本使用率高的科目也實行循環使用的話確實也是弊大於利的。


一來,課本破舊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沒有了開學伊始發新書,包書皮、聞書香、翻看新書一睹為快的欣喜和積極性,這有背教育的初衷。

二來,課本循環使用僅對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實行,省下的是地方對義務教育的投資,俗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這樣做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何況現在人們對教育的投資力度很大,為了孩子報補習班,上高價私立學校,家長們要求的是高質量、高效率的教育投資,這樣做家長心理也不滿。


三來,既然是舊課本,那麼破舊程度會有所不同,那麼小學生拿到的書良莠不齊的不公平現象會引發一系列心理問題。

總之,既然想做免費義務教育就要做好,做高質量的義務教育,而不能因為免費就處處減少投資,降低質量,這樣的教育我們寧可不要。

如果真要做到課本高質量循環使用的話,不妨在舊教材管理和使用上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比如破損賠償等,另外對必須複習的使用效率高的語數外來說還是不循環的好。


大家覺得是不是這個理呢?歡迎關注交流。


指尖教育帝國


記得小的時候,每當新學期開學,都會發新書,我會把發的新書抱到床上,然後一本本地翻看,聞聞新書的香味。學習的時候,也會特別認真,因為是新書,自己的心情也變的很好,學習勁頭也很足。


課本循環使用制度是從2008年春天開始,將在農村中小學建立部分科目免費教科書循環使用制度,教科書只對學校進行配備,由學生在本學期使用,學期結束時歸還學校,供下一級學生使用。


個人認為這項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也是符合義務教育本質的。一項數據表明每年印製30億冊教科書需要消費紙張55萬噸,相當於砍伐碗口粗的大樹1100多萬棵,非常驚人。因此,課本的循環利用可以大大地減少資源的浪費。但是這項政策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其它負面影響,比如:

  • 小學生大部分比較喜歡新鮮的東西,對於課本也是這樣。可以想一下新學期伊始,面對舊的教科書,學習心態可能是非常低迷的,反而不利於學習;

  • 課本循環使用,循環的這些圖書有舊有新。對於小朋友來說,發給你的是整齊的,我是破舊,心裡難免失衡;

  • 由於教科書是循環使用,這對於想複習的孩子們來說卻可能出現複習時卻沒有書的情況;

  • 既然是教科書的循環使用,應該確保就讀的每一位同學都能夠使用到循環的教科書,學校是否可以依據學校的招生數量及時採購相應數量的教課書來補齊圖書的缺額。


基於上述情況,個人認為關於圖書的循環使用年限是否可以相應地拉長,就如手機的回收一樣。小朋友使用圖書的時候用等價的錢買入,等到不用的時候,再依據圖書的新舊程度回收,折返相應的價錢,同時對於乾淨的圖書進行循環再使用。二者本質是一樣的,後者卻可以讓小朋友更加愛護使用的圖書。另外對於不易借的教科書,是否可以允許家長購買新書,使用完之後,循環給學校,學校支付相應的金額,同樣可以起到愛護圖書的效果。


貝魚說


小學階段循環利用的只有美術,音樂,科學和勞動技能。都是在學校統一保管,統一發放。我女兒學校就是這樣。挺好的,節約資源。

初中循環利用的也是美術和音樂之類的。不存在讓學生家長找課本的現象。


雨0817


循環用書,對於節約資源來說確實很不錯,但是我們山東期末考試所有科目都是一樣對待,學校上完課,沒有課本回來複習。學的不紮實,而且循環用書實施幾年了,根本借不到課本,今年去書店買了本給孩子用,不能學完就算了,還得及時複習


張張張9985


喜歡看書時隨筆寫些讀後感之類的,不愛用舊書,情願花錢買新書使用。其實義務教育的書很便宜的,比現在一些流行小說都便宜。


一生相望


我們這的小學只有美術等輔助科目的教材是循環利用,學校開學統一發放。主課的教材都是新的,並且不再回收。從來沒出現開學了沒課本的情況。


會飛翔的魚骨頭


語數英都是新書,其他課程比如科學吧,每學期發少量新書,剩下的用上學年的舊書,衛生堪憂,舊書也提不起興趣,如果能保證兩個同桌一本也好的。


藍色雨


對於環保,我是支持的。我覺得同時要具備可操作性,容易普及,並不會因此而造成更大的成本。

圖書館的書也是循環使用的,可見這並非不能實施,也許我們要來思考更合理更便捷的方式和體制來促成這個氛圍的形成。


多彩閱讀


這個問題著力點太小,關鍵是教育體系的整體性改革問題一一"學生素能知識,學生素能教育"的實際景觀教育方式,能不能趕上或超越芬蘭式教育問題?碎片式理論化知識能否優於統觀式整合知識,能否勝於統觀式感知體驗知識的問題。換句話,整體國教模式都變了!你還在問他的中間細節正確嗎?這是不是,意義不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