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有一个日本姑娘,拥有多达1000万中国“老公”

她的笑容,自带魔力,能让人瞬间忘掉所有的烦恼和不开心。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她,就是新垣结衣

2018年3月9日,新垣结衣带着她的新作登录中国院线,据今天已经过去快两个月了。

如果大家想目睹自己老婆的中国银幕首秀,《恋爱回旋》了解一下 !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跟新垣结衣一样,她的《恋爱回旋》,也充满了沁人心脾的温和魔力,足以让你认识生活,了解爱情,品味人生中的平凡和感动,完全值得一看。

很多观众说,《恋爱回旋》《摔跤吧!爸爸》类似,是以运动为题眼,讨论人生。《恋爱回旋》中的“回旋”是指乒乓球,而《摔跤吧!爸爸》对运动的强调更明显不过。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恋爱回旋》则不是,影片中甚至都没有介绍乒乓球的规则,它不励志,不惊险,甚至连多满子(新垣结衣 饰)母亲的离世,都处理得那么模糊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同样涉及运动,《摔跤吧!爸爸》爆裂而偏执,热烈而激情,但

《恋爱回旋》看似没有直击心灵的力量,却将它要说的道理渗透在故事中,融入到剧情里。

影片主角多满子,甚至连基本的“主角光环”都没有,在努力了许久的乒乓球比赛中,仍然给了前任的混双队,大比分2:2平的情况下,以9:11输掉了比赛。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正如多满子最后所感悟到的一样:

乒乓球教会了我很多人生真理,

人生没有奇迹,付出多少,就会有多少回报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实际上,多满子的付出自然要比更加专业的江岛少的多,所以失败在情理之中。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江岛的训练

在《恋爱回旋》中,乒乓球几乎可以换作任何一种运动。电影中的乒乓球,不过是影片中几位主角的纽带,是将他们生活联结在一起的线索,是他们目标的物化。

而真正重要的,其实是角色们本身。

你看,《恋爱回旋》虽然是一部日本纯爱小妞电影,却并不玛丽苏,没有狗血的剧情,没有歇斯底里的桥段,反而质朴又真实,简单又充满感动。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比起其他爱情电影中主角的光彩,这部电影中的所有角色,都是废柴。

天才乒乓少女多满子,当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办公室文员;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多满子的发小吉冈弥生(广末凉子 饰),长大成了任劳任怨的家庭主妇;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拳王阿萩落魄后,乒乓球成了他的精神寄托,他以此来和女儿交流;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宅男尤马,即便无法毕业,也觉得乒乓球更有意思;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中年夫妇经营着圣女果园,越来越累的他们,打球只为给死去的儿子圆梦;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他们因乒乓球而相识,也因乒乓球而改变

这种改变,不是改头换面,登上人生巅峰,也没有轰轰烈烈。相反,改变之后,他们看起来似乎还是

废柴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可是,他们成功了吗?

在我看来,他们当然成功了,电影用他们的改变,重新定义了平凡人的“成功”

多满子和阿萩放下了对过去的执念,重新找回了爱情

;吉冈得到了丈夫的理解和尊重,寻回真我;中年夫妇看开了丧子之痛,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甚至中餐馆,也因为乒乓球宾客盈门。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在电影中,我们了解了这些平凡人的不如意,也看到了他们的改变和努力,看到了他们挣扎在自己苦难的生活中,前行的每一步。

虽然渺小,虽然只是乒乓球,虽然他们连个县级比赛都没打赢。

但赢真的重要吗?

重要的,是我们对生活燃起了信心,对理想留存着信念;

重要的,是我们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并心存向上的坚毅,活出每一天的希望和精彩。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恋爱回旋》在这里,完全回归了电影本来该有的样子。

轻松而幽默的氛围,搞笑而感动的故事,还有一群跟我们一样普通的“废柴”,带着自己的执着精彩地活着。

每个普通观众,仿佛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那是属于每个普通人的高光时刻。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多满子最后还是获得了自己的幸福,导演也说明白了幸福这件事

所谓幸福,只和自己有关,幸福是能得到的就去争取,而不是明明能争取,却退后一步,拱手让出,然后祝福。

就像影片中的多满子,明明自己喜欢着阿萩,却在看到他们一家人团聚后,自己选择放弃,只想阿萩能够给前妻和养女幸福;最后的比赛中,多满子又想让前男友情敌幸福。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明明自己求之不得,反而以善良者的姿态去成全别人,用别人的生活宽慰自己,这是善举吗?

并不是,这只不过是对自己的逃避和不负责

没有人的幸福是靠别人给予的,就像没有乒乓球赛的胜利是靠对手失误得来的一样的。

年近三十的多满子终于明白了母亲当初教她乒乓球的初衷——不要闪躲,要进攻。

明白了生活的真正意义,也从此开启了自己人生的下一阶段。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导演应该是一个很有平常心,且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吧。

他手里有一把巨星牌,原本可以拍摄成流量大片,最次也应该是个网红爆款,可最终呈现出来的,却只是这样一个关于生活的暖心小故事。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电影史上第一位艺术家格里菲斯说过——

电影在未来将成为新的世界语言,凡看者都能理解。

不难看出,导演石川淳一深谙此理,在资本追求明星,电影迎合流量的今天,导演把幽默和平凡共冶一炉,在对日常琐事的解读中,牵出了影视本身的意义。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电影,不是商业野心家的奴隶,也不是流量和资本的拥趸,更无法轻易改变世界,颠覆认知。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讲好一个故事,吸引一些观众,讲述一些道理,留下思考和回味。

这,难道还不够吗?

这部乒乓球电影跟《摔跤吧!爸爸》不一样,没有热血却格外的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