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煙話簫關,固守中原上千年

平時喜歡讀書,對詩詞歌賦情有獨鍾,最早知道簫關,是從王昌齡《塞下曲》“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中想象出了一副蕭瑟淒涼的情景。自去年走了312國道固原至蘭州段後,我有意上網查詢沿途風景名勝才得知,千年簫關,原來就在六盤山下的固原市。

8月20日,我再次走了這條路,返家途中出六盤山隧道,不想從平涼回家,就從導航上找到一條捷徑,走到一個路口,導航提示左轉,行了不遠又讓我掉頭,正啼笑皆非之時,路旁出現了一個瓦亭村字樣的路牌,真是夢裡尋它千百遍,無意走到它跟前,既來之,則遊覽之。

大漠孤煙話簫關,固守中原上千年

大漠孤煙話簫關,固守中原上千年

如果說,長城是中華文化史上一條極為重要的文化帶,那麼蕭關便是這文化帶上璀璨的一環,僅觀瞻“蕭關遺址文化園”,便能感受那邊塞詩歌文化的歷史穿透力。

大漠孤煙話簫關,固守中原上千年

經查史料,秦漢時期北方遊牧民族不時南犯,關塞內外硝煙瀰漫,戰火不斷,迫使秦國為保障關中地區安全,在此屯兵把守。漢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老上單于率14萬騎兵入侵朝那(今固原東南),由蕭關南下,一把大火毀了回中宮,騎兵直進到隴縣、鳳翔一帶,這次進犯,關中受損甚大,於是漢文帝派盧卿等三位將軍分別駐守上郡、北地和隴西,委任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董赤為將軍,率領大軍阻擊匈奴,迫使老上單于終於退兵。從此,漢派重兵把守,加強蕭關和關中內地的防守。此時的蕭關已成為關中西北部的屏障和門戶。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劉徹率大隊人馬北出蕭關,開通了蕭關道。匈奴單于也曾派使者來長安商談和親。魏晉以後,蕭關道上不僅瀰漫著滾滾硝煙,也曾佈滿了商賈、行旅和使者的步履。唐武則天稱帝后,也未放鬆蕭關的防守,派魏元忠為蕭關大總管,以防備突厥進犯。唐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廢棄他樓縣又置蕭關縣。唐至德年間,被吐蕃吞沒,關中再一次受到威脅。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經過一番拼殺,唐又收復了蕭關縣。明代為防禦韃靼進犯,又大大強化了蕭關道的防守。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其北路就有一條由中渭橋渡渭水,沿涇河西北行,經今禮泉、淳化、彬縣、長武等地後,越甘肅東南,過蕭關,再進入河西走廊。這條暢達的“絲路”,是南接渭水北岸、東通三晉和西通河西走廊的大道。

大漠孤煙話簫關,固守中原上千年

大漠孤煙話簫關,固守中原上千年

大漠孤煙話簫關,固守中原上千年

當紅軍長征把紅旗插上六盤山以後這八十多年,烽火硝煙早已成為了歷史,如今的蕭關,曾經的駝鈴聲聲已經過去,曾經的戰地黃花早已凋零成泥,曾經的煙塵烽火已化作鮮花相伴的高速大道,曾經的大漠孤煙也成了長河落日下百姓的觀光勝地。早先的關蝶早已不見,新修的簫關宏偉大氣,周邊散落的民居掩映在綠意盎然的山谷,樹木茂盛,莊稼果實累累,菜園碧綠,安詳的老人門前樹下納涼,雞鳴犬吠此起彼伏,西蘭公路車水馬龍,新修的312國道平坦舒展,避過監控車開100邁輕鬆自在,感謝偉大的黨和政府,讓我們在沒有硝煙的時代安心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